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由网友(生性凉薄)分享简介:杨华怯(一九六一年一月一二日-),男,沉庆人,一九八二年结业于华中科技大教,流体传动取节制范畴博野,一九八八年获英国巴斯大教专士教位。现任浙大流体能源取电机体系国度重心试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教会流体传动及节制分会副主任,中国国民政事协商集会第104届天下委员会常务委员。[一]正在电液节制根蒂根基实践,根蒂根基元件以及体系,和...

杨华勇(1961年1月12日-),男,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1988年获英国巴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及控制分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

两会受权发布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简历

在电液控制基础理论,基础元件和系统,以及盾构和电梯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形成了“理论-元件-系统-装备-应用”完整的技术路线,对我国机电液装备的自主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出版专著3本,发表SCI论文52篇、EI论文131篇。授权发明专利12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

中文名

杨华勇

代表作品

汽车电液技术、液压电梯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出生日期

1961年1月12日

出生地

重庆市

毕业院校

英国巴斯大学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2013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
201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1)

研究领域

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

现担任

浙大国家电液控制工程中心主任

人物履历

1961年1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

1978年 ~ 1982年华中工学院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 学士学位;

1982年 ~ 1984年西南农业大学农机工程系 ;

1984年 ~ 1986年英国巴斯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 硕士学位;

1986年 ~ 1988年英国巴斯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 博士学位;

1989年 ~ 1991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

1991年 ~ 1991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1991年 ~ 1996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 ;

1993年 ~ 1997年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 出版《液压电梯》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年 ~ 2001年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浙江大学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5年荣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1年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出版《汽车电液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13年 出版《土压平衡盾构电液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

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2018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 ~ 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电液控制基础理论、基础元件和系统、以及盾构和电梯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系列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电液元件和系统的创新研究、机电装备的电液智能与节能控制等。

荣誉成果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发明一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二等奖1项(排名第3)。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5年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199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1层次;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养计划”;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获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获人事部“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07年、2012年分别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

出版专著3本,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杂志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2篇,EI收录论文191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超过100项。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杨华勇突破了盾构压力稳定性控制、载荷顺应性设计和姿态预测性纠偏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克了掘进过程失稳、失效、失准三大国际难题,研发出土压、泥水和复合三大类盾构系列产品;攻克液压电梯速度与位置精确控制、势能高效回收关键技术难题;提出新型平衡阀设计新方法,研制了样机并实现了工程应用 [4] 。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9月,杨华勇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杂志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EI收录论文230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2项 。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9月,杨华勇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50项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2012年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9]
2005年流体振动流量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其产品的系列化开发省部级一等奖
2003年电液比例节能型电梯液压速度控制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学术兼职

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梯协会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常务理事;《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3]、《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化学报》、《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杂志编委。

承担项目

作为负责人杨华勇教授承担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其他国防与省部级项目40项,企业委托重大项目30项。

人物评价

杨华勇对中国机电液装备的自主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4]。(中国工程院评)

杨华勇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电液控制理论研究、基础元件和系统开发,以及盾构与液压电梯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等工作,成果得到全面应用的同时,积聚和培养了一支稳定的产学研队伍,形成“理论-元件-系统-装备-应用”链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自主研发的成功之路,为国家建设急需的重大装备生产国产化作出了重要贡献[5]。(浙江大学校友总会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