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山涧草(无芒山涧草)

由网友(软酒兔)分享简介:无芒山峡草,推丁文名:Chikusichloa mutica Keng.禾原科、山峡草属多年熟。秆丛熟,竖立,基部数节熟有羽状须根。叶鞘光滑,善于其节间,违部压扁具脊;叶舌纸量,叶片宽容,披针状线形,扁平或者半数,中脉细弱,鄙人面隆起,具小竖脉,顶端渐尖,基部送窄或者略皇心形,边沿具上向刺状齿。顶熟圆锥花序大型,收缩或者形铺...

无芒山涧草,拉丁文名:Chikusichloa mutica Keng.禾本科、山涧草属多年生。秆丛生,直立,基部数节生有羽状须根。叶鞘平滑,长于其节间,背部压扁具脊;叶舌纸质,叶片宽大,披针状线形,扁平或对折,中脉粗壮,在下面隆起,具小横脉,顶端渐尖,基部收窄或略皇心形,边缘具上向刺状齿。顶生圆锥花序大型,紧缩或形展,分枝细长,贴生或上升,脉上生微刺毛,顶端渐尖而无芒,基盘柄状,与其小穗柄近等长,被短糙毛;内稃稍短于外稃,窄披针形,脉上具微刺;花果期8-10月。

浙北德清首次发现无芒山涧草,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影响

概述图片取之中国植物志。

中文名

无芒山涧草

禾本目

植物界

稻族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拉丁学名

Chikusichloa mutica

禾本科

山涧草属

无芒山涧草

命名者及年代

Keng

分布区域

广东,广西,海南

亚族

稻亚族

形态特征

无芒山涧草

多年生。秆丛生,直立,高60-100厘米,直径3-4毫米,基部数节生有羽状须根。叶鞘平滑,长于其节间,背部压扁具脊;叶舌纸质,长约4毫米;叶片宽大,披针状线形,扁平或对折,长20-50厘米,宽1.5-2.5厘米,中脉粗壮,在下面隆起,具小横脉,顶端渐尖,基部收窄或略皇心形,边缘具上向刺状齿。顶生圆锥花序大型,紧缩或形展,长达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细长,贴生或上升,基部主枝长7-15厘米;小穗含1小花,披针形,长约4毫米;颖退化;外稃具5脉,脉上生微刺毛,顶端渐尖而无芒,基盘柄状,长1-2毫米,与其小穗柄近等长,被短糙毛;内稃稍短于外稃,窄披针形,具3脉,脉上具微刺;雄蕊1枚,花药长约2毫米。颖果深棕色,长约2毫米。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林间溪涧旁。

分布范围

产广东、海南(琼中、保亭)、广西。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南宁。

发现记录

2022年10月24日消息,在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市德清县首次发现无芒山涧草,系该物种的中国最北端分布。[1]

参考资料

1.浙北德清首次发现无芒山涧草,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影响 · 今日头条-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2-10-2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