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躄鱼(鮟鱇目躄鱼科鱼类)

由网友(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分享简介:驼违躄鱼,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首柄较着。头高峻,头违缘陡歪。吻短。眼小。嘴裂大,下颌凸起;上下颌、锄骨及?骨均具齿。鳃孔小。体表粗拙,被单叉小棘。颏部无肉量小崛起。违鳍两个,具III棘,第I违鳍特化为吻触脚,其是非于第II软棘,结尾具诱饵(Esca),呈少卵圆形的皮瓣,无丝状崛起,第 II软棘游离,第III软棘低...

驼背躄鱼,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明显。头高大,头背缘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颌突出;上下颌、锄骨及?骨均具齿。鳃孔小。体表粗糙,被双叉小棘。颏部无肉质小突起。背鳍两个,具III棘,第I背鳍特化为吻触手,其长短于第II硬棘,末端具钓饵(Esca),呈长卵圆形的皮瓣,无丝状突起,第 II硬棘游离,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弯向后方;第二背鳍长,具软条11-13;臀鳍具软条7-8;腹鳍显然短于胸鳍;胸鳍软条8-10(通常为9);尾鳍圆形。体为灰绿至灰褐色,体侧具若干白色斑纹。背鳍基部有小型黑色眼状斑或消失;余鳍或多或少具暗色小斑点。栖息于潮间带礁台上之鱼类,栖息深度在0-2公尺间。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

中文名

驼背躄鱼

别名

新几内亚躄鱼

驼背手躄鱼

动物界

鮟鱇目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躄鱼属

躄鱼科

分布区域

印度尼西亚到新几内亚、北至菲律宾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

拉丁学名

Antennarius dorehensi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命名者及年代

Bleeker;1859

亚纲

辐鳍亚纲

亚目

躄鱼亚目

亚科

躄鱼亚科

动物特征

驼背躄鱼

驼背躄鱼,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明显。头高大,头背缘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颌突出;上下颌、锄骨及?骨均具齿。鳃孔小。体表粗糙,被双叉小棘。颏部无肉质小突起。背鳍两个,具III棘,第I背鳍特化为吻触手,其长短于第II硬棘,末端具钓饵(Esca),呈长卵圆形的皮瓣,无丝状突起,第 II硬棘游离,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弯向后方;第二背鳍长,具软条11-13;臀鳍具软条7-8;腹鳍显然短于胸鳍;胸鳍软条8-10(通常为9);尾鳍圆形。体为灰绿至灰褐色,体侧具若干白色斑纹。背鳍基部有小型黑色眼状斑或消失;余鳍或多或少具暗色小斑点。栖息于潮间带礁台上之鱼类,栖息深度在0-2公尺间。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大溪地,北至日本,南至新几内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