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钦(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网友(万人宠不如一人懂)分享简介:林忠钦,男,汉族,一九五七年一二月六日出熟,浙江省宁波市人,机械工程博野,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诲部科技委进步前辈制造教部主任。曾任上海接通大黉舍少、党委副书忘。[一]林忠钦持久从事薄板产物制造工艺取量质节制技能研究,解决了小样原前提下车身制造量质的评估、妨碍诊疗等要害技能难题。中文名林忠钦国籍中国出诞辰期一九五七年一二月结业...

林忠钦,男,汉族,1957年12月6日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

东岳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

林忠钦长期从事薄板产品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车身制造质量的评价、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难题。

中文名

林忠钦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57年12月

毕业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性别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5年08月—1978年02月,四川宜宾县双龙公社插队知青。

1978年02月—1982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学生。

1982年02月—1983年09月,重庆市429厂助理工程师。

1983年09月—1989年04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1989年04月—1997年08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副系主任;1994年08月—1995年08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08月—2002年01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2002年01月—2004年08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08月—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4年12月—2010年01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0年01月—2017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2017年02月—2023年02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1]

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任免信息

2017年5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选举林忠钦为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林忠钦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

2023年2月,中央批准,林忠钦不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1]

社会任职

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

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造业质量品牌组”组长

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大型民机创新能力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等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担任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上海交大-宝钢汽车板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大-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先进制造技术合作实验室主任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大型民机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心主任

上海市决咨委委员

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4]

科研简介

主要从事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在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薄板产品数字化封样技术、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为我国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在钢铁、汽车、机车、飞机和重大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创新奖、蒋氏科技成就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造业质量品牌组”组长等。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林忠钦教授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等40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本。

获奖荣誉

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先进工作者";

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获蒋氏科技成就奖

2003年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2003年获通用汽车科技成就一等奖

200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

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林忠钦教授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等40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本。

科学意义

林忠钦院士长期从事薄板产品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质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车身制造质量的评价,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提升中国汽车车身制造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了数字化封样技术,有效的缩短了车身的开发周期,提升了开发质量,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

建立了中国的汽车板使用技术,解决了成形窗口的精确预测的难题,提出的稳健设计技术促进了大型复杂覆盖件的设计制造技术进步,为国产汽车板替代进口板和高强度钢板批量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 航天等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