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陕西省榆林市下辖区)

由网友(一身懵逼正气)分享简介:竖山区,古称塞北边疆,是陕西省榆林市辖区,位于陕西省北部,齐区总地盘面积四三三三平方私里[一]。地处榆林市中部,东取米脂县相邻,西北取子洲县邻接,南连延安市子少县,西交靖边县,东南取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交界,北倚榆阴区。[二]截至二零二一年底,户籍人嘴为三八四五三零人。二零二一年出产总值二七三.四七亿元。[三]是国度动力...

横山区,古称塞北边陲,是陕西省榆林市辖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全区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1]。地处榆林市中部,东与米脂县相邻,东南与子洲县毗邻,南连延安市子长县,西接靖边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接壤,北倚榆阳区。[2]截至2021年末,户籍人口为384530人。2021年生产总值273.47亿元。[3]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的边塞重镇和革命老区。[4]凭借陕北说书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5]

横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2]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动物和野生动物近30种。植物资源有农作物、经济作物、树木、野生植物150多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石油、矿盐、高岭土等近10种。[1]

截至2021年年末,全区现有学校、幼儿园共计144所;医疗卫生机构324个。[3]

夏,传说为雍州之域,为熏育氏族活动之地。明朝分属陕西省榆林卫和延安府米脂县。民国三年(1914年),为别安徽省之怀远县,更名横山县。1958年12月,横山县置撤销,本境分别划入榆林、靖边、米脂县。2016年11月9日,横山“撤县设区”。[6]

横山区境内有响水旧城、明长城(古巴路)、李自成衣冠冢、石窑沟卧龙寺、波罗古城、无定河湿地等多个旅游风景区。[7]

中文名

横山区

外文名

Hengshan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13镇、1个街道、4个办事处、1个国营农场

电话区号

0912

著名景点

银州城遗址、五龙山、波罗堡

机场

榆林榆阳机场

方言

晋语-大包片-横山话

行政代码

610803[9]

现任领导

贺建湘(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

面积

4333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383558人(2019年户籍人口)[8]

地区生产总值

202.43亿元(2019年)[8]

政府驻地

横山街道

邮政编码

719199

地理位置

陕西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4]

气候类型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陕K

所属地区

陕西省榆林市

建制沿革

除了红色文化,延安还有什么

夏,传说雍州之域,为熏育氏族活动之地。

商,熏育、龙方之域。

西周,犬戎、西申(白翟)地。

东周,春秋时属林胡地。战国时,北属林胡,南归魏境。魏置肤施县于境内(今党岔附近)。

秦,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始统于秦。境归秦,属上郡肤施县。

西汉,本境分属朔方刺史部上郡奢延县(址于现靖边县城西北30公里红柳河南岸)和肤施县,亦说怀远堡等地属白土县(址在神木县南)。

新,奢延县易为方阴县,西北部属之。

东汉,属并州刺史部上郡肤施、奢延县,今响水一带归圜阴县(址在神木县南)。

三国、西晋,羌胡地。

东晋、十六国,先后属前秦、后赵、后秦上郡。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破鲜卑、薛干等部,称天王建大夏(十六国之一,或称五胡夏,定都统万城),归夏。

南北朝,属北魏夏州(治所统万城)化政郡岩绿县(址原统万城,即今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后归西魏化政郡。北周保定三年(563),银州(今党岔)一带改属北周雕阴郡儒林县(址榆林县东南)。

隋,大业十三年(617),鹰扬郎将梁师都起兵反隋建梁国,属梁。

唐,为关内道夏州朔方县(址白城子)、德静县(内蒙古乌审旗东南)和银州儒林县。

五代十国,属定难军夏州、银州。

北宋,以横山为界,西北部归西夏,南部为宋地属永兴军路延安府绥德军。

南宋,以芦河、无定河为界,北部归西夏夏州,南部为金地属鄜延路绥德州。

元,为陕西行省延安路米脂县。

明,分属陕西省榆林卫和延安府米脂县。

清,雍正九年(1731年)取“怀柔边远”之意,置怀远堡为县(治所今旧县城),属榆林府。

民国三年(1914年),为别安徽省之怀远县,遂依境内横山山脉更名横山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北工农政府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境内成立赤源县(址麻城界)和米西县(址石窑沟乡牛肋脖湾)。

1946年10月,县府易帜,县境改属榆横政务委员会(设于镇川)管辖。

1947年,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绥德分区所辖。翌年,改属榆林分区。

1958年12月,横山县置撤销,本境分别划入榆林、靖边、米脂县。

1961年9月,县复,隶属陕西省榆林地区至今。

2015年12月25日,撤销横山县,设立榆林市横山区,横山区人民政府驻横山街道北大街9号。

2016年11月9日,横山“撤县设区”挂牌仪式在该区机关大楼前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榆林行政区划正式变为2区10县。[10]

行政区划

横山区辖13个镇:石湾镇、高镇、武镇、党岔镇、响水镇、波罗镇、殿市镇、塔湾镇、赵石畔镇、韩岔镇、魏家楼镇、白界镇、雷龙湾镇。

5个街道办:城关街道办、怀远街道办、夏州街道办、怀仁路街道办、崇德路街道办。

4个便民服务中心:南塔便民服务中心、艾好峁便民服务中心、双城便民服务中心、石窑沟便民服务中心。

1个派出机构:横山新区管委会。

1个国营农场:石马坬农场。[11]

政府领导

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贺建湘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鲍二伟

区委常委、副区长:白银喜[12]

地理环境

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僻处内蒙古、陕西交界,古称塞北边陲。扼榆定公路之咽喉,位于东经108°56′41″~110°01′48″,北纬37°21′43″~38°14′53″。地处榆林市中部,东与米脂县相邻,东南与子洲县毗邻,南连延安市子长县,西接靖边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接壤,北倚榆阳区。距榆林市区51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3.8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85千米,总面积43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横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分为: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平缓,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滩地宽谷;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无定河、芦河和大理河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山脉有横山山脉,境内最高峰西阳坬山位于魏家楼镇,海拔1534.9米,最低点孙园则的无定河出境口河床位于党岔镇,海拔887米。

气候

横山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气温日差较大,寒潮霜冻时有发生,并多有大风,间以沙尘暴;夏季炎热,雨量相对增多,多有暴雨出现;秋季多雨,降温快,早霜冻频繁;冬季严寒而少雪。多年平均气温8.9℃,1月份平均气温-8.2℃,极端最低气温-29.0(1954年12月28日);7月份平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40.4℃(2005年6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13.2℃(1955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25.9℃(2001年7月),无霜期年平均17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2.2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516.0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10.9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横山区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433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二级河无定河1条,境内长95千米;四级河大理河、芦河2条,境内长94千米;五级河石窑沟、黑河子、黑木头川、小理河4条,境内长135.2千米;河流总长度634.2千米,河网密度0.14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5.3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无定河,从雷龙湾乡的黑河村入境,至党岔镇朱家沟出境,流经境内横山镇、波罗镇、响水镇、白界乡,年平均流量15.31立方米,主要支流有芦河、大理河、黑河等。

自然资源

全区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650万亩,农耕地100万亩,林业用地270万亩,牧业用地250万亩。动物和野生动物近30种。植物资源有农作物、经济作物、树木、野生植物150多种。[13]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石油、矿盐、高岭土等近10种。煤炭总储量达500亿吨,属举世瞩目的陕北神府煤田带。天然气面积大,含气层位多,总储量为1.56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500万吨。矿盐属榆、米、横特大矿盐区,总含量在13000-18000亿吨,属上等精盐。境内地下还有油叶岩、石灰石、铁、沙炭等矿产资源。

煤炭:横山煤炭储量大,分布广,质量高,易开采,是举世瞩目的神府特大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煤碳储量可达500亿吨,已探明储量达106亿吨,占陕北神府煤田探明储量的6.6%。初步统计,全区15个乡镇、3000平方公里的地下储有煤。煤层为侏罗纪,系属长焰煤、不粘结煤和弱粘结煤,低灰(含灰量8%)、低硫(含硫量0.4%—0.8%),中高发热(6900—7200千卡/千克),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和化工用煤。

天然气:横山地处陕甘宁盆地大气田的中心地带,境内普遍储有通连、稳定的大面积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为1.56亿立方米,占榆林地区远景储量1/3,占全国远景储量的1/30。陕北大气田是我国目前探明的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已跻身于世界级大气田的行列。与国内其他气田相比,该气田具有面积大、层多、压力稳定、含硫量低等特点,主要成分为干气,甲烷平均含量为93.3%,是理想的城市用气和优质化工原料。

钠盐:分布于横山、米脂、榆林的特大岩盐矿区,总面积为11500平方公里,总储量13000亿—18000亿吨,占全国盐矿资源的16%。现已探明盐层厚度为129—148米,且氯化钠含量为83%~高岭土:横山殿市、韩岔、波罗、党岔、王有地、魏家楼等乡镇都分布着大量的高岭土,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经地矿部门化验表明,高岭土含量在70%以上,是烧制普通陶瓷和高档细瓷的优质原料。

石油:横山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石湾、魏家楼、双城及雷龙湾等乡镇一带,属零星分散的小块储区。藏油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油层距地表3000—1000米,预测储量为500万吨。[13]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有无定河、芦灌、大理河、小理河、黑木头河等大小河流115条,年自产水2.02亿立方米,过境水流量3.83亿立方米,年均流量2924万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85亿立方米,水利资源蕴藏量7322千瓦,地下水可利用开采量达7277万立方米。[13]

动植物资源

横山区境内动物和野生动物近30种。植物资源有农作物、经济作物、树木、绿肥和野生植物150多万种。[13]

人口民族

2020年末全区总户数111383户,年末户籍人口为384925人,其中男性人口202610人,占总人口的52.64%,女性人口182315人,占总人口的47.36%。当年出生人口2674人,出生率为6.9‰;死亡人口659人,死亡率为1.71‰。较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1367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73178人,占户籍人口的19.01%(公安户籍口径城镇化率)。[14]

民族

2011年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6.65万人,占99.978%;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个少数民族,共82人,占0.022%;超过30人的有蒙古族、回族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40人,占少数民族的48.78%;回族31人,占少数民族的37.80%。

经济概况

根据统一核算反馈,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9.43亿元,增长6.8%,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2.3、4.6、4.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72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4.99亿元,增长11.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72亿元,下降0.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63:24。[8]

农业

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任务107.6万亩,完成109.6万亩,总产17.2万吨。全年完成蔬菜种植任务4.4万亩,总产9.2万吨,产值9320万元,其中设施蔬菜1280亩(温室580亩、大棚700亩),总产0.51万吨,产值1748万元。水果总产量7.4万吨,增长3 %。落实菜地保有量制度,建设商品蔬菜基地0.4万亩,其中高标准蔬菜基地0.12万亩。

引进推广各类农机具任务2000台,今年推广3600台,其中:拖拉机95台、耕作机械2090台、饲草加工机械880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380台、播种机械155台,完成任务的180%。引进新型示范农机具任务30台,完成42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任务2000亩,完成2500亩。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2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5万亩,机收作业面积18.8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5%。造林面积13.2万亩。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9.43亿元,下降0.3%。其中,畜牧业带动作用明显,完成18.80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38.0%,增长2.6%;农业25.91亿元,下降1.7%;林业0.76亿元,下降15.7%;渔业0.31亿元,下降18.7%;农林牧渔服务业3.65亿元,增长2.0%。实现增加值28.75亿元,下降0.3%。累计实现肉类产量12637吨,增长3.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5.0个百分点;禽蛋产量5865吨,下降4.0%;奶类产量376吨,增长10.9%。生猪出栏6.04万头,下降6.6%;羊出栏64.89万只,增长17.2%;家禽出栏45.16万只,增长3.6%。生猪存栏5.21万头,增长4.8%;羊存栏98.64万只,增长0.3%;家禽存栏62.50万只,下降0.8%。[8]

工业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40.20亿元,增长3.9%,增速排名全市第四,高于全市7.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97亿元,增长12.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1531.00万吨,增长7.2%;累计发电282.10亿度,增长36.3%;原油产量14.20万吨,增长2.5%;甲醇累计完成产量87.10万吨,增长14.6%;醋酸累计完成产量34.40万吨,增长8.1%;聚丙烯累计完成产量35.50万吨,增长1.4%;聚乙烯累计完成产量35.40万吨,下降0.6%。

从主要行业看,在陕能、榆能两大电厂的强力拉动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逆势增长,累计完成产值75.50亿元,增长33.5%,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1.4%;煤炭开采业实现产值49.30亿元,下降3.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0.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产值33.70亿元,增长0.4%,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0%;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71.00亿元,下降10.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9.6%。[8]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5%,降幅较一季度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64.1和12.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扭负为正,增长8.7%;设备工器具购置下降29.2%;其他费用下降53.0%。从投资产业看,一、三产业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8%。全区施工项目个数下降40.0%,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9.7%。房屋施工面积402196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381平方米,同比下降90.3%。[8]

贸易业

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2亿元,同比下降9.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2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3%。分行业类别来看,商品零售业占据大壁江山,实现零售额44.89亿元,下降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3%。其中的汽车销售则是重中之重,累计销售汽车18492辆,增长0.1%,实现销售额25.97亿元,下降0.7%。汽车销售占商品零售业达5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3%;餐饮收入1.23亿元,下降22.3%,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8]

财政、金融业

2020年,横山区委、区政府为企业复工复产、减轻负担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在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支持下,财政收支较快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3.49亿元,增长20.6%,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29.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65亿元,增长8.2%;完成财政支出43.65亿元,增长20.9%。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区委、区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改善金融环境,严防风险底线,实现了金融稳健运行。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7.16亿元,增长15.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增加额20.49亿元,增长1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60亿元,增长9.4%,增速较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短期贷款11.78亿元,增长21.1%;中长期贷款20.12亿元,增长35.4%。各项贷款增加额5.89亿元,增长8.9%。其中,短期贷款2.05亿元,增长303.0%;中长期贷款5.26亿元,增长179.8%。[8]

社会事业

全区现有学校、幼儿园共计162所。其中中小学63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25所,小学教学点18所),幼儿园97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专任教师4084人,其中高级中学专任教师443人,高级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43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826人,小学专任教师1544人,幼儿园及学前班专任教师1103人;在校学生53753人,其中高中生4251人,高职生1187人,初中生9081人,小学生25472人,幼儿园及学前班学生13619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43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25%,小学毛入学率107.19%,初中毛入学率112.25%。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7.46亿元,增长7.34%。[8]

科学技术

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2153万元。[8]

文化事业

2020年,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达到100%。[8]

医疗卫生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97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923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615人。2020年有养老机构5家,床位数有531张。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264户6909人,发放低保资金3180.9万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986户4597人,发放保障资金3113万元。供养农村特困人员577户674人,发放特困资金669.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8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以内。全年脱贫757户1476人。[15]

社会保障

2020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5个。其中医院14个(综合医院13个、中医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6个(乡镇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村卫生室297个、诊所医务室等13个);专业公共机构4个(疾控中心1个、妇保院1个、监督所1个,计生服务站1个);其他机构1个(卫校1个)。全区共有床位1266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80人。[8]

环境保护

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达81.9%。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7.58%。[8]

安全生产

2020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81%。[8]

人民生活

2020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7元,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8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6535元,经营性收入4211元,财产性收入221元,转移性收入3071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9元,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19628元,经营性收入4440元,财产性收入2462元,转移性收入6079元。[8]

邮电通信

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收入2831.23万元,同比增长10.03%。邮路总条数18条,总长度2642公里,农村投递单程路线长290公里。移动电话用户223417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和),宽带用户53775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和)。[8]

交通

2020年末,全区境内共有铁路74.65km(银太36.5公里、神延18公里、榆横工业园区20.15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4645.8公里,路网密度1.07公里/每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国道126.2公里(G307--35公里,G210--87公里,G242--4.2公里)、省道143公里(S106--110公里,S503--33公里)、县道353公里、乡道356公里、村道3582.6公里。目前,全区214个建制村100%通畅。[8]

历史文化

横山老腰鼓

陕北横山老腰鼓是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通常以舞队的方式出现,有单人打、双人打、四人打、八人对打、群场打的形式,舞队由伞头、鼓子手、腊花、杂色丑角组成。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自由洒脱,场面穿插频繁,场图对称灵活,使整个舞队表演更富有艺术感染力。2008年批准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

戏剧

横山流行的戏剧有秦腔、山西梆子、道情、眉户、皮影、木偶戏等数种。其中以道情、秦腔较盛行。道情流行时间长,地区广,清末民初为极盛时期,剧目有《相子出家》、《张连卖布》、《小放牛》等。山西梆子在解放前的一段时间也很活跃。自横山县秦腔剧团建立后,道情和山西梆子逐渐衰落。皮影、木偶戏,也曾在横山流行过,现已绝迹。横山原无秦腔戏,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波罗驻军骑兵团的剧团演唱秦腔。受该剧团的影响,波罗群众于1950、1955年先后成立业余秦腔剧团,秦腔逐渐成横山人民最喜爱的剧种之一。

陕北说书

横山区境流传的陕北说书,有悠久的历史,是横山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从事说书的人多是盲人,60年代初有百余人,遍及横山县。建国前,盲艺人走门串户,为群众说平安书,祈福增寿。有的还兼搞“卜卦、算命”等迷信活动。陕北说书形式简单,活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和听众人数的限制,穷乡僻壤都可到,家庭院落,田间地头都可说。陕北说书原来只是一人表演,在右小腿绑三层竹板,左膝上绑一扇小铜钹,右手背戴一串蚂蚱子,配合三弦,弹说带唱。70年代后,陕北说书有新的发展,由单人说唱,变为1~5人联合说唱,乐器也增加板胡、二胡、笛子、四页瓦、小锣、小鼓、小钹。演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17]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在横山城乡流行很广,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分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种,包括小调、信天游、劳动号子、风俗歌、秧歌等。内容以爱情为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争取婚姻自主,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与解放后人民民主幸福生活的赞颂。它的特点是纯朴优美、活泼、上口,歌词信口而出,“游天”而唱。

名优特产

横山区境内土特产品有横山羊肉、大明绿豆、横山白绒山羊、横山香谷米、横山洋芋等10多个品种。[18]

横山羊肉

横山羊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被誉为“肉中之人参”。201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明绿豆

大明绿豆籽粒外观浅绿光亮,颗粒大,富含淀粉、脂肪、纤维素、钙、磷、铁和维生素等,被誉为粮食中的绿绝珍珠。其味甘性凉,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肿利水、明目降压功效。是主要出口创汇名特优产品。200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横山白绒山羊

横山白绒山羊产绒量高,绒纤维细长、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净绒率在56%以上,产重率在105%以上。饲养特点是耐粗饲,耐寒冷,抗风沙、抗病力强。

风景名胜

横山区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秦昭王长城、明长城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景点

风景名胜一览表
简介图片
秦昭王长城遗址秦昭王长城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位于横山县波罗镇、横山镇、赵石畔镇、塔湾镇。战国时修筑,秦汉时曾增修、沿用。境内呈西南至东北向分布,墙体底宽3.4米~12.3米、高0.8米~1. 6米,顶宽1米~2.8米,夯层厚7厘米~16厘米,全长约85公里。长城沿线断续于地表,保存较差。[19]

波罗古堡波罗古堡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的无定河南岸,始建于隋朝,历经1400多年的历史,明正统十年(1445)建成,万历六年(1578)重修。建筑布局大体为,东门凝紫、南门重光、大西门凤翥、小西门通顺,城内有一条长400米、宽8米的主街,内有玉帝楼、三官楼和两座木石钟楼等建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20]

响铃塔响铃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保单位,位于横山区塔湾镇杨小川村。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年),历经八百余年的历史。塔共计十一层(传说是十二层),残高27米,底周长24米,塔体外观呈八边形,内部空心由木棒支撑,一到三层由石版砌成,四到十一层由红褐色的砖垒砌而成。至今保留的较为完整。[21]

肖崖革命旧址肖崖革命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横山县城南102公里处的魏家楼乡肖崖村。旧址由四孔土窑接石头面组成的独院。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工作人员,于8月4日至8月8日在此工作、生活了四昼夜。[22][23]

五龙山庙五龙山庙位于五龙山乡。五龙山的延伸部分,兀立黑木头川中,高约70米,山势雄伟,风景秀丽,法云寺即建其上,是远近闻名的古寺。法云寺始建于唐代,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时陆续扩建。主要建筑有释迦佛殿、青云台、无量祖师殿等。1984年横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横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7年公布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方位保护单位待批。[24]

野猫山庙野猫山庙,又称灵应寺,位于横山县韩岔乡野猫山村东的大山峁上。占地3000多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东西为沟,南北约2.5公里的长峁。寺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大清乾隆二十年、三十八年,道光年间进行扩建和维修。现庙宇由祖师、娘娘、灵官、龙王、山神、土地、奎星爷、文昌等庙建筑组成。祖师庙、娘娘庙为主体建筑,内为拱洞式,顶为竭山式,面宽分别为8.45米,进深分别4.4米和4.25米,卷棚为竭山勾搭式瓦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庙内局部建筑及所有神像被破坏,八十年代逐渐修葺复原。[25][26]

著名人物

鲁贲1912~1940)原名鲁学曾,字如愚,横山镇柴兴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 牺牲。

吴生秀(1910~1985),陕西省怀远(今横山)县殿市镇李继迁寨吴岔村人。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候补代表。

张东皎(1903~1932),原名长发,字伯英,陕北红军领导人,革命烈士,横山县高镇张家坬村人。

韩起祥(1915~1989),陕北说书演员,民间曲艺家,陕西横山县人。作品中100多部传统书、170种民歌小调、572部(篇)260万字新书词被录音、记载、印刷出版。1989年8月6日在延安病逝。[27]

所获荣誉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