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岐(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由网友(把心丟到海しǐ喂鱼ㄦ)分享简介:杨忠岐,男,汉族,一九五二年一月出熟,陕西岐山人,一九七四年一一月到场事情,一九八八年九月插手中国农工平易近主党,研究熟文明水平,理教专士教位,传授。中国农工平易近主党党员担负第102届天下政协委员、中国农工平易近主党第105届中央委员会常务。[一]现任中国国民政事协商集会第103届天下委员会农业以及屯子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科教研究院丛林...

杨忠岐,男,汉族,1952年1月出生,陕西岐山人,1974年11月参加工作,1988年9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研究生文化程度,理学博士学位,教授。

四川频道 人民网 网上的人民日报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1]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参事。[2]

中文名

杨忠岐

毕业院校

西北农学院林学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52年1月

出生地

陕西岐山

性别

民族

汉族

人物履历

1972.04——1974.11 西北农学院林学系造林专业学生

1974.11——1981.10 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教师(期间:1978.04-1979.05在东北林学院进修森林昆虫学;1980.08-1981.09在北京林学院林业部出国人员英语班学习英语)

1981.10——1983.08 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农林动物系进修学习昆虫学

1983.08——1986.03 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教师

1986.03——1990.07 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1986.10-1988.03在美国农业部南方林业试验站、华盛顿市史密森研究院学习、合作研究)

1990.07——1993.03 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教师、副教授

1993.03——1996.02 西北林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处长、教授

1996.02——1999.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正处级)、教授、博导、首席专家

1999.03——2006.07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正处级),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首席专家

2006.07——2006.12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正处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农工党中央委员、中央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北京市委常委、农工党海淀区委主委

2006.12——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驻会)

2015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3]

人物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主持人);国际林联科学成就奖(1995);作为主持人先后获国家林业局(1999)和北京市(2001) 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排名第二)。获首届“刘业经教授基金奖”、首届“蒲蛰龙优秀生物防治工作者奖”; 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称号,是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

2022年3月7日,获得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提名奖。[5]

专著专利

发表科研论文142篇(其中SCI论文32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天敌新种256种。[4]

学术任职

国际林联东北亚森林保护学工作委员会主席,任第五、六届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为国家林业局高级专家组成员、北京昆虫学会副理事长。[4]

两会提案

昆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在今年两会上提案建议,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他介绍,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周礼》载先秦时期就将蚁卵制成酱作为美食食用,现今蝗虫、蝉、蚕蛹等也是不少国人喜爱的佳肴。从世界范围看,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都有食虫的习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3年5月13日就提出倡议,鼓励人们食用昆虫。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饲养增值效率高,饲养过程中无需增温和降温,可减少能耗,帮助应对全球变暖、环境污染造成的粮食问题。且昆虫疾病没有一种会传染到人体和家畜。欧盟在2021年通过立法,将昆虫列入人类食物名录清单。他表示,食用昆虫产业化还需国人克服心理障碍,此前舆论宣传和教育方面极少论及昆虫的有益价值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忽略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