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音与翅膀(哨音与翅膀)

由网友(半痴)分享简介:简介诗歌散,二零零四年一零月由时代文艺出书社出书。齐书分3辑:第1辑“不由自主”,辑诗歌三八尾;第2辑“颂扬取歌吟”编录诗歌一二尾;第3辑“手印取思恋”编录诗歌一八尾。齐书所辑诗歌皆为做者习诗始期的诗歌。为做者第1个诗歌博散。做者卢修平,浙江播送电望大教瑞循分校副校少,文教硕士,首要从事诗歌创做取评论,有诗做集睹于《诗...

简介

诗歌集,2004年10月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情不自禁”,辑诗歌38首;第二辑“颂扬与歌吟”辑录诗歌12首;第三辑“脚印与思恋”辑录诗歌18首。全书所辑诗歌皆为作者习诗初期的诗歌。为作者第一个诗歌专集。

作者

天使和恶魔的翅膀 图片

卢建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副校长,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诗歌创作与评论,有诗作散见于《诗刊》、《诗潮》、《天津文学》、《诗探索》、《当代诗人》、《中国诗选刊》、《大文豪》等刊物,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文学评论等各类论文20多篇,出版诗集《哨音与翅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散文集《林中的小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此外,作者还从事成人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省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

后记

什么是诗。我迷惘的目光,如浓雾中无奈的示宽车灯,期期艾艾。夏天正在一张树叶上窃笑,一只夜鸟看错了时间的表,从人性的缝隙匆匆飞过。一位诗人说,秋天的下午,空白如倾倒在宣纸上墨汁,诗是那纷飞的精魂,若一丛菊花填补这渐渐扩大的空间。看过诗的人或者喜欢读诗的人则说,吃过晚饭后,打着亘古的饱嗝,接了一个玫瑰色的电话后,有个句子突然从意味深长的夜色中跳了出来。

我不是诗人,也从未认真想过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诗,虽然念书时也曾经梦想过将来要读好多诗写好多诗。十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呼吸着乡间绿田野上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将一些零零碎碎的激动感慨与想望,忸怩作态地硬扯成一些分行的句子,竟也濡湿了好几位学生懵懵懂懂的少女少男心灵。其中一位女孩子大胆以乡下人容易忽视的“梦”作为话题,写了十六行分行的句子,我将她投给了河北的一个诗歌夏令营,结果,我作为指导老师也被邀参加了一次海边盛会,认识了一些过去只在书刊上读过名字的诗人与评论家。那一年,我二十岁,象一枚轻飘飘的蒲公英,颤悠悠地飞过澄碧的蓝天。

从此,无论是在脱产读大学,还是后来曾一度漫游网络,刚写好一个句子,总喜欢马上敲上一个“回车”。似乎句子分行了,自我感觉便轻松了。期间,生活的缁尘也曾经厚厚地掩埋过那些鲜活的雀跃,埋首于累赘的行政案牍,沉重的手指竟然久久敲不动那个可以让句子分行的“回车”。回首那些断断续续的过程,最大的收获居然是有些分行的句子曾在读大学编黑板报时省了许多寻找资料的时间,或者偶然在一些小报刊上让熟人看到名字后,说我真的很有些诗人的气质。

想编一个集子的念头,首先源于一个老师的电话,说要评副教授了,不能没有一些作为背景材料的个人文集。于是,我第一次有了把这些自诩为有点艺术气息的分行句子出卖给名利的卑鄙想法。其次是因了同学刘德吾君的敦促。这个早已凭坚实的足音咚咚走过中国诗坛的中年男人,在我写分行句子的十几年中给了我无数次真诚的帮助与提升。这一次听了我上面那个自私的想法后,当即催促我,一周之内将整理好的稿子连同软盘交给他。

着手整理稿子的时候,才发现,我自写分行句子以来一直都很随意,从未特意留下底稿,有些业已发表的,竟也找不到铅字稿,而有些则是近一二年来在网络文学论坛的即兴回帜,幼稚与浅薄可想而知。记得当时写这些句子的时候,屡屡有些类似于自负的沾沾自喜,而现在真要将她们编成集子呈于人前,却突然之间明显有了一种要将一生中最丑陋之处示于人前的自卑。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这些幼稚与浅薄都是我人生真实的梦想与希望,是我曾经痴痴等待过的破空的哨音与翅膀。虽然丑陋,却无可厚非。

时间紧,而手头的工作却正多。或许纯洁的诗歌一旦与名利沾上边,便自然浮躁起来,甚而至于早就注定了许多富有意味的得失。仅一个星期,我放弃了一些过去视为晋身良机的遇合,并且遭遇了一次久违的感冒。

但是,我终于还是将能够找到的句子收集了起来,并装模作样地写了一篇叫做的后记的稿子,并且要认真借这个地方表达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以最诚挚的谢意。

正想搁笔的时候,一只蚊子死乞白赖地栖在我的左臂,我来不及放下笔,便以握笔的右手予以猛力的一击,左臂很疼,而蚊子却还是逃了开去。

站在城市的夜中,我无可奈何地懊丧着,心内是一种讲不出滋味的莫名其妙。

22004年8月18日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