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桂(林仲桂)

由网友(心若向阳何惧悲伤)分享简介:林仲桂,男,一九六五年八月熟,湖南武冈人,硕士,传授,国度事业本能机能判定考评员,湖南省新闻出书局注册编纂。现任湖南情况熟物事业技能教院传授、学务处少兼评修办主任,中国林业科教研究院院外硕士熟导师,中国林业事业教诲教会理事,湖南省虫豸教会理事。湖南省第2批新世纪一二一人材工程第3条理人选,衡阴市第4批后备教科戴头人。出诞辰...

林仲桂,男,1965年8月生,湖南武冈人,硕士,教授,国家职业职能鉴定考评员,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注册编辑。现任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兼评建办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外硕士生导师,中国林业职业教育学会理事,湖南省昆虫学会理事。湖南省第二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衡阳市第四批后备学科带头人。

出生日期

1965-08

民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湖南武冈

毕业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职业

教师

职务

教务处处长

学历

硕士

教学职称

教授

任职院校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简历

湖南一高校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还有40人留级,就因为......

1983年9月~1987年7月在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1~1992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进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进修设施园艺、蔬菜栽培等专业课程

2000年12月~2003年12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昆虫方向)

2002年11~12月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

2009年10月在湖南省委党校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研讨班》学习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现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林业系担任专职教师,先后主讲林学专业(三年制大专,下同)的《森林昆虫学》、森保专业的《普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园艺专业的《园艺植物昆虫学》、《植物检疫》等课程;

2000年9月至2005年7月,主讲高职园艺专业的《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原理与技术》、《蔬菜栽培》、《设施园艺》及森林与环境专业的《森林保护》等课程;

2006年~2018年,主讲高职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林业技术专业的《林业有害生物控制》。

人物任职

1993年晋升为讲师

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8年晋升为教授

1989年9月至1999年9月,先后担任昆虫实验室主任、昆虫教研室主任

2000年9月~2001年9月,任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务科科长

2001年10月至2005年11月任教务处副处长兼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

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任体育部直属党支部书记

2007年2月至7月任人文与外语系党总支书记

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任科研处处长兼高职研究所所长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副主编

2010年4月~2018年任教务处处长兼评建办主任

主要学术成就

从事森林植物保护科研与教学20余年。参与4项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承担省级自然科学课题3项,并作为第一主持人负责《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金叶女贞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国森林病虫》、《应用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中南林学院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对森林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研究领域主要集在对本省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森林及园林植物病虫害方面。

主要成果及学术贡献如下:

(1)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杨树溃疡病研究》,对5406细胞分裂素对杨树溃疡病的抑制作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2)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樟树溃疡病的研究,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对林木重要害虫黄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幼虫的摄食习性、结茧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确定了黄刺蛾幼虫化学防治适期, 对防治该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与清华大学赵红平博士等对该虫及家蚕的结茧特性作了进一步研究,论文“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coons constructed consecutivelyby a single silkworm caterpillar, Bombyxmori”发表在Acta Mech Sin (2008) 24:151–160。

(4) 首次记载了华南冠网蝽在湖南省的发生与危害,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森林病虫》上,获得衡阳市200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5)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苦楝斑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生产意义;论文发表在CSCD核心期刊《应用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上,其摘要同时入选《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和《中国林业文摘》2002年第一期,论文获得衡阳市200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中共衡阳市委组织部、衡阳市人事局、衡阳市科协评为衡阳市1997~2002年度优秀论文。

(6)对南岳风景区松树蛀干害虫的种类、危害和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了松墨天牛对华山松的危害与分布规律、成虫的产卵习性以及防治技术,对保护南岳风景区的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森林病虫》、《中南林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南岳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获得2007年度衡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对我国侧柏毒蛾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该虫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的新观点,论文在《应用昆虫学报》发表。

(8)在国内首次记载了黄环绢须野螟对金叶女贞的危害,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在CSCD核心期刊《应用昆虫学报》上发表。

(9)首次对近年来新出现的园林植物害虫团角锤天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在CSCD核心期刊《应用昆虫学报》上发表。

(10)首次在湖南省对园林植物害虫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发表在《应用昆虫学报》(昆虫知识)2010年第5期。

(11)主持的“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在国内首次对萧氏松茎象幼虫的取食危害习性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萧氏松茎象幼虫取食、危害及防治技术》发表在《中国森林病虫》2004年第1期,提出的采用人工捕杀幼虫和蛹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被生产上广泛采用,该论文发表后已被其他同行引用达30余次。

近年来,参加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工矿区土壤超富集植物材料选择及修复技术引进》、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优质工业用材毛竹林丰产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推广》、2009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跨区域重点项目《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的研究,为主要研究人员。

主要荣誉称号

1993年9月获“湖南省林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2年获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十佳教师“称号

2007年入选湖南省第二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衡阳市第四批后备学科带头人

《樟树溃疡病研究》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

《南岳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2007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2010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2008~2010年参加湖南省林木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担任枫香、喜树、黄柏、山苍子等树种栽培技术首席咨询专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