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根腐病(白术根腐病)

由网友(制冷少年)分享简介:黑术根腐病为黑术出产上的沉要病害之1,产区发熟较遍及,紧张发熟年份产质丧失可达五零%以上,并使产物量质较着降落。中文名黑术根腐病风险病症黑术根腐病为维管制体系性病害。黑术受益后,病株粗根起首呈黄褐色,立刻变褐色而干瘦,当前伸张到细根以及肉量根茎。病菌也可间接侵进主根,主根传染后,维管制变褐,继续向茎杆伸张,使整个维管制系...

白术根腐病为白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产区发生较普遍,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并使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中文名

白术根腐病

危害症状

白术根腐病的防治,白术发生根腐病的症状,根小子专注重茬根腐,根腐病的原因

白术根腐病为维管束系统性病害。白术受害后,病株细根首先呈黄褐色,随即变褐色而干瘪,以后蔓延到粗根和肉质根茎。病菌也可直接侵入主根,主根感染后,维管束变褐,继续向茎杆蔓延,使整个维管束系统发生褐色病变,呈现黑褐色下陷腐烂斑。后期根茎全部变海绵状黑褐色干腐,皮层和木质部脱离,仅残留木质纤维及碎屑。根茎发病后,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枝叶萎蔫。检视根茎和主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呈明显褐色圈。最后,白术叶片全部脱落而成光杆,病株易从土壤中拔起。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Fusarium oxysporum Schl.侵染所致,也有报道称其为多种镰刀菌复合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种苗、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借助风雨、地下害虫、农事操作等传播危害,通过虫伤、机械伤等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种栽贮藏过程中受热使幼苗抗病力下降,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淹水、黏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根系发育不良,以及由线虫和地下害虫危害产生伤口后易发病。生产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以后转晴,气温升高,则病害发生重。在日平均气温16~17℃时便开始发病,最适温度是22~28℃。在浙江常年于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发病期间雨量多、相对湿度大是病害蔓延的重要条件,蛴螬等地下害虫及根结线虫危害会加剧白术根腐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选育抗病品种。以矮杆阔叶型品种抗性较好。②合理轮作。与禾本科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③提高种栽质量。贮藏期间防止种栽堆积发热或失水干瘪;挑选无病健壮种栽用于生产。④合理选地。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⑤避免根部损伤。中耕宜浅,以免伤根,并及时防治地下害虫。⑥种栽消毒。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栽10~1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等浇灌病穴及周围植株。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