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义华(中国内地男编剧)

由网友(願得一人心)分享简介:方义华,湖北蕲秋人。一九七九年结业于北京影戏教院编剧学习班。历任安徽影戏制片厂副厂少,安徽省影协副主席。七零 年月起头揭晓做品。著有影戏文教脚本《玉轮湾的啼声》(互助)、《玉轮湾的风浪》、《鬼妹》、《狐缘》、《家母亲》,电望剧脚本《喜从天升》、《行路难》、《设置装备摆设者》、《运气》等。二零二一年八月六日,获第三零届华鼎惩中国...

方义华

方义华,湖北蕲春人。197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编剧进修班。历任安徽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安徽省影协副主席。70 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电影文学剧本《月亮湾的笑声》(合作)、《月亮湾的风波》、《鬼妹》、《狐缘》、《野妈妈》,电视剧剧本《喜从天降》、《行路难》、《建设者》、《命运》等。

2021年8月6日,获第30届华鼎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电影编剧奖。[1]

中文名

方义华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北蕲春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

个人经历

  说起电影《焦裕禄》,可能没有谁不知道。至今,说起这部影片的“出炉”,编剧方义华依然感慨良多。  方义华出生在天长。由于作为知青在农村生活了几年,这段经历对方义华第一部电影处女作——《月亮湾的笑声》的诞生有很大影响。在80年代初期,这部电影刚一问世,便凭着一波三折的剧情和演员们的成功表演,引来如潮好评。随后几年,方义华又创作了《月亮湾的风波》、《赵百万梦幻曲》、《彩月和她的情人》等多部喜剧,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另一部电视剧的成功使方义华从喜剧创作走上了带有纪实性质的主旋律影视创作。  1988年,凭着一个作家对生活的敏感和对基层的关心,方义华自费来到小岗村和其它一些较早实行农业大包干的地方,经过实地采访,他写出了6集电视剧《命运》。这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电视剧播出后,在引起观众兴趣的同时,也引起了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兴趣,他们邀请方义华为他们写有关焦裕禄题材的电影。方义华接到任务后,为全心投入创作,立即放下当时快要完工的一部电视剧,赶赴焦裕禄曾经的工作地兰考县进行采访。在历时半个多月的采访中,方义华凭着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几乎找到了所有曾和焦裕禄接触过的人。方义华说,越深入采访,我越是为焦裕禄伟大的人格所感动。可能也正由于这种出自内心的感动,回到家后,方义华用了11天时间就完成了10万字的剧本。“一个好剧本是电影成功的一半甚至更多”,果然《焦裕禄》拍成后,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看《焦裕禄》的热潮。  过去这些年里,方义华写出了《野妈妈》、《沂蒙山人》和《军嫂》等十几部影片,《行路难》、《建设者》和《天下文章》等几十部电视剧,其中不少影片和电视剧还获得了大奖。对此,方义华却认为,最值得自豪的还是他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放映,观众都能接受。至于原因,方义华说:“这可能是因为在我的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真正能够反映民心、民意的真情,而不是仅能适应某个特殊时代的‘应景文学’。”

2021年8月6日,获第30届华鼎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电影编剧奖。[1][2]

2022年1月5日,方义华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3]

主要作品

制作过的电影  1. 四喜临门 (1997) .... 编剧  2. 月亮湾的风波 (1984) .... 编剧  3. 鬼妹 (1985) .... 编剧  4. 野妈妈 (1985) .... 编剧  5. 彩月和她的情人 .... 编剧  6. 狐缘 (1986) .... 编剧  7. 军嫂 (1996) .... 编剧  8. 金鸳鸯 (1988) .... 编剧  9. 山野绝唱 (1992) .... 编剧  10. 月亮湾的笑声 (1981) .... 编剧  11. 沂蒙山人 (1992) .... 编剧  12. 赵百万梦幻曲 (1991) .... 编剧  13. 野妈妈 (1985) .... 制片主任  14. 风雨上海滩 (2003) .... 编剧

艺术特点

方义华说自己的影片基本上是纪实风格的主旋律作品,旨在为民鼓与呼,叙述真实的人物,讲述真实的故事,再现真实的历史氛围,用自己的笔去反映火热的生活,歌颂伟大的时代和人民,他常常被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动。如他笔下的焦裕禄不仅是一个好干部,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父亲和丈夫。方义华说:“你创作一部影视作品,首先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当中去,首先要被自己笔下的人物感动。如果连自己都没有感动,就别指望去感动别人。”方义华近期正在准备写一部反映安徽“洋灰陈”故事的影片,这位出身于李鸿章“淮军”中的人物是中国水泥业的创始人,作家想借他的创业经历表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因为有过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方义华写起农村题材的作品来得心应手。《月亮湾的笑声》是他从我省金海涛的一篇题为《登报》的小说中得到启发,构思出一部具有浓烈喜剧色彩的电影作品。剧本写成后,峨眉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两家还为争夺剧本打了一场官司。在方义华的这部处女作影片中,处处透露着为老百姓说话的意愿,在全国公映后很快引起了轰动。  为了写好《焦裕禄》,方义华甚至放弃了当时手头一部重头作品的修改工作,不辞辛苦,两下兰考,采访了焦裕禄的妻子、儿女、当年焦的老部下、老县长等人,获得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素材。回来后,以一天8000字的速度,一气呵成。他自己的感受是,在采访中得到的印象和剧本传递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焦裕禄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全国公映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许多人边看边流泪,电影院里已很多年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了。《焦裕禄》的拷贝数也打破了中国解放以来拷贝发行的最高纪录。

影响

方义华能够成为一名编剧是他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他下过放,当过兵,还做过记者,却毫无思想准备地在领导的“命令”之下创作了两部电影文学剧本,一部叫《茶乡春晓》,一部叫《司令员的女儿》。他没有想到,这两部作品竟然成为自己“打入”电影界的“法宝”——他拿着作品去向王冠亚先生请教,得到了王冠亚先生的肯定后又被当时安徽电影制片厂一位负责人看到,于是很快,方义华接到了安影厂要调他的通知。就这么着,他成了一名正式的电影人。  除了在安影担任过厂长,方义华还曾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先后参与编剧、执导过的影视剧有《月亮湾的笑声》、《野妈妈》、《鬼妹》、《狐缘》、《金鸳鸯》、《狐女婴宁》、《狐侠红玉》、《琴痴宦娘》、《焦裕禄》、《沂蒙山人》、《山野绝唱》、《军嫂》、《四喜临门》、《大禹的传人》、《荔枝红了》、《千秋家国梦》、《不再流泪的女人》、《命运》、《行路难》等大量作品,其中,不乏荣获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等众多奖项。而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方义华自己最钟爱,也是社会反响最强烈的,一部是喜剧影片《月亮湾的笑声》,一部是传记影片《焦裕禄》。

荣誉记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