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一(湖南省芷江作家)

由网友(很有粪量的人)分享简介:杨志1(一九二六~二零零六),男,侗族,一九二六年七月熟,笔名陈聪,梁亮,王梁等。湖南芷江碧涌人,中共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纂部文教室主任、编审,中国做野协会、中国今世文教会、中国长数平易近族文教会会员。一九四九年清华大教外文系结业,昔时从军。一九五零年正在外贸部分事情,异年调中国做协《文艺报》,一九七五年到文明...

杨志一(1926~2006),男,侗族,1926年7月生,笔名陈聪,梁明,王梁等。湖南芷江碧涌人,中共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文学室主任、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会会员。

湖南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开馆 公布882名航空烈士名单

1949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当年参军。1950年在外贸部门工作,同年调中国作协《文艺报》,1975年到文化部艺术教育司任《艺术教育》主编,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委、编辑部文学室主任,编审。侗文学分会第一任会长、顾问。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作《蛰》、《七一颂》,文学评论《十年来的文学新人》、《崭新的工作,很好的开始》、《沐浴在阳光中的花蕾》、《评三突出》、《评京剧革命十年》等,另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论文等100余篇。作品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颁发的成果奖。1992年被北京市民委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并获荣誉证书。

中文名

杨志一

性别

出生日期

1926

去世日期

0001

籍贯

湖南芷江

民族

侗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芷江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外文系

职业

作家

职务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会长、顾问

代表作品

获得荣誉

1992年被北京市民委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所属行业

文学

人物简介

杨志一

杨志一,湖南芷江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1950年后历任《文艺报》通讯组、文学评论组、理论组组长《艺术教育》杂志主编,《文艺研究》杂志编委,编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会长、顾问。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编辑荣誉证书,并被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人物经历

1949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以后,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工作,历任通讯员组、文学评论组、理论组组长。1975年调文化部,主编《艺术教育》。1983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任《文艺研究》编委、编辑部文学室主任。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第一任会长,现为该会顾问和贵州侗学会顾问。长期从事文艺评论和编辑工作。自1947年至2018年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100余篇。其早期诗作《蛰》曾得到朱自清先生赏识。1949年6月在四野南下工作团创作《七一颂》,经战友汪声裕谱成合唱,于当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录音播出。其文学评论代表作有《十年来的文学新人》,载于1959年《文艺报》,后收入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十年》;《崭新的工作,很好的开始》载于1959年《文艺报》;《勇者之歌》载于英文版的《中国文学》(1961年10月号),此外还有《沐浴在阳光中的花蕾》、《介绍一些短篇小说新作者》、《评三突出》、《评<京剧革命十年>》等。1988年离休后,仍对侗族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将主要精力放在侗族文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为《当代侗族短篇小说选》写的代序《侗笛悠悠》,曾在1987年第8期《民族文学》刊出。1990年又与邓敏文合写《理性认识的曙光》,作为《侗族文化新论》的代序发表。此外,还撰写有关侗族文学及文化方面的论文多篇。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文学编辑荣誉证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颁发的成果奖。1992年12月被北京市民委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个人,获北京市民委颁发的荣誉证书。2000年9月,因在侗族文学及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授予20世纪“鼓楼奖”及“风雨桥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