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北岭山森林公园(山东省的森林公园)

由网友(⒊分熟の牜排っ)分享简介:青岛北岭山丛林私园位于青岛市市北区4流南路七号。东临萍城路,东南邻4流南路,南依南昌路。二零零五年,私园占高空积四六.五四万平方米,员工一零人,年游人质一一.五万人次。北岭猴子园是市内10处山头私园中占高空积最大的1处。中文名青岛北岭山丛林私园外文名Qingdao Beiling Mountain Forest Park...

青岛北岭山森林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7号。东临萍乡路,西北邻四流南路,南依南昌路。

青岛游记

2005年,公园占地面积46.54万平方米,职工10人,年游人量11.5万人次。北岭山公园是市内十处山头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

中文名

青岛北岭山森林公园

外文名

Qingdao Beiling Mountain Forest Park

类别

公园

所属地区

山东省青岛市

地理位置

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7号

占地面积

47公顷

建造时期

1987年7月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北岭山原名东山,也有水清沟南山、水源地山之称。建国后,因其位于四方区北岭,定名“北岭山”。由12个起伏较大的山头组成,主峰海拔116.4米。可东望浮山,西视胶州湾,视野开阔。1942年10月在山东部建成贮水池,容量3万立方米。后因漏水严重,日积月累,在沟壑中形成一水塘。1964~1966年冬闲时,水清沟村青年组织成突击队开挖“青年林水库”。

青岛北岭山森林公园

1984年,根据四方、沧口两区工厂集中,宿舍密集的特点,以给附近的职工和儿童提供活动场所为宗旨,市政府决定建北岭山公园。由青岛纺织机械厂设计室根据市园林局规划方案设计,设计规划了儿童活动区、动物展览区、植物观赏区、安静休息区四大功能区。青岛纺织机械厂、市橡胶工业公司、前哨机械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三〇八厂、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八一一厂、青岛远洋运输公司、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海洋地质研究所集资承建,同年3月开工。建有人工湖、水榭、亭、廊、动物展区、植物专类园、园林小品;建园门4个、厕所3个,设置石桌、石凳多组。建车行道4240米,游览路6150米。由青岛化工学院(现改名青岛科技大学)和四方区机关植树3.14万余株。建园总投资120.52万元,其中上述单位集资93.86万元,市政府补助26.66万元(包括苗木购置费15.24万元)。

1986年7月6日,经市政府命名为“北岭山公园”。1987年7月建成开放。为市区中部最大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儿童活动区建有水上娱乐区——水榭、曲桥、亭、环湖路及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动物展区建有猴笼1座、雉鸡馆1座、鼠宫猫舍1座、孔雀笼1座;植物观赏区建有长廊1处、月季园1处、犀牛雕塑1座;安静休息区建有“待霜亭”1座、“待月亭”1座及石桌、石凳。1991年5月,改造人工湖,建成钓鱼场。平整场地3000余平方米,投放鱼苗6万尾,鱼800余斤,开展钓鱼活动。同年10月四方区首届菊展在钓鱼场举办,四方区13个街道办事处100余个单位、个人参展,展出菊花150余个品种,3.2万盆。1994年,四方区政府投资,对公园植物进行调整补充,种植雪松、马尾松、樱花等1000株,补栽月季3000株。2000年,市政府投资进行综合治理,拓展环山道路,建防火通道。同年,由少年报社组织600余名小学生在园内,种植“海信环保世纪林”,种植黑松200余株。

2001年,市政府决定建设北岭山森林公园,以提升城区北部环境档次。同年3月,四方区政府组织300余名干部群众种植黑松1000余株。

建设背景

用地统计

2005年北岭山公园用地分析表

单位:万平方米

项目总面积其中
绿地道路地坪水面服务设施其它
面积46.5440.044——2.5——
占总面积%100868.6——5.4——

主要景观

人工湖水榭

位于园东部山下。以原“青年林水库”为基础修建,占地1500平方米。东岸石砌护坡,西岸建水榭、长廊,南与六角亭相接。廊长30米,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幽谷飞渡

位于园西南部,两座隆起的山崮之间。建于200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东西长20米,石质护栏。两端黑松成林。

犀牛雕塑广场

位于园中部,建于2000年。广场分内外两坪,占地500平方米。内坪为旱冰场,沿边两侧分别由半圆型石质围边条状花坛和三级石阶与外坪相隔。外坪边沿石砌围边、压顶,供游人休憩。犀牛雕塑位于广场中央,花岗岩质,作奔跑状。

待霜亭

位于园中部,六柱攒顶,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8平方米。

待月亭

位于园南部,六柱攒顶,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8平方米。

长廊

位于月季园一侧,木质结构,廊长10米,水磨石地坪,四面敞空。为点缀式花廊。

保护措施

园内山体自然生长刺槐及松柏类树木,山草茂密,植被条件较好。建国前,因战事树木曾遭砍伐。建国后,在市区大规模植树造林的1955年前后,大量种植刺槐、马尾松,成活率高。60年代中期,建青年林。1994年建园时,主要种植黑松等近3万株,沿人工湖种植垂柳及多种花灌木,建有月季园。经过多年不断调整,结合天然山矶,充实植物品种,突出山林野趣,绿化水平有所提高。绿化覆盖面积达到96%。园内主要绿化树种有黑松、雪松、马尾松、垂柳、樱花、碧桃、千首兰、耐冬、月季等。铺栽草坪3万平方米。

2005年,全园有各类乔灌木60种5万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3,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1:2。

旅游信息

交通

5路、24路、30路、224路、302路、305路、309路、325路、362路、366路、367路、371路、373路、609路北岭山森林公园站下车即可到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