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故居(位于湖南永兴县的名人故居)

由网友(眼淚磨成細沙)分享简介:黄克诚故宅位于永兴县3塘乡间青村。黄克诚故宅始修于咸丰5年(一八五五),占地一七零余平方米,是1栋典型的两入式湘南古平易近居。故宅侧前方修有豆腐房、纯房等配套修建等。室内陈设有黄克诚上将青长年期间取怙恃野人配合糊口的起居用品及物件。中文名黄克诚故宅所属地域湖南省永兴县3塘乡间青村制作期间咸丰5年(一八五五)占高空积一七零余...

黄克诚故居位于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黄克诚故居初建于咸丰五年(1855),占地170余平方米,是一栋典型的两进式湘南古民居。故居侧后方建有豆腐房、杂房等配套建筑等。室内陈列有黄克诚大将青少年时期与父母家人共同生活的起居用品及物件。

中文名

黄克诚故居

所属地区

湖南省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

建造时期

咸丰五年(1855)

占地面积

170余平方米

类别

名人故居

纪念人

黄克诚

建筑时间

1886

景点简介

黄克诚故居简介

黄克诚故居

黄克诚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始建于1855年,系砖木结构的湘西农家民居。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920年他外出求学。1927年10月回故乡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和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0月离开这里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52年7月黄克诚回到阔别24年的故乡开展农村调查。故居外边看是一栋房子,进到里面才知道是穷人家,里面有一边的房子还卖给了别人。故居于1998年进行全面维修,2002年5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介绍

黄克诚(1902—1986),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事迹

生活节俭,一心为民

黄克诚

黄克诚同志参加革命以后,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位高权重、生活条件优裕的时候,他都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个人生活从简从低,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

1977年,蒙冤18年的黄克诚从山西回到北京,开始住在干休所的一座楼房里,条件不错,但他眼睛不好,上下楼不方便,后来被安排到城里一处平房小院里。房子是1949年建的,做了一点简单的维修就住进去了,雨季一到,多处漏水。管理人员申请了一笔维修房子的经费,黄克诚要来预算一看,一脸严肃地说:“不行,不行,好几蛟?兀??於嗌偈掳?不要大修,简单一些,哪里透风漏雨,就修哪里。”工作人员拗不过他,只好按他的意见办。

因取暖锅炉和暖气管道老旧,冬季屋内温度上不去,管理部门打算改造为烧煤气的锅炉,但接煤气管道需要一笔钱,黄克诚问管理部门,周围老百姓能否用得上,管理部门说,投资太大,老百姓目前用不起。结果黄克诚也未同意改造。他住的房子临街,行人车辆,噪声较大,工作人员提议请管理部门调一个安静的地方。黄克诚说:“不要提,别人搬到这里不同样吵吗?”后来,根据秘书的建议,管理部门拟将临街的墙和门楼加高一些,并已备好材料,黄克诚听说要花一两万元,又婉言拒绝了。直到他去世,住房始终未大修。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景区从2020年开园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和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免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