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

由网友(命由我丶不由天)分享简介:骨髓象即骨髓粗胞教查抄。按照有核粗胞所占的比率把骨髓删熟水平分红等级,去反应骨髓造血的活跃水平。正在与材、制片以及染色杰出的环境下,一般骨髓的删熟水平大多形容为“骨髓删糊口跃”。某些血虚时骨髓代偿删熟威力杰出,则会体现为“删熟较着活跃”,要是造血功效升高则骨髓“删熟减高”或者“极端减高”,而发熟黑血病时,骨髓删熟“较着活跃”...

MA骨髓象

骨髓象即骨髓细胞学检查。根据有核细胞所占的比例把骨髓增生程度分成等级,来反映骨髓造血的活跃程度。在取材、制片和染色良好的情况下,正常骨髓的增生程度大多描述为“骨髓增生活跃”。某些贫血时骨髓代偿增生能力良好,则会表现为“增生明显活跃”,如果造血功能降低则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而发生白血病时,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中文名

骨髓象

释义

骨髓细胞学检查

相关学科

医学

外文名

myelogram

词性

名词

概述

骨髓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表现出的征象。其中包括各系统血细胞、网状细胞、内皮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组织嗜酸细胞、脂肪细胞、脂肪小珠及骨髓内成分等。而传统的检查法,把骨髓象集中在骨髓细胞及其他细胞的形态学分类和数量及其质量的变化上。从而分为正常骨髓象、各种血液病的骨髓象等。[1]

正常范围

骨髓液中红细胞约占45~54%;有核细胞约占4~6%;血浆约占39~48.5%;脂肪约占0.5~3%。其中有核细胞总数为10~100×10/L(10 000~100 000/mm)巨核细胞,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等各有其一定比例范围。[2]

采集部位

采血液部位以髂脊、脊椎棘突、胸骨体等处为宜。

临床意义

检查骨髓象对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及某些全身疾病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