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历术语)

由网友(弹猫的吉他)分享简介:低级办理职员工商办理硕士(英语: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EMBA)是1种具备教位的退职训练,旨正在造就具备低度政事艳养、义务心以及事业品德的中、低层办理者,有别于MBA。天下工商办理硕士(MBA)教诲引导委员会官网于二零一六年四月发文化确划定,自二零一七年...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英语: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EMBA)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旨在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养、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中、高层管理者,有别于MBA。

招生 2021年非全日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 招生通知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于2016年4月发文明确规定,自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纳入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划定统一专业学位分数线招生。

中文名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包括

基础课程、战略课程等

简称

EMBA

外文名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同类教育

MBA及各类研修等

纳入考试时间

2017年[1]

设立背景

EMBA最早诞生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它设立的目的就是为高级管理人员服务的。EMBA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MBA,或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通常称为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在中国,读EMBA业已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拓展建立高端人脉关系的便捷之路。虽然上课时间相对短暂,但EMBA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在读的EMBA学员,他们都是自掏腰包,但均表示没有把学费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是更看重商学院的品牌。

学科发展

在美国,读EMBA学员来自各类公司,如制造部门、金融部门、贸易部门、政府部门,加拿大读EMBA的学员来自政府部门的较多。他们的平均入学年龄为38岁,96%的人取得大学学士学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经验,年收入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项目开设国际经营、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课程。还有10%的项目,学校会组织学生就某一国际问题专门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有些学院设立知名人士系列讲座,请成功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给学员演讲并和学员交流。在国外,继续深造被看成是一项投资,读EMBA的学员希望两年几万美金的投资,学成之后能够得到回报应该是不成问题。具有EMBA学习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各学校学费标准差别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学费为11000美金,著名的学校学费高达25000美元。

中国发展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推出香港首个EMBA课程,是亚洲首创EMBA课程的高校[2]。1999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内地大学中第一个创办了EMBA项目。[3]2002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各院校开始陆续招生。中国EMBA教育采用EMBA市场化运作模式,国家赋予培养院校招生、录取和培养方式上较大的自主权,使EMBA教育基本上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接轨。经过多年的运作,中国EMBA教育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断探索创新,经历了初创、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EMBA从诞生以来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孕育了比较丰富的、先进的管理思想,精辟分析的理念,特别是引领了新的市场价值不断凸显。EMBA的同学已经遍布全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精英骨干的作用。这是中国EMBA发展的现状,也是中国EMBA取得的骄人成绩,并且中国的EMBA还在以60%的增长率吸收更大的社会中坚力量的加入。EMBA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建立,也顺应了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2016年4月1日在显要位置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

教育部的这一《规范意见》对工商管理硕士的招生纪律、合理定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新规明确要求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将纳入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由教育部统一划线、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组织EMBA招生考试。[4]

学科特点

(1)EMBA的意思很明确,就是EMBA教学非常注重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通常EMBA学员都是边工作边读书,在校时间很短,讲授的内容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学员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和背景知识,因此他们使用的教学案例较少,但讨论的范围要广的多,对教师的挑战性也更强。美国商学院EMBA注重案例教学,强调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模拟教学。如哈佛商学院用于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管理的费用就高达1000万美元之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2)EMBA什么意思都不可代表,最强调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课堂不定期邀请国际和国内知名公司CEO及卓越的工商界高管与学员进行交流和对话。这使课堂内容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让学员有机会接触商界领袖,从而了解其机构情况,商业经验、管理风格以及所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经验。

(4)联合办学与异地办学渐成趋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办了联合办学的EMBA项目,反映出各院校对EMBA创办之路的共同认识。

(5)中国很多商学院在为EMBA进行课程设置时都进行了移动课堂的计划。所谓“移动课堂”也就是每个班在上课期间会到外地学习一次或几次。在上课之余,安排学员对当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考察活动,开拓学员眼界,提升其管理水平。

(6)专业化办学。一些商学院在综合性EMBA的基础上,尝试具有针对性的行业细分,更加贴近不同学员的需求。这些专业管理课程,由于其对行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立志在行业内发展的专业认识来说,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培养目标

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每月利用周四至周日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EMBA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养、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高层管理者,使他们通过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决策方法,深入了解国内外企业的商业模式,具备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决策、领导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和知识。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2002]64号文,EMBA研究生毕业后将授予国家承认的EMBA硕士学位。

招生事宜

具有大学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后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应有4年或4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

招生方法

EMBA报名申请流程[5]

申请人必须提交完备的申请材料(含报名申请表及相关证明,两位专家或者单位主管的推荐信,以及一篇结合本企业情况探讨企业管理问题的自命题的论文,学员在报考时应提供其所在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以利院校清楚地了解学员的职位阶次和管理权限)。招生院校组成考试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和考试,择优录取。

EMBA入学考试方式实行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笔试和面试均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

学科设置

实行学分制,学习期限不少于18个月,学习课程不少于16门,其中必修课与核心课程不少于8门。课内总学时不少于500,课外总学时不少于1000,课程学分不少于32。

课程设置

主要内容

强调整合性和决策导向性,强调密切联系实际和面向国际竞争环境。借鉴国外和境外大学EMBA项目的课程设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EMBA课程分为必修课、核心课和选修课。EMBA课程主要有战略成本管理、谈判与冲突管理、商务模式创新、运作管理、营销战略与管理、CEO财务分析、企业竞争战略、领导力与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资本市场与资本运作、公司战略与变革、市场营销与管理、管理实战沙盘、商务英语、管理决策经济学、宏观经理理论与实践、商务沟通等。

必修课

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

可作为核心课程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公司理财、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学等。

选修课

主要课程有: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创新与变革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研究方法、管理沟通与谈判、商业伦理、领导学、危机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与经营决策、项目投资与融资决策、风险管理、电子商务、商法、国际金融、企业政策、公司治理、环境管理、现代科技知识、公共政策等。

同时,各学校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门课程作为预修课。

具体的课程计划由各个学校根据该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来制定。EMBA的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管理实践的专题研究报告、案例研究等。

试点单位

西北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海运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暨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大学

山东大学

中南大学

校友活动

众所周知,EMBA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知识,而且因可以融入高端圈子而吸引了不少企业家加入,各个EMBA院校的emba校友活动都有所区别,主要的校友活动有商旅活动、戈壁挑战赛、、马术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联谊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搭建了健康的校友交流平台,而且在促进校友间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有着很好的作用。

世界名校

世界知名的EMBA商学院

全球设置有EMBA学位的学校为数众多,其中又以美国各大学开设的课程居多,以下列出部分评价较佳的知名学校:

北美地区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哈佛大学商学院(Havard Business School)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Standford University GSB)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GSB)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Dartmouth College, Tuck School of Business)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ss Business school)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Duke University,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弗吉尼亚大学达登商学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康奈尔大学Johnson管理学院(Cornell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 Johnson school)

北卡罗莱纳大学凯南商学院(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Kenan-Flagler Business School)

卡内基美隆大学泰伯商学院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

欧洲地区

英国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LBS)

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西班牙企业商学院(Instituto de Empresa)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University of Cambridge, Judge School of Business)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高等商学院(Universidad de Navarra, IESE)

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

英国牛津大学扎伊尔德商学院(University of Oxford, Saïd Business School)

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西班牙高等管理学院(ESADE)

比利时列日大学管理学院 (University of Liege)

法国巴黎高等商业学院(ISC Paris)[6]

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 Rzeszow

法国ISTEC高等商学院(高等科学技术与经济商业学院ISTEC Paris: Institut Supérieur des Sciences, Techniques et Economie Commerciales)

亚太地区

澳大利亚管理学院(Australian GSM)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Nanyang Nusiness School 简称 NBS)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学院(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 (College of Business)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长江商学院(CKGSB)

泰山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南开大学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

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管院

全球排名

1.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2.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3.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4. 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

5.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6.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

8.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9.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

10.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麦库姆斯商学院

招生院校

2002国内首批EMBA院校名单(30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7]暨南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年第二批EMBA院校名单(32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辽宁大学 西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兰州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广西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山东大学 东华大学 东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其他(2所):

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

合作办学

香港科技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EMBA课程(七登全球榜首)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金融财务EMBA(金融时报排名前3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国际EMBA

清华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EMBA[8]

复旦大学-台湾大学EMBA[9]

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西北大学-[5]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

荷兰社会科学研究院

南洋理工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美国芝加哥大学-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康奈尔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

史密斯商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

德克萨斯阿灵顿商学院

发展情况

商学院的发展可能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个是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是国际化的挑战。因此这个相关的商学院的院长就表示说,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体系模式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当中都是在于如何更好的体现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三个主题,所以在未来的这个商学院的课堂内容当中,大家会更多的把学生拉到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一些现场的、互动的,包括课程的整合和改革上来,启发学员思考和碰撞。

发展趋势

趋势一:联合办学 席卷全球。

不同国家商学院联合举办的EMBA项目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中外合办EMBA项目时,中国商学院将争取扮演更大角色。

趋势二:招生规模 高速递增

EMBA招生规模在全球稳定增长,在中国则增长迅猛;EMBA报考者渐趋年轻化;商学院放宽招生条件以刺激招生规模,凸显出招生和教学的质量问题。

趋势三:生源结构 兼收并蓄

生源结构国际化、职业多元化、女性学员增多;中国成为生源拓展的热土。

趋势四:师资力量 海纳百川

商学院日益重视兼具深厚的学术和实践功底的教授;打造国际化的教授队伍。

趋势五:学费价位 水涨船高

趋势六:课程形式 异彩纷呈

商学院自办的EMBA项目 ,运用多种课程形式;跨国合办的EMBA项目,日益重视本地化课程和行业性课程。

趋势七:案例研究 立足本土

许多EMBA项目纷纷“抛弃”哈佛案例,中国EMBA项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案例。

趋势八:E-Learning 正成潜流

越来越多的EMBA项目采用电子化学习(E-Learning)的技术和授课方式,不过,它只是面授方式的辅助手段,还不能成为主要方式。

趋势九:服务学员 做好细节

趋势十:校政企合作 三管齐下

在西方,私立商学院的EMBA项目,比公立商学院发展得更好;中国则不同,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帮助,EMBA项目的发展才更好。

目前状态

2014年7月底,中央下发了一个通知就是,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被明确列为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这引发领导干部退学EMBA风潮。

不但严禁领导干部参与EMBA这一类高收费项目,而且是要求已经参加的要立即退出。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向时代周报的记者就介绍过,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禁读令对所有的院校或多或少都有影响,这主要看每个学校的招生结构,如果是以官员和国企高官为主的这种院校,它的影响招生人数可能会在2014年要降到60%-80%。

招生寒潮

2014年12月3日消息,多所院校EMBA招生遭遇寒潮,生源降幅最多达8成。

2014年几乎所有的EMBA商学院在招生当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冷,尤其是部分以官员和国企高管为招生对象的院校,2014年秋季班的招生人数会有大的调整。

实际上各个高校并没有准备关停相关的专业,EMBA一直是院校收费最高的项目,也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所以这样一个面向市场的教育,大家会觉得市场发生了变化,生源自然也会变化,所以大家会觉得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一些调整,适应这种市场化的需求。

相关学科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与一般的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应用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MBA是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学位。进入MBA学习一般必须有第一学位的要求,只有及个别具有丰富职业经历的人可以例外。EMBA,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的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其实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没有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在国外,你要选择就读MBA需参加GMAT入学考试。但就读EMBA只有71%的学校要求GMAT成绩。但这并不是说明,EMBA入学非常容易,学校更看中的是学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专家的推荐信和面试的结果。就读EMBA的学生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定位有所差别。由于MBA入学考试需要考外语、数学,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设置了一定的门槛。

国内MBA正出现低龄化的现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学毕业3年左右、应试能力强的年轻人。而EMBA的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门槛大为降低。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国家也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在教学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MBA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EMBA则更注重在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结合,因此更适合正在商场实战的高层管理者。

招生改革

2016年,教育部做出规定,自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将纳入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由教育部统一划线、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并且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组织EMBA招考。[10]

相关评论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2016年4月在显要位置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按照要求,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将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由教育部统一划线、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

这一动作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地震”。虽然各高校表示目前并未收到红头文件,但这样的整顿应是真实存在的。作为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我国EMBA经过十多年发展正在出现某种异化。有的EMBA班成了“老总俱乐部”,沦为一些人拓展建立高端人脉关系的便捷之路。读EMBA甚至也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且,完全自由的自主招生政策,使培养学校存在考试审核不严格、招生标准不统一、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花钱买学位”等现象并不鲜见。此次整治,剑指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但也要看到,既然EMBA遵循的是市场化运作逻辑,那么对其教育质量的保障,是靠政府出手整治,还是市场优胜劣汰,就很值得商榷。我国的高校教育,包括学位教育存在弊病,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如何改革,方向在哪里,需要更多的探索。因此,把完全市场化运作的EMBA纳入全国统考,效果并不见得会好。要看到,一些企业家,或因年龄偏大或因知识遗忘,通过联考笔试的可能性较小,而这些人,往往正是EMBA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潜在的最有需要的教育对象。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基于EMBA强烈的实践性,并没有统考的安排。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招生原则,招生相对灵活,更看重的是学生丰富的工作经历。所以,担忧EMBA品质是正确的,但能否通过全国统考解决让人生疑。

因此,笔者认为不妨放开EMBA这个窗口,让它在市场的探索中去闯出一条学位教育的新路。当然,既然其受教育者主要是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他们的求学成就,更应该通过市场化的薪酬去得到体现。相关部门所要做的,只是抽出国家授予的学位,改由各商学院自行颁发即可。学位能否得到认可,商学院能否得到认可,也同样由市场来检验。如此或许可以为高校教育改革、学位教育改革贡献另一种思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