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球(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的植物)

由网友(提刀斩六欲)分享简介:菠萝球为神仙掌科菠萝球属多浆动物。植株广卵形至短筒状,蓝绿色,花熟少正在球近顶部新疣状崛起的沟部,白日开搁,盆栽供抚玩。室外存活概率大,室内、花盆内没有宜持久熟少。中文名菠萝球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亦称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推丁教名Coryphantha pycnacantha界...

菠萝球为仙人掌科菠萝球属多浆植物。植株广椭圆形至短筒状,蓝绿色,花生长在球近顶部新疣状突起的沟部,白天开放,盆栽供观赏。室外存活几率大,室内、花盆内不宜长期生长。

中文名

菠萝球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亦称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拉丁学名

Coryphantha pycnacantha

植物界

仙人球族(Cacteae) 金琥亚族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别名

菠萝拳 

亚目

多浆植物

仙人掌科(Cactaceae)

亚科

仙人柱亚科

菠萝球属(顶花球属,Coryphantha Lem.)

菠萝球

分布区域

墨西哥中部地区

特点

白天开放,不宜长期生长

形态特征

仙人掌 石竹沙漠植物

菠萝球

仙人掌科,菠萝球属,多浆植物。植株广椭圆形至短筒状,最初单生,后成丛,绿色,8—10厘米长,直径5—7厘米,顶部及腋部密被绵毛;疣状突起长1—1.5厘米,阔2.5厘米,基部菱形;辐射刺10—12,1.5厘米长,稍弯曲,黄色,刺尖色暗,中刺4,粗,长2.5厘米,弯曲;花期6—10月,花着生在球近顶部新疣状突起的沟部,白天开放,长4厘米,直径5厘米,黄色,果球形,翌年成熟;种子浅褐或黑色。

生活环境

适应环境

性喜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忌讳夏季的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20~25℃。要求排水良好、含石灰质的砂质壤土。耐干燥。所以在春夏时应每月浇水1次。冬天时2-3个月浇水1次。注意,浇水时一定要浇透;换盆应在春天进行,刚换盆的菠萝球不可马上浇水,应该在1周后才浇。栽培应用平底的瓦盆,里面的土最好采用1份沙1份土1份骨粉的比例混合,1年施2次薄肥,入冬以后,应绝对禁止浇水,保持盆土干燥,促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冬季室温白天要保持在20℃以上,夜间温度不低于10℃。温度过低容易造成根系腐烂,但温度过高,又易发生介壳虫危害。

栽培管理

每年早春进行换盆,换盆时要剪去一部分老根,晾4-5天再栽植。载植不要太深,以球体根颈处与土面相平为宜。新栽的菠萝球不要马上浇水,每天喷水雾2-3次即可。半月后可少量浇水,1月后新根已出时,可逐渐增加浇水量。冬季休眠要节制浇水,保持盆土不干为宜,在取暖条件较好的室内,在晴天上午可正常浇水。由春至夏,随着温度升高,浇水次数、浇水量都可逐步增加。它需高温高湿的环境,但在高温雨季要适当节制浇水,并放置通风良好的荫蔽处。伏天过后,天气转凉在恢复正常浇水。再生长季节每10天或半月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冬天不必施肥。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墨西哥,世界各地普遍盆栽供观赏。

同种植物

菠萝球

约60种,见于栽培者还有:象牙球(C.elephantidens),球体丛生,高12—15厘米,直径20厘米,疣状突起圆,具刺6—10,2.5厘米长,锥形,褐色,外弯;花大,直径10厘米,玫瑰红色。巨象球(C.andreae)的,外形与象牙球很相似,但刺较细,花亦较小,浅黄色。

生长繁殖

菠萝球

繁殖用播种或嫁接。要求土壤稍肥沃并排水良好,可用2份粗砂与园土、腐叶土、碎砖或石砾各1份配制而成。栽培要求阳光充足及通风良好。在夏季干热、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罹红蜘蛛危害。冬季保持盆土干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