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地实验小学(1997年成立的民营小学)

由网友(心心念念只此一人)分享简介:杭州六合试验小教开办于一九九七年,是杭乡创办较迟的国有平易近营小教之1。中文名杭州六合试验小教种别私办小教所属地域浙江省杭州市占高空积四六.八亩修建面积三七二二零平方米上任校少梁广烈、叶莎建立时间一九九七-零九-零一地址杭州市上乡区徐野埠路五零号(爱弥儿路一号)办教性子公立校园先容【校 园】讲授楼二幢音乐学室:二个美术学室...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杭城开办较早的国有民营小学之一。

中文名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类别

公办小学

所属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

占地面积

46.8亩

建筑面积

37220平方米

上任校长

梁广烈、叶莎

成立时间

1997-09-01

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徐家埠路50号(爱弥儿路1号)

办学性质

私立

校园介绍

杭州上城区公办小学排名推荐

【校 园】

教学楼2幢

音乐教室:2个

美术教室:2个

电脑教室:1个

大礼堂:1个

操场:400平方米

小花园:2个

树木:布满校园(银杏树、常青藤、樟树、白玉兰、水杉树)

【概 况】

每年有1个有机会进杭外的名额。

以前有50%进建兰,但如今取消了小摇号。

天地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在建兰学校经常荣获金兰奖和银兰奖。

【总 共 人 数】

师生共1000名上下

【教 学 资 历】

教师中,有特级教师,

有春蚕奖获得者。

每年都会有天地之星评选。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办学风格

学校本着“帮助教师成功, 帮助学生成功”的办学宗旨,以“会学会玩,能说能干”为校训,确立了“夯实基础,适度超前,着眼发展”的教育策略,丰富和充实了国有民办体制的思想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学校积极开发快乐体验、低年级英语口语、徒步行走、“快乐星期四”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会学、会玩、能说、能干”是学校的校训,天地的孩子会学,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2010年初,学校办学体制由国有民营转为公办。2010年2月,叶莎校长代表浙江省出席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关于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的座谈会并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

校园规模

2010年5月,上城区政府、区教育局决定在钱江新城望江地区B-R22-01号地块按省I类标准建设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新校区,打造全国第一所满足孩子体验式学习的校园。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新校区位于钱江新城望江地区B-R22-01号地块,占地面积46.8亩,建筑面积37220平方米(其中地上24950平方米,地下12270平方米),设计规模36个班。新校区的建筑主体采取了三楼一统的功能设计和建筑创意。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新校区以“打造全国第一所满足孩子体验式学习的校园”为目标,学校整体构架按照“5+4+3”模式设置,即五个主题式科学体验馆、四个主题式综合体验馆、一个社区、一组课程、一个少科院。天地毕业生除完成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全部学业,还可以自主、自由、自助研究近200个左右的小课题,并全程参与5个以上的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学习。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主教学楼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位于校园东南侧,共4层,36个标准教室(每间72平米)分层环布,如花瓣绽放。

6个个别辅导室作为标准教室的延伸为个别化教学和辅导提供了专用空间,并设置有800平方米图书馆、350座合班观摩教室各1个。

综合体验馆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位于校园东北侧,共5层,与主教学楼以多层连廊相接,分专用教室区和体验中心两大区块,专用教室区主要满足孩子对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综合学科的学习需求。

体验中心的10个主题式体验场馆与1个圆形演艺中心及1个圆形露台。

运动生活馆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位于校园西北侧,共3层,由师生餐厅、综合训练馆、乒乓球馆等运动生活空间组成,其中1800平米的师生餐厅将在发挥供师生就餐功能的同时打造成全国第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社区型学习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研究材料,为孩子提供一个自助选择、自主探究、自由交往的学习空间。

创新课程

微课程

创新

“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静悄悄的,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2012年9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新校区在钱江新城落户,将打造全国第一所体验式学习的儿童社区。“天地广阔,育在细微”,“天地教育”将充分散发其名校特质。

1、“课程”是体验,是孩子童年成长的经历

天地认为,儿童所经历的成长体验就是“课程”,如同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站点,又如同成长日历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日……课程的终点,就是教室里的每一生命,都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且通过充沛与丰富,能以开放结实的姿态,呈现 在世界面前。在教材体系之外,在知识系统之外丰富孩子的智力背景,丰富孩子的生命体验,达到一种润泽之充实之的教育方法。

2、天地“微课程”努力体现“需求”和”期待”

现行教材最大的缺憾就是过早的精确,以及与生活、生命的疏离感,而“微课程”强调实践、感动与生命在场,正好是对这种偏差的有效纠正。在“新天地”的校园里,正在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逐一实施。

王雷英校长认为,最理想的课程是“人字形的”,它具有辐射性和支撑性,就像一座高山,以主题(山)为中心,准备好学习的途径(登山路线)。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提供服务。

天地的微课程期待:1)教师的活动由“传递”转变为“支援”,微课程应儿童的需要而设置,更微小,更细致,更指向儿童的第一感受。2)以当前儿童的认知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来组织课程。3)把儿童与世界的沟通与对话、师生的沟通与对话、自我的沟通与对话,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

天地微课程建立支持系统,追求“厚积薄发”

天地的微课程,以儿童阅读为根系,以学科教学为枝干,以活动体验为绿叶,以个性展示为花朵,但是也需要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有力的支撑,“润泽教室计划”“小公民素养工程”“读书人俱乐部”是重要的支持系统。

1)润泽教室计划。教育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润泽的教室”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着愉悦的感觉,只有这样,才会有自然而然的生成,才有有效的课堂。

2)小公民素养工程。丰富多采的“体验日活动”和“校园公约”的制定与学习,通过“故事校园”的建设,来润泽儿童的心灵。

3)天地读书人俱乐部。亲子阅读,新经典播种团,读写绘,诵诗会,童话剧、电影课等等,借助“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润泽他们的心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