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月薪(签约月薪)

由网友(我承认姐很花痴)分享简介:签约月薪是指第3方教诲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布博项查询拜访陈诉称,截至二零一零年一零月二五日,尔国二零一一届结业熟的平均签约月薪,硕士四一六零元、原科二五一四元、低职低博二零七七元。签约月薪便其本意应该是写正在逸动合异上的基原薪资,企业至多应该付出那个薪资,不然,将可能组成守约。意思提低糊口类型糊口查询拜访二零一一届结业熟腾讯-麦可思...

签约月薪是指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发布专项调查报告称,截至2010年10月25日,我国2011届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硕士4160元、本科2514元、高职高专2077元。签约月薪就其原意应该是写在劳动合同上的基本薪资,企业至少应该支付这个薪资,否则,将可能构成违约。

意义

提高生活

类型

生活

调查

2016大学生求职指南 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2011届毕业生

腾讯-麦可思发布对2011届毕业生的签约月薪调查。调查显示,截至10月25日,2011届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本科生为251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077元。

2010届毕业生

该调查由腾讯和麦可思在网络上发起,收回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20829份,其中硕士毕业生4827份,本科11621份,高职高专3950份。

不同专业月薪

从专业来看,月薪最高的硕士生专业类为电子信息科学类(5373元),本科生为能源动力类(3027元),高职高专则为语言文化类(2322元)。从雇主类型来看,签约外企和国有企业的签约月薪相对较高。

专家分析对比

专家分析,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出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越高的特点。对比往届数据,可以发现较早签约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薪资可能高于同类平均水平。

评论

“很脑残”

薪酬除了满足支出的需求外,对用人单位而言,往往和公司的业绩、岗位的重要性成正比。麦可思在2011届高校毕业生忙着求职签约之际,发布该报告究竟意欲何为?笔者着实摸不着头脑。但可以肯定,麦可思的这个签约月薪的报告“很脑残”。如果学子们以麦可思的平均签约月薪作为求职薪酬标准的话,将很难就业。

质疑之声

“麦可思,为高等教育进步助力!”的口号一度让笔者很感动,虽然有朋友说“麦可思善于画饼”,虽然麦可思调查报告的结果已被公众批驳得“体无完肤”,但对麦可思这个“脑残”的报告仍难平心中之气。想起某应聘者曾抱怨自己“像一只趴在玻璃板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按照麦可思的解读忽然明白,应聘者所言的“光明前途”是某些权威的、专业的机构和专家所描绘的就业前景。这一点,可以从网络评论中清一色的质疑得以印证。甚至有不少网友“晒出”薪资来现身说法——“惭愧,我拖后腿了”。

何谓“签约月薪”,笔者“翻箱倒柜”没搞懂。以笔者陋见,签约月薪应该是写在劳动合同上的基本薪资,企业至少应该支付这个薪资,否则,将可能构成违约。笔者就职的企业“很无耻”,劳动合同的薪资顶多上浮工资指导线三几百块,而实际发放的工资实际上要比这个多得多。何以如此?据说是“规避风险”,员工离职按劳动合同确定的给予补偿,企业岂不赚乎?笔者从秘书到总经办主任走得很辛苦,薪水也翻了几番。但觉得和2011年应届毕业生比起来,还是很惭愧。若比照现在麦可思签约平均月薪,要不了两年,2011年应届毕业生一年就撵上咱这个毕业十几年的本科生。郁闷过后却多了些担忧。这则消息究竟能否振奋人心,可否会误导公众,不得而知。但平均月薪如此可观,颇让人怀疑。

毫无意义

数据显示,201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之大可以想象。前段时间,曾有网友调侃道:“几百个同学去抢一个岗位,哥不得不使出‘撒手锏’——负月薪竞聘!”应该说,继“零月薪”就业之后,“负月薪”成为求职心切的大学毕业生表达自己强烈就业诚意的最新口号。但就是这残酷的“负月薪”、“零月薪”也还是让不少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学者王石川曾撰文指出,一个真正的专家、学者应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即便不能,也应该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而不能浮躁,不能脱离民情,更不能被利益集团所豢养,否则这样的专家就是“砖家”,老百姓不需要这样的“砖家”。自诩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做出如此“脑残”的报告,笔者以为除了数字好看外,对就业没有任何意义。发布毕业生月薪调查报告,不知道该评估机构的初衷何在,在我看来,应该是用于指导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薪酬标准。可是,如果这个参考标准本身就不准确,或者说存在误差,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被高薪

看看新闻后的网络评论,几乎全是质疑之声。不少人现身说法,直言自己硕士或者本科毕业几年了,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再对照北京市人社局刚刚公布的应届生平均月薪——1937元(10月30日《京华时报》),很让人诧异,难道全国平均标准比北京高出如此之多?事实上,不看数据看现实,拿我们自己的收入与这个平均月薪作个比较,也不难明白,毕业生们又一次“被高薪”了。

以偏概全

其实,这个调查中的工资数据偏高,并不难理解。2011届毕业生还没有离校,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所谓平均月薪只是“签约月薪”。换言之,只是字面上的月薪、意向中的月薪,并不是现实。更重要的是,抛开调查数据本身是否准确不谈,或者说,即便这些数据是准确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签约月薪”反映的只是部分已经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的信息,而更多尚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没有包括在内。

自欺欺人

相对于毕业生的工资标准不高,更突出的问题是低就业率,很多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讨论毕业生工资,显然不应该也无法回避就业难这个事实。打个比方,100个毕业生中99个没有找到工作,只有一个人签约了,签了上万元的月薪,于是宣称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已经达到一万元,岂不是自欺欺人?

客观分析

数据显示,201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再创历史新高(11月1日《北京晨报》)。就业压力之大可以想象。我们既不希望毕业生们起薪过低,乃至出现“零月薪”的辛酸,当然也不希望毕业生就业预期太高而浪费就业机会。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机构,都应该有必要的社会担当意识,客观分析就业现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