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北宋时期秦观所著的词)

由网友(阳光少年)分享简介:来由《花卉粹编》词牌名绘堂秋做品门户婉约做品类型触景熟情主题抒情主题相思写景写风写景写雨写景落日4季秋天人物奼女植物燕子动物柳树动物杏花做品赏析齐词以景衬人,委宛粗腻地抒写了闺中人的绵绵情思。上片“春风”2句,为秋睡衬着氛围,写春风吹拂柳条,秋日渐少,雨后歪阴映射芳草,恰是人困秋睡韶光。交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0落...

出处

《花草粹编》

词牌名

画堂春

作品流派

婉约

作品类型

触景生情

主题

抒怀

主题

相思

写景

写风

写景

写雨

写景

夕阳

四季

春天

人物

少女

动物

燕子

植物

柳树

植物

杏花

作品赏析

全词以景衬人,宛转细腻地抒写了闺中人的绵绵情思。

天涯芳草,不似当年

上片“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3]

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春天是使人热情奔放的季节,春夜更是最让痴情男女激动的时光。如此黄金时刻,正值韶华的女子却只能独守空房,当然免不了辗转不寐;而一夜间堆积的困倦,只能挪到白天来补足,昼眠是迫不得已的。

全面分析作品的结构还可以看出,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主要写景,下阕情景兼备;上阕写的是白天,主要写室外的春色,下阕则写夜晚,主要写室内的陈设;最后两句以描绘情感作结,点明词作的主旨,有画龙点睛的功效。[1]

创作背景

曾有人认为此词是黄庭坚的作品。《全宋词》案:“此首别见明刻本(豫章黄先生词)。”徐案:毛晋汲古阁本《淮海词》题下附注:“或言山谷年十六作。”然不足信,据学者们考证,认为系秦观所作,而非黄作。由这首词本身来看,描写的是一位女子春睡的场景和心情,香艳中夹杂着惆怅,柔媚中蕴含沉痛,痴情而不滥情,确实更符合秦观作品的一贯风格,而年少的黄庭坚的作品基本还没有达到这种艺术表现能力。[4][1]

作品评价

《词综偶评》:“高丽!直可使耆卿、美成为舆台矣。”

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明代李攀龙的《草堂诗余隽·卷四》眉批:“句句写景人画。言少而意甚多。”又评它:“以奇才运奇调,堪称奇章。” 

《唐宋词百首详解》:“睡损红妆”句,表少妇的闲愁,非常委婉,和结尾处“无限思量”互相足成,笔法很好。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是描写闺情之作。绮情艳语,图写工致。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就说: “‘杏花零落香’、‘为怜流去落红香,唧将归画梁’ (曾靓《阮郎归》词)。秦以一句出蓝。” 

王国维《词辨》谓:“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4]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人,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其家族本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祖先由会稽迁徙至高邮武宁乡左厢里(今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温庭筠 . 张志平主编,婉约词 . 长春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05 . 196 .[3] 利生 . 诗词鉴赏 . 呼和浩特 : 远方出版社 ,2010-08 . 185 .[4] 朱德才 . 增订注释秦观黄庭坚词 . 北京 :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 60 .[5] 史杰鹏编著 . 秦观 . 北京 :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 105-108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