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达号(维达号)

由网友(姐不是好惹的)分享简介:维达号,是英国海匪“白山姆”贝推米的1艘海匪舟。是一八世纪始的1艘大型贩奴舟,於一七一七年四月二六日正在鳕角远海遭逢狂风雨触礁重没,仅两人熟还,舟上预计载有四.五私吨的金银珠宝。是史上第1艘有什物证明的海匪舟。中文名维达号外文名Whydah年月一七一五年发明者巴利·克利福德(Barry Clifford)出土时间一九八四...

维达号,是英国海盗“黑山姆”贝拉米的一艘海盗船。是18世纪初的一艘大型贩奴船,於1717年4月26日在鳕角近海遭遇暴风雨触礁沉没,仅两人生还,船上估计载有4.5公吨的金银珠宝。是史上第一艘有实物证实的海盗船。

中文名

维达号

外文名

Whydah

年代

1715年

发现者

巴利·克利福德(Barry Clifford)

出土时间

1984年

国家

英国

所有者

海盗“黑山姆”贝拉米(“Black Sam” Bellamy)

沉没地点

科德角附近

沉没时间

1717年

宝藏

大约20万件文物,包括许多达布隆金币和西班牙银币

详情介绍

有哪些关于沉船的故事

维达号

维达号是一艘桨战船式的三桅帆船,长约31公尺,载重可达300吨,於1715年在英国伦敦首次下水。其“维达”一名乃取自于西非的贸易城市“维达”(Ouidah,发音为WIH-dah)。

维达号是被设计用来大规模进行大西洋贩奴贸易的,具备速度快的优点,并配有重型武装。维达号的作业模式是由英国载运货物至西非换取大量奴隶,然後横越大西洋到加勒比海地区换取贵金属、砂糖、靛青及医药原料,之后返回英国。

沉没说明

1717年2月,维达号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黑山姆所率领的海盗集团袭击,船长罗伦斯·普林斯(Lawrence Prince)投降,之后维达号便成为黑山姆的旗舰。然而同年4月26日,维达号在鳕角近海遭遇暴风雨触礁沉没,翌日人们在海滩上只发现9名生还者(2名来自维达号,7名来自其他船舰)及一些被冲上岸的尸体、船体残骸、钱币与杂物。

据信船上藏有大笔财宝,但因无法确认确实失事地点,而且搜索不易,所以维达号的踪影便只能存在於一些记录与故事中。

残骸发现

1984年,由水下探险者巴利·克利福德(Barry Clifford)带领的一支团队找到了它的残骸位置。残骸中发现了大约20万件文物,包括许多达布隆金币(gold doubloons)和西班牙银币(silver pieces of eight)。其中很多可以在马萨诸塞州的维达号博物馆中,或者在博物馆举办的“真实海盗”巡展中看到。

而沉船现场的修复工作还在继续。[1]

参考资料

1.证券之星网,海底寻宝 探秘不可思议的全球沉船宝库(组图) ,2011-8-24(引用日期:2012-06-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