江村晚眺(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七言绝句)

由网友(触电)分享简介:来由宋诗3百尾做品文体7言尽句做品类型天然写景主题大天然写景夕阳写景舟帆植物鸟动物花做品赏析那尾诗写出了江村薄暮的清幽以及亮丽,出格对于火鸟的描画,有情还似多情,悠然乏味。诗的前两句,诗人以安静的襟怀胸襟来拥抱天然,以心亮神畅的笔触来形貌人们习睹的、却又高贵的天然美:薄暮时分,举目瞭望,江火之滨,阒寂无声,夕阳的余晖映射着坦荡...

出处

宋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类型

自然写景

主题

大自然

写景

落日

写景

船帆

动物

植物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江村傍晚的幽静和明丽,特别对水鸟的描绘,无情还似多情,悠然有趣。

一天一首古诗词 古诗三百首,戴复古 江村晚眺

诗的前两句,诗人以平静的胸怀去拥抱自然,以心明神畅的笔调去描摹人们习见的、却又崇高的自然美:傍晚时分,举目眺望,江水之滨,万籁俱寂,落日的余辉映照着开阔而平缓的沙滩,潮水退落之后,小小的渔舟搁浅在岸边。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诗句,却是主观情意与客观事象的自然契合。江水、落日、沙滩、小船,这些浑然天成的静态的事物所构成的画面,正是诗人冲破了功利观念的束缚,平息了精神激动之后,全力追求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作者在静无生息的世界里发现了生命的存在一对羽毛雪白的水鸟,静静地站立在水边。“临水立” 三个字,十分简约而形象地描画出了水鸟瞬息间的神态。诗人为了同整个静的环境相和谐,不选择空中飞翔着的水鸟或水上戏游着的水鸟,而是用闲适而精细的笔触去表现静止的、休憩状态中的水禽,这便与前两句所描写的事物,构成了一幅格调统一的画面。诗的末句是全诗的传神之句,诗人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使静的画面顿时有了动感。由于水鸟的“见人”,亦即诗人的无意中的介入,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白鸟受惊,倏忽起飞。

颇有兴味的是诗人让那一对白色的鸟儿,飞入了灰白的芦花丛中,这里像是随意写出眼前景色,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去刻画或涂饰,但却给人留下了优美的悬想。有时在幽静沉寂的气氛中,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更静的效果。诗人善于转静为动,巧妙地通过白鸟的“惊飞”,反衬出了江村的宁静生活。这也许正是诗人浪迹江湖、布衣终老所追求的理想境界。[2]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夏秋的傍晚诗人站在江村边上向远处观望看到眼前景色而创作此诗。[3]

作品评价

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韩盼山《儿童古诗赏读》:“这首诗写出了江村傍晚的幽静和明特别是对别对水鸟的描绘,无情还似多情,悠然有趣。”[3][1]

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江村晚眺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霍松林主编 . 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 西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 1168 .[3] 韩盼山编著 . 儿童古诗赏读 . 石家庄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 . 201-202 .[4] 严华银编著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名句篇200、名师导读美绘版 . 昆明 :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1-07 . 229 .[5] 张维民,郭艳华主编 . 宋辽金元文学 . 宁夏 :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 . 174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