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病(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由网友(街角、独自捡幸福)分享简介:疖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者汗腺侵进所惹起的双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传染,1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四周组织的炎症,局部造成炎性浸润结节。双个者称为疖,重复高发者称作疖病。病发季候原病常见于燥热季候,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磨擦的部位为常见,多见于养分没有良的小儿或者糖尿病患者。最后为取毛囊1致的炎性丘...

颅内感染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脓肿

疖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局部形成炎性浸润结节。单个者称为疖,反复多发者称做疖病。

发病季节

本病多见于炎热季节,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患者。最初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丘疹,渐渐增大成为粉红或暗红色浸润 结节,具疼痛和触痛。经2一3天后 结节化脓坏死变软,形成脓疡,中央有波动,并有脓栓,破溃后形成一个火山口状孔洞,不时有胜波溢出.当脓栓和坏死组织排出后,疼痛顿减,炎症红肿逐渐消退,约1一2月愈合,局部残留疤痕。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体质弱者甚至可引起脓毒血症或 败血症。轻者可不破溃,炎症硬结逐渐吸收消退。本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易发生于预、面、 头皮、腋窝及臀部等处。发生于面部者,尤其在鼻附近的疖易引起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或 败血症。

症状

1.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结,呈圆锥型。

2.炎症继续发展, 结节增大,疼痛加剧。

3.数日后 结节中央组织坏死,溶解形成 脓肿,硬结变软,疼痛减轻,中央脓头大多自行破溃,排出 脓液,炎症消退痊愈。

4.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若发生于血流丰富的部位,全身 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症状。

5.面部 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检查

疖肿无全身症状者无需常规检查。 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诊断依据

1.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 2. 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3.面部 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局部于未成熟破溃时外敷鱼石脂软膏,已化脓尤其波动明显者可切开排脓,对溃破创口或切开切口则用,凡士林纱布引流;局部还可施行物理疗法。面部 疖肿切忌挤压,应早期应用大量 抗菌素。对反复多发长期不愈的疖病可应用自血疗法或注射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苗。

中药治疗

【证见】 局部红、肿、热、痛;可伴有恶寒,发热,疲乏,全身不适,烦躁, 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

【方药】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各15克,栀子、连翘、赤芍各12克,白花蛇舌革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暑天夹湿者,加滑石30克、车前草15克。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热毒较重者,可加黄芩12克、黄连9克。

2.中成药

(1)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

(4)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5)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湿热型

【证见】 疖多发或反复发作;可伴有疲乏倦怠,胃纳欠佳, 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 祛风 清热利湿。

【方药】

1.主方防风通圣散(刘完素《宣明论方》)加减

处方:防风、荆芥、桔梗各9克,连翘、金银花各15克,白术、白芍、当归、栀子、黄芩各12克,滑石、鱼腥草各30克,麻黄、川芎各6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去当归、白术,加大黄12克(后下),芒硝12克(冲)。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5克,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如原患有 消渴病等,应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2.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