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由网友(꧁深夜来電꧂)分享简介:山大医教院熟物化教取份子熟物教研究所位于山大西校区、本全鲁大黉舍园内,其前身是山东医教院熟物化教学研室,由闻名教者李缵文传授等于一九五二年创立。归纳综合先容李缵文传授以治教谨严,讲授程度低,教术造诣深而享有衰誉。一九五八年李缵文传授主编了天下高档医药院校学科书《熟物化教》。李缵文传授还创造了李缵文惩教金,用于处分正在...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位于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校园内,其前身是山东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由著名学者李缵文教授等于1952年创建。

概括介绍

喜迎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系列之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党支部

李缵文教授以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而享有盛誉。1958年李缵文教授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生物化学》。李缵文教授还设立了李缵文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生物化学学习中优秀的学生。随着学科的发展,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和影响力也在提升,涌现出许多师德高尚的学术领军人物,如王明运教授曾担任全国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材的主编,林毓琴教授成为全国优秀教师,徐松德教授成为全省的优秀共产党员等,并培养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与此同时,教研室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于1982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立了本学科的科研学术平台。

2000年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使具有近50年发展历史的生物化学教研室成为现在的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2006年又将原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并入该研究所,进一步强化了教研室的师资和科研力量。教研室的发展进步是在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带领下、众多富有开拓精神的年轻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届教研室及研究所的主任为:李缵文、于忠科、王明运、徐松德、胡国良、张建业、崔行教授。

目前,研究所有教师25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另有9名年轻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成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学科之一。研究所现承担面向临床医学、药学、口腔、护理、预防医学、影像学六个专业的本科、七年制的两门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三门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另外还有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猛的学科,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如何能够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将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是教学工作不断面对的挑战,因此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1989年 "生化教学改革" 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实验室"深化改革,提高生化教学质量"获高校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顺应学科发展科技进步趋势,开设医学本科分子生物学课程”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所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14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7名。新的山东大学成立后,我所的科研水平也随着整个学校科研的发展在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文章及毕业论文水平逐年提高,近5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发表SCI收录文章27篇,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篇。

与国内外知名学者的交流能够帮助我们拓展思路、提高学术水平。研究所积极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多名国外专家及留学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聘请上海肿瘤所的顾健人院士为兼职特聘教授。来所进行学术交流的学者包括美国的Charles Young教授,Guo-Min Li教授,刘传聚教授,Arthur S. Brecher教授;加拿大的邓景惕教授;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的王锡岗教授、刘秀芝教授,以及我所在国外学习工作的同事等。另外,学校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强化硬件建设,已投资200多万元用于改善学生实验条件,更新了一些常用仪器。目前研究所已拥有实验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如:高速冷冻离心机、化学发光仪、超低温冰箱、超纯水系统、冷冻干燥仪、层析系统、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通过软件、硬件的建设,研究所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平台,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7项,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省级课题多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使研究所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