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云(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由网友(我怕认真给错人i)分享简介:方精云(一九五九年七月二一日-),熟态教野,熟于安徽省怀宁县。传授,研究员,专士熟导师,中国科教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教院动物研究所教术委员会主任,云南京大学黉舍少,中国国民政事协商集会第104届天下委员会常务委员。[一]其首要从事寰球变迁熟态教、熟物多样性以及熟态远感等方面的科研以及讲授事情。[二]中文名方精云国籍中人民族汉族首要...

方精云(1959年7月21日-),生态学家,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 百年云大 永葆初心

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

其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

中文名

方精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博士

性别

职业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出生日期

1959年7月21日

出生地

安徽怀宁

人物简介

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同年考入北京林学院教育部政府派遣出国研究生。现为北京大学生态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院士,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3]

2019年4月23日,聘为云南大学校长。[4]

方精云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SCI刊物7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篇。他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他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植物属-水青冈属(Fagus L.)植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较深入地研究了长江中游湿地50年来的生境变迁及其生态后果。

方精云重视野外调查工作。20多年来,对中国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都曾做过实地考察或定点观测,研究地点涉及我国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海南等25个省区和日本的一些地区。1995年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加拿大高纬度地区的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进行过研究。方精云于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人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1年获宝钢教育奖,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3]

方精云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中任职,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陆地碳观测(TCO)工作组成员、国际学术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Ecosystems”、“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Ecological Research”、“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编委会成员、日本“Tropics”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是国内多个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并为“Science”、“Nature”等20多个国际重要刊物的审稿人。

人物履历

1978.09-1982.07安徽农业大学(原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09-1983.09北京林学院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3.02-1983.07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

1983.10-1986.03日本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生态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6.04-1989.03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生物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9.06-1997.05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任助研、副研、研究员、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2.10-1993.12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千叶大学生物系博士后

1994.11-1997.0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6.02-1996.12加拿大McGill大学生物系访问学者

1997.06-2002.1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委员兼秘书、北大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2 日本筑波大学Follow,并主讲生物系研究生课程“陆地生物群区的结构和功能”(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errestrial biomes)

2002.07-2002.10日本筑波大学Follow

2002-2017北京大学生态学系主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11 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2006年6月当选为学部常委;

2007.06起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7.10-2008.02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访问学者

2008年6月再次当选为学部常委,并当选为中科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2012.1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生态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观测站站长、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2010.08-2016.07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2010年起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中科院植物所学术所长

2019年4月23日,聘任云南大学校长。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方精云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5]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方精云当选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6]

2019年4月,拟聘任为云南大学校长。[7]

2019年4月23日,云南省委在云南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任职决定。省委决定:聘请中科院院士方精云任云南大学校长。[8]

主要学历

1978.09-1982.07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

1982.09-1983.09 北京林学院,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3.02-1983.07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

1983.10-1986.03 日本信州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6.04-1989.03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以及遥感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重视室内分析研究的同时,十分强调野外观测和数据采集工作。近30年来,对我国西藏、青海、新疆、东北、海南等25个省区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行过实地考察或定点观测。1995年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高纬地区的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进行过研究。在国内最早系统地开展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需要之中。2009年,受中国科学院学部委托,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算,并为我国相关的国际气候谈判政策提出了建议。此后,作为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受聘的12位成员之一,对联合国IPCC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其主要科研成果归纳如下:

(1) 系统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作物、灌丛以及土壤)碳储量及植被生产力,发展了陆地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分析了我国陆地植被二氧化碳的源汇功能及其动态变化。

(2) 应用遥感(NOAA/AVHRR NDVI),结合气候、植被等数据以及生态模型等,系统研究了我国近20年来植被动态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成因。

(3) 采用统一的方法和规程对我国主要山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已完成60余座山地的野外调查工作,初步发现了我国植物多样性的某些地理分布规律。

(4) 采用统一调查方法和规程,对我国北方草地(青藏高原、内蒙、新疆等)的碳氮储量分布、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以及主要优势种的生态属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为我国及全球草地碳循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5) 对我国及全球主要国家自1850年以来化石燃料CO2排放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未来的CO2排放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全球减排方案进行了评估,从而为国家制定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参考。

(6) 建立了目前最为全面、系统的我国木本植物分布数据库,分析了我国木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版了“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对我国的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的划分原则和划分依据,据此提出了我国东部植被带划分的一个新方案。

(7)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游湖泊的分布、变化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可能影响,尤其对洞庭湖和江汉平原的湖泊变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8) 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水青冈属(Fagus L.)不同尺度的生态学特性(如生态解剖学、群落多样性、生物地理格局)及其地理分异。

(9) 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考,采集了大量动植物和环境数据,对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观测发现在寒冷的冬季,北极冻土有CO2放出的现象。

学术任职

2010.11-: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机构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IIAS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2010-2011: Member, IPCC Review Committee of the InterAcademy Council (IAC)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IPCC评估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

2008-: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2007.1-: 全球陆地观测系统陆地碳观测工作组成员[member, Terrestrial Carbon Observations panel (TCO)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 (GTOS)].

2006-:“全球山地生物多样性评价”(Global Mountain Biodiversity Assessment)工作组成员等2012-: 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1.10-2003: SCOPE与IGBP全球碳问题快速评估计划(RAP Carbon Project)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

国内任职

202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生态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0]

2018-: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8-: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6-: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

2016-: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召集人

2015-: 《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主编

2014-: 国家统计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专家咨询组成员

2013-: 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2011-2030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0-: 北京大学理学部委员、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

2008-: 其间,任多个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委员,如: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

中科院植物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生态实验站”学术委员会主任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8-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终审)成员、生命科学部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7-2011: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5.11-: 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2006.06-: 当选为生命学部常委,2008年连任学部常委,并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2年连任中科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2017年再次当选为生命学部常委。

2004-2008: 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全国委员

1999-2008: 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9]

社会工作

2018-: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6-: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

2016-: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201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召集人

2015-: 《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主编

2014-: 国家统计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专家咨询组成员

2013-: 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2011-2030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3.02-: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12.12-: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2010-)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7-201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2011)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2006-2012)

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成员(2008-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2011)[9]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2010年11月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机构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IIAS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2010年—2011年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IPCC评估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Member, IPCC Review Committee of the InterAcademy Council (IAC)
2007年1月全球陆地观测系统陆地碳观测工作组成员member, Terrestrial Carbon Observations panel (TCO)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 (GTOS)
2001年10月—2003年SCOPE与IGBP全球碳问题快速评估计划(RAP Carbon Project)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内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2019年云南大学校长[11]
2018年《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8年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生命学部常委
2016年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

201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2015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召集人

2015年

《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主编

2014年国家统计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专家咨询组成员
2013年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3年02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12]
2012年12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0年北京大学理学部委员、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

2008年—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终审)成员、生命科学部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年—201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成员
2008年—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8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7年—2011年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7年—2011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6年—2012年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

2004年—2008年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全国委员
1999年—2008年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生态实验站”学术委员会主任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杂志任职

国际杂志

2002-2006: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美国),Associate Editor

2006-2008: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英国),Associate Editor,Elsevier,UK

2007-2009:Ecological Research(日本),Springer,编委

2008-2010:Ecosystems(美国),Springer,编委

2008-2010:BMC Ecology,Editorial Board,BioMed Central(英国)

2002-2009:Tropics(日本),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2014-: “Ecography”,Associate Editor

2016-现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Associate Editor[9]

国内杂志

2008年-现在:“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编委

2014-现在:“植物生态学报”主编

此外,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Science》、“知识就是力量”等10多个国内杂志任编委或副主编。

主要成就

方精云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国际重要刊物的论文90余篇,包括Science论文3篇,Nature 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3篇。曾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及国家科技部野外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

方精云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SCI刊物7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篇。他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他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植物属-水青冈属(Fagus L.)植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较深入地研究了长江中游湿地50年来的生境变迁及其生态后果。

方精云于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人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1年获宝钢教育奖,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

方精云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中任职,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陆地碳观测(TCO)工作组成员、国际学术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Ecosystems》、《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Ecological Research》、《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编委会成员、日本《Tropics》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是国内多个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并为《Science》、《Nature》等20多个国际重要刊物的审稿人。

重要论著

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250 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在美国《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2篇,英国《自然》(Nature)3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3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20篇;向中央政府提交建议书3份。

主要著作

(1) Fang JY, Wang ZH, Tang ZY, 2009. Atlas of Woody Plants in China: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Springer (中国全部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全三卷,共11406种植物,2200余页)

(2) 方精云、赵淑清、唐志尧等著,2006,长江中游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基础,北京:高教出版社, 1-278

(3) 方精云主编,2000,全球生态学,北京-Heidelberg:高教出版社-Springer Verlag联合出版

(4) 戴均虎、丁枚、方精云编著,2001,温室效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孔小宁、方精云著,1996,走进北极,北京:中国工商联出版社

重要报告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书,2010,“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及应对策略建议”,课题组长及第一完成人

(2) 国务院建议书,2009,“关于2009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若干建议”,课题组长及第一完成人

(3) 国务院建议书,2008,“关于改革博士后制度和壮大博士后队伍的建议”,主要负责人之一

【方精云,王少鹏,岳超,朱江玲等,“八国集团”2009意大利峰会减排目标下的全球碳排放情景分析,中国科学(D), 39: 1339-1346】.

Fang JY, Guo ZD, Piao SL, Chen AP. 2007.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 1981-2000. Science in China (D-Earth Science), 50: 1341-1350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200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中国科学(D), 37(6): 804~812】

Fang J. Y., S. L. Piao, J. S. He & W. H. Ma, 2004. Increas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ctivity in China, 1982-19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 47: 229-240【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马文红,2003。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加。中国科学(C辑), 33: 554-565】

方精云,2001。也论我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植物学报,43:522-533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1996,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温室气候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王庚辰等主编),pp 109-128,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方精云,1991,我国森林植被带的生态学分析,生态学报,11:377-387

科研项目

科技部气候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0600),“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2010-2014,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研究项目(31021001),“中国陆地植被的时空格局与生态功能”,2011-2013,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计划(90711002),“我国北方草地碳源/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机制”。2008-2011,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编号:30721140306 ),“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计量与预测”,2007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638039),“我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2007—2010,项目负责人。

人才培养

2011年:指导的博士生(王志恒)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地理学科)

2010年:指导的博士生(杨元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地理学科)

2006年:指导的博士生(朴世龙)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地理学科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9年11月29日

马世骏生态科学成就奖

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19年11月29日

中国生态学学会突出贡献奖

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19年8月12日

2019年度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

第104届美国生态学会

2017年

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北京大学

2012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

2010年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

2009年

野外先进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技部

2008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

200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中国科学院

2001年

宝钢教育奖

宝钢教育基金会

1995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3年—1989年

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奖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专家呼吁

2020年1月22日,中科院院士许智宏、方精云等人联合签名,呼吁改变以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为了利用”的狭隘观念,呼吁野生动物主管及执法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公共安全,尤其是公共健康,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13]

人物影响

设立奖学金

2007年,方精云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后,拿出全部奖金20万元港币设立“生态学奖学金”,鼓励和支持学习优秀或家庭困难而学习刻苦的研究生。

政策影响

2014年,方精云在呈交国务院的咨询报告中,率先提出“草牧业”的概念,得到中央重视并被写进一号文件,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农业政策在全国示范推广。[1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