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寺(甘谷县新兴镇永安村青莲寺)

由网友(没你的江山怎么画)分享简介:土桥村青莲寺,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本坐落于集渡河东椅子山顶湫池湾,为唐宋文化遗留住的文明胜迹。青莲寺始修于北宋中叶,履历了宋、元、亮、清的沧桑变化,渡过了毁毁,毁毁建建的风雨岁月,距今快要千年的汗青。椅子山红山青草,玉戴緾腰,山颠古刹如同“出淤泥而没有染,濯清莲而没有妖”的莲花,故患上其名“青莲寺”。中文名青莲寺外文名Qing...

土桥村青莲寺,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原座落于散渡河东椅子山顶湫池湾,为唐宋文明遗留下的文化胜迹。

关于甘谷新兴镇蔡家寺的由来...这些传说你都听过吗

青莲寺初建于北宋中叶,经历了宋、元、明、清的沧桑变迁,度过了毁毁,毁毁修修的风雨岁月,距今将近千年的历史。椅子山红山青草,玉带緾腰,山巅庙宇犹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莲花,故得其名“青莲寺”。

中文名

青莲寺

外文名

Qinglian Temple

年代

北宋中叶

文物类别

寺庙

地理位置

甘谷县新兴镇永安村庄北

占地面积

15亩

气候情况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平常时间:9:00——17:00

地理环境

土桥村青莲寺历史沿革土桥村青莲寺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原座落于散渡河东椅子山顶湫池湾,为唐宋文明遗留下的文化胜迹。据传说;椅子山红山青草,玉带緾腰,山巅庙宇犹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莲花,故得其名“青莲寺”。寺庙耸立山顶,凌空入云,瑞气缭绕,松柏参天,金碧辉煌,钟声阵阵,磬声嘹嘹,僧侣云集。壁画唯妙唯肖,三后元君栩栩如生,清朝同治回乱,椅子山青莲寺遭劫被焚。元君塑像被村民抬回庄北,立庙供奉,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其间又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毁神拆庙及文革劫难,使庙有的财神、菩萨、元君、药王、花神,雷台诸殿及戏台、山门、钟楼、僧房和古柏龙槐等荡然无存,但元君塑像藏匿民间,真身无损。[1]

管理措施

1、名称教派及登记时间青莲寺于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五日登记,属于甘谷县道教协会青莲寺管委会,主供神为“椅子山湫池湾青莲寺三后元君”。

2、全寺现有寺庙管理人员十七人,信教群众五千多户,三万多人。

3、面积建筑布局及活动特点青莲寺占地十五亩,内有戏台、山门、钟楼,元君大殿、财神大殿、菩萨大殿、土地祠,家神庙等。并配有僧房十多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元君圣诞,举行盛大庙会,春节期间举办春节联欢庙会,每月初一、十五日,信教群众上香礼拜,祈求安康,灵光普照,有求必应,降临福祉,化凶为吉。

文化活动

佛教活动

天旱时行香求雨,甘霖普降,风调雨顺,香火丰盛,护国佑民,国泰民安。庙会期间,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货齐全,风味小吃,山珍海味,飘香数里。

秧歌小调,腰鼓咚咚,锣鼓喧天,秦腔名曲,歌舞晚会,登台献艺,书画名流,挥毫泼墨,佳作篇篇。青莲寺现已成为文化、经济、商贸、宗教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心,歌颂盛世的场所。

历经事迹

每年古历七月十二,是土桥青莲寺三娘娘圣诞,都会有为期一周左右的大型庆典活动。接其他各村“老爷”就得两三天时间,还有请来的秦腔剧团唱大戏五天五夜。其实一进入七月,庙会已经开始忙碌。

村民们也开始赶着把地里的活收拾完,小商小贩都开始提前在庙院附近预订摊位。七月里农活也没多少,加之学生们都在暑假,似乎一切都已经为这个盛大的日子做好了准备。

时值七月十二,附近各地庙会前来祝寿。从早上七点开始放饭,至十点多还是那么多人双手端着山珍海味排队等待祭献。那时锣鼓喧天,吹响欢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放饭也成了一道独特的景。上香还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持续五六天的欢庆到处流溢喜气,伛偻提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个盛大的节日一直从我记忆之初就有,变得更加隆重,更加庄严。也常喜欢听老人讲关于青莲寺的过去及传说,尽管有关三娘娘显灵及身世的传说颇多,但是鲜有人能准确的说出三娘娘之来历。传说,他们只是小时候从父辈口里听来的,只是默默继承了父辈的信仰。可惜的是,那时青莲寺有一本古老的签部,但由于过于陈旧,被重新抄写之后烧毁。

民间传说

据说土桥青莲寺三娘娘属甘谷县最古老的身子了,因其他诸神像被毁于文革。但是为何三娘娘逃过此劫,村里年纪大点的老人都说的清清楚楚。文革开始的时候,到处打砸神祠,片瓦不留。土桥村信心弟子为保护三娘娘,便背上了西山躲难。但是后来风声太紧,加之议论菲菲,后辗转由那破山弟子背上东山,藏身于窑洞之中。那坡山村民团结一致,一有风吹草动,便相互转告,东躲西藏。可惜毕竟有胆小人,但他又是信心弟子,当他听到风声说偷藏三娘娘的事被公社知道之后,便当天晚上自缢于自家院中。后来风波渐渐退去,故此三娘娘顺利逃过此劫。虽然那破山和盘石是一个公社,但在信仰上却和土桥比较近。

甘肃自古以来,由于丝绸之路贯穿其中,丝绸之路就像大动脉,给这片土地带来新鲜的血液。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西方思想,都是沿着这条古路慢慢传入中原,甚至东渡到日本。甘谷在历史上就有深厚的文明,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诚然,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太多的文明,神灵是成了他们精神的脊梁。

在甘谷,青龙观亦有九天圣母三后元君的神殿,金山乡亦有三娘娘的传说,但对于我们新兴镇的人来说,三娘娘的根就在土桥青莲寺。恰巧我也是一个喜欢追根问底的人,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神灵的产生大都是由历史的人物和事幻化出来的,关于三娘娘,限于个人学识的局限也就叙述下自己听过的传说及拙见,以作抛砖引玉之效。

故事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说起,弟兄三人随着大迁徙的人流辗转来到今甘谷中滩河,在中滩河落脚,但中滩河附近蚊子大又壮,不堪蚊虫叮咬的他们再次选自往北迁徙,便来到大王家,然蚊虫依旧很凶。至此,他们再度迁徙,这次索性迁至孙家坪,此处山高水远,蚊子也稀少,他们便渐渐安定下来。

三兄弟中老三人比较调皮,到处乱跑,后来竟被狼吃掉了。老大老二他们虽住在高出免受蚊虫叮咬,但是住在山上毕竟种田耕地不方便,那天兄弟二人站在山巅商量,老大指着盘石和土桥那片平原说,“你看那儿土地平坦广阔,草木繁盛,散渡河长流不止,咱们怎么就选择在这个地方了呢,”后来老大来到了盘石,老二来到了土桥。他们迢迢跋涉,但至始至终未曾忘记他们的祖先和信仰,随处背着祖先的牌位,每逢节气上香叩拜。后来他们组建了青莲寺,由于老大为人老实,没有多少心眼,寺庙便建在了土桥。

这个传说故事,倒是给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角。土桥和盘石的根源在山西大槐树,元末明初,中国历史确实有着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的大迁徙,大槐树的移民遍布全国,大槐树移民到甘谷也是存在的。从上面的传说中可以知道,一方面土桥和盘石的历史也是从大槐树的移民开始的,另一方面他们的信仰也就渐渐的成了我们这些后代的信仰。

在屯留县老爷山三俊凶山庙院内今人竖立了一通硕大的张氏始祖碑,把后羿认作张氏始祖。认祖的理由是后羿射九日于三俊山。屯留县当地民间传说后羿是屯留县张村人,张姓是以拉弓射箭而赐予的。而今,土桥和盘石村大都是张姓,这也在一方面说明移民存在的可能性。

影响深远

另外,山西晋城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影响甚远。而山西九天圣母庙,据庙内元中统二年(1621年)石碑记载:庙创建于隋,唐、宋、元、明、清皆有修葺。北宋初重建圣母殿,建中靖国元年重修。现存建筑大殿为宋代遗构,献殿为元代形制,余皆为明清建筑。在甘谷的那些移民们,凭着他们之于圣母的信仰,及故乡的怀恋,幻化出他们心中的神来庇佑四方,这也是能理解的。而今,老人们也道不清土桥青莲寺三娘娘究竟始于何年何月,但是据说有研究过三娘娘座椅认为是明朝的。联系起来,还是有点说服力的,但是这都是臆断揣测,不足为信。

最后,信奉三娘的人也都知道,九天圣母三后元君是姊妹七个,分散在各个地方。有的听说过,有的至今还没听过。每逢七月十二,崔家庄大娘娘,麻柳湾五娘娘都会被请来,二娘娘听说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年来过一次。除过六娘娘没有真身,另外几位还有待于我们去努力。

“椅子山九池湾九天圣母三后元君.....”每当爨神的司公喊起,伴随着铿锵的羊皮鼓声,那是何等的庄严神圣。千百年来,辛苦劳作的人们虔诚的信奉着她,无论在什么时刻都没有忘记她的神力。行云施雨,恩惠一方。

青莲寺

参考资料

1.甘谷永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脊兽’ · 甘谷永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脊兽’2022-02-22(引用日期:2022-02-2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