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喜(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专家)

由网友(伤心又怎样。)分享简介:杨元喜(一九五六年七月-),出熟于江苏泰县,结业于中国科教院丈量取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丈量博野,斗极导航体系副总设计师,中国科教院院士,西安测画研究所研究员,[一]政协第103届天下委员会委员。[二]他首要从事大地丈量研究,研究标的目的为静态大地丈量及丈量数据处置惩罚及量质节制实践,正在丈量抗好预计实践以及自顺应预计实践方面做了体系...

杨元喜(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泰县,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专家,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1]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

研究生院

他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作了系统研究,是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3]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4]2020年,获得2019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5]

中文名

杨元喜

出生地

江苏泰县[1]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民族

汉族

主要荣誉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3]

出生日期

1956年7月[1]

国籍

中国

性别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

职称

教授

人物经历

1980年,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3]

工作经历

1980年起,在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任教。

1990年,担任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副教授。

1992年,担任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教授。

1996年1月-1997年10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Bonn大学做Humboldt研究学者。

现任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3][1]

研究方向

杨元喜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6][3]

主要成就

杨元喜发展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构建了双因子等价权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发展了抗差贝叶斯估计和抗差拟合推估理论。发展了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该理论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动态滤波、抗差滤波等。

杨元喜构建了四种自适应因子和相应的最优自适应因子。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坐标框架点精度分别达到3厘米和3分米,使中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1][4]

出版著作

截至2017年9月,杨元喜共完成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30多篇。[7]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2010年9月

自适应动态导航定位

测绘出版社

2006年12月

自适应动态导航定位

测绘出版社

2003年5月

大地测量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 杨元喜研究员论文选集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3年7月

抗差估计理论及其应用

八一出版社

以上内容来源于:[6][3][1][4]

科研项目

截至2017年9月,杨元喜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科技部863项目及重点研发项目。[7]

学术论文

发表时间论文名称刊载于
2014年自适应参数估计与内外部精度的关系测绘学报
1995年秩亏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原理测绘学报
1992年抗差贝叶斯估计及应用测绘学报
1986年泛函分析在最小二乘平差中的应用测绘学报
以上内容来源于:[3][1][4]

科研奖励

截至2017年9月,杨元喜主持的研究项目中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

人才培养

杨元喜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有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4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获全军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3]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2020年9月18日
2019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中国航天基金会
201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6年7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
1999年

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委员会

---

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以上内容来源于:[6][4][7][5]

社会任职

任期

职务名称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10月11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

中国石油大学海洋地质勘探导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第四委员会秘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陕西省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

---

总参测绘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

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

---

长安大学双聘院士

---

《测绘学报》常务副主编

以上内容来源于:[2][3][1][4][7]

人物评价

杨元喜先后建立了2套较完整的大地测量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引起中国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引用,并在多项国家重大测绘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6]

杨元喜从战士成长为院士,始终以报国强军为己任,一心向党、信念坚定,投身中国急需的卫星导航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导航定位各领域,为中国测绘技术发展和军队战斗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新闻评)[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