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铨(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

由网友(有你的夜晚群星闪耀)分享简介:丁之铨,一九六五年一二月二六日出熟,男,汉族,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国农业大教微熟物教专士。曾从事食物酿造及量质检测、棉花病害机理及其防治(国度攻闭名目)、基果工程构修杀虫防病荧光假双胞菌(国度八六三名目)、假双胞菌量粒载体构修(国度天然科教基金青年基金赞助名目)、微熟物饲料加添剂发酵(中外合资企业)、动动物微熟态制剂研制...

丁之铨,1965年12月26日出生,男,汉族,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从事食品酿造及质量检测、棉花病害机理及其防治(国家攻关项目)、基因工程构建杀虫防病荧光假单胞菌(国家863项目)、假单胞菌质粒载体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发酵(中外合资企业)、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研制和推广、微生物培养器的研制和推广、粪便污染的微生物治理等工作。参加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曾为国家“863”项目、“九五”攻关项目主要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人。研究工作期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英文5篇。涉及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10余项,是微生物培养器及配套微生物技术项目的主要研制及发明人。

教育背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新闻快递 生物学院2020年博士讲堂顺利开展

1982-1989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从学期间,曾接受三位中科院院士(俞大绂、李季伦、陈文新)授课和亲自指导。

1994-1998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89-1991 :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91-2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项目主要完成人、项目主持人。在此期间,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八五攻关、九五攻关、国家高技术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2000-2002 :北京某合资企业,项目负责人。在此期间,主持完成企业项目“高密度青贮添加剂”从实验室菌种筛选开始到产业化的整个项目。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起至今:分别担任北京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监

2006年起至今:担任北京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9年起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青岛笃实集团海中大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主要专利

一种微生物培养器

一种多功能土壤微生物修复剂

一种高密度乳酸菌培养方法

一种高产纳豆激酶的制作方法

生态养殖发酵床的一次成型制作方法

一种加酶多用途饲料发酵剂

一种肉鸡专用的抗病微生物制剂

一种厌氧作用型多用途饲料发酵剂

主要论文

l 杀虫遗传工程荧光假单胞菌IPP202部分生物学特性。

l 双价杀虫蛋白基因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增效。

l Synergism in vivo of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 Plant Root-colonizing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l 三价cry基因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的构建。

l Synergism of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 is in Plant Root-colonizing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l Differentiating rac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on the basis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l 我国棉枯萎镰刀菌小种间的营养体亲和性。

l 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方法及晶体蛋白提纯方法初探。

l 中国棉花枯萎菌群体变异的跟踪报道。

l 三大棉种对棉花黑根腐病抗性鉴定简报。

l 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l 苗病净1号防治棉苗根病试验初报。

l Identification of cry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y PCR-RFLP system.

l 产荧光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质粒DNA复制区的克隆。

l 重组荧光假单胞菌。

l 微生物在奶牛养殖中的基础与实践。

l 发酵床技术在公猪饲养中应用实践。

研发团队

技术领衔挂名指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李季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陈文新教授

企业专职研究人员:

有博士3名(其中博士后一名),学士4名,从事行业有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等。

企业紧密专家库(含在职研究人员):

中科院院士: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博士生导师:7人

正高级职称:7人

副高级职称:11人

博士学位(或博士后):8人

涉及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林科院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所谓紧密专家库,即与本企业课题研究密切相关人员,或有协议可随时承担本企业课题的部分研究任务的,或与其所在研究机构、院校交流工作人员的,而并非虚职顾问人员。

涵盖专业范围:

农业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植物资源学、林业生物学、环保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

本企业菌种资源:

菌种资源是本企业的一大特色,由于具有多年多人从事微生物研究、教学的积累,企业本身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积累,目前企业自身已经拥有近3000株具有明确功能的菌株,可以整合取得的共享资源在万株以上。同时,企业几乎收集了市场上大多数农业应用微生物生产菌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