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文学(朝鲜族文学)

由网友(醒来后夜还是长夜)分享简介:大众文学晨鲜族人嘴一七六万人(一九八二),首要聚居正在吉林延边晨鲜族自治州及西南3省。晨鲜族文教有悠长的汗青传统,大众文学有平易近谣、神话、传奇、平易近谭(小说)、平易近间剧、“板说理”等多种情势。晨鲜族平易近谣按其内容,可分为逸动歌、谶歌、时政歌、岁时风尚歌、糊口世态歌以及情歌等;正在情势上又有节歌、通节歌、解字歌、月令歌、10入歌以及答问歌...

民间文学

朝鲜族人口176万人(1982),主要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东北三省。

朝鲜族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民间文学有民谣、神话、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板说理”等多种形式。朝鲜族民谣按其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谶歌、时政歌、岁时风俗歌、生活世态歌和情歌等;在形式上又有节歌、通节歌、解字歌、月令歌、十进歌和问答歌等。朝鲜族民间传说有历史传说、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说等。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说的代表作品有《金达莱》、《百日红》和《三胎星》等。民谭多是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主要的篇什有《年轻的大力士》、《红松与人参》和《母子情深》等。这些故事,在人物关系上,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十分鲜明。朝鲜族的民间戏剧,主题多是暴露和谴责封建统治者,赞美人民的情操美德,朝鲜族的“板说理”盛行于19世纪,由一个人手持扇子或手绢在鼓师的伴奏下演出台本中所有的角色,是一种单人表演的艺术。它夹唱夹说,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展开情节的手法。流传至今的“板说理”脚本有《春香传》、《沈清传》、《兴甫传》、《赤壁歌》、《水宫歌》和《裴姬咒语》等。《裴姬咒语》辛辣地讽刺和暴露了巫棍虚假与欺诈的本性,大量使用了民谚、俗语、格言、警句、歇后语和比喻等,寓教于谑,颇具特色。

作家文学

朝鲜族的作家文学,在继承传统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从19世纪末叶起,着重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并不断开拓着新的发展道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小说、诗歌等开始发展,出现了金泽荣、申采浩和申柽等作家。

金泽荣(1850~1927)既是诗人又是历史学家。他用汉文写了不少诗歌和论文,《闻安重根报国雠事》、《感中国义兵事五首》是他的诗歌代表作。他通过这些诗篇表露了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反侵略的思想。

文学家申采浩(1880~1936)也在这时期发表了不少作品。诗《晨星》、短篇小说《梦天》是他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对侵略者和反动统治的无比憎恨和对未来的美好理想。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武装斗争的展开,朝鲜族文学得到蓬勃发展,流传于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歌谣和戏剧,揭开了现代朝鲜族新文学的序幕,其中如《反日歌》、《民族解放歌》、《统一战线歌》、话剧《血海之唱》等,为朝鲜族文学增加了抗日救亡斗争的新内容。金昌杰的短篇小说《暗夜》、《名落孙山》,李旭的诗歌《北斗星》和《五月的红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族的作家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李旭、金哲、任晓远等人的诗作,李根全、黄凤龙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都具有广泛影响。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