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利库德集团​主席)

由网友(霸者才是王道)分享简介:原俗亮·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一九四九年一零月二一日-),出熟于以色列特推维夫俗法,结业于美国麻省理工教院,以色列政事野、甲士,现任以色列总理,利库德散团主席,专任交际部少、国防部少、卫熟部少、移平易近部少。他是尾位正在以色列开国后出熟的总理,亦因此色列开国以去任期第2少的总理,果以倔强立场应答巴...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1949年10月21日-),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色列政治家、军人,现任以色列总理,利库德集团主席,兼任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卫生部长、移民部长。

他是首位在以色列建国后出生的总理,亦是以色列建国以来任期第二长的总理,因以强硬态度应对巴勒斯坦问题而著名。

中文名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外文名

Benjamin Netanyahu

性别

职务

以色列总理,利库德集团​主席,兼任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卫生部长、移民部长

出生日期

1949年10月21日

所属政党

利库德集团

出生地

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

毕业院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国籍

以色列

民族

犹太人

职业

政治家、军人

人物经历

1949年10月21日,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下简称:内塔尼亚胡)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

1967年—1972年,在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服役,并获得上尉军衔。

1971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

1973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此后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政治学,毕业后返回以色列。

1976年—1988年,在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执委会,先后担任委员、主任。

1982年—1984年,担任以色列驻美国使团副团长。

1984年—1988年,担任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

1988年,当选为利库德集团的议员;同年被选入以色列国会,并在伊扎克·沙米尔的政府中任职。

1988年—1991年,担任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

1991年—1992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府副部长。

1993年,利库德集团成立后首次选举党魁,内塔尼亚胡当选为利库德集团主席。

就任总理

1996年,以色列首次直接选举总理,此时以色列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因此内塔尼亚胡要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所有义务(主要是打击恐怖)作为继续和平过程的条件,他的选举口号是“内塔尼亚胡——要一个安全的和平”,他还雇佣美国右翼政治组织者来组织他的大选。同年5月29日,在以色列大选中获胜,当选为以色列第二十七届政府总理。

1998年,兼任以色列外交部长。

1999年1月,再次蝉联利库德集团主席;同年5月参加以总理竞选,但是败于埃胡德·巴拉克,失败后辞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职务,随后宣布退出政坛。

2002年11月—2003年2月,担任以色列看守内阁外交部长。

2003年2月,出任以色列财政部长。

2005年8月9日,因反对时任总理阿里埃勒·沙龙单方面从加沙地带撤军的政策而辞去财政部长一职;同年8月31日,宣布参加利库德集团党魁和以色列总理竞选;同年12月9日,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1]

2007年8月,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

再任总理

2009年2月20日,被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选定,负责组建新一届政府;同年3月31日,再次出任以色列政府总理。

2013年1月23日,内塔尼亚胡第三次赢得大选。

2015年3月17日,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第20届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2]

2018年11月,兼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同年12月17日,被该国议会正式任命为国防部长。至此,内塔尼亚胡除了担任总理之外,还身兼外交部长、卫生部长、移民部长等数个重要职务。

2019年4月9日晚10时(当地时间),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大选中获胜。5月29日午夜,内塔尼亚胡没有能在29日“最后期限”以前组阁,以色列议会随后表决解散议会并在9月17日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2019年12月26日,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3]

当地时间2021年6月13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结束了连续12年的执政。[4]

2022年12月29日,内塔尼亚胡出任总理。[5]

为政举措

  • 第一任期

1996年9月26日,内塔尼亚胡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组成了由利库德集团、沙斯党、全国宗教党、新移民党、第三条道路党和圣经犹太教联盟组成的右翼政权。

内塔尼亚胡上台后发表施政纲领,主要提出六个方面的政策:第一,强调安全第一,以安全为基础。可以说安全第一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外政策的核心和着眼点。第二,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反对在约旦河西岸出现任何外国主权,反对阿拉伯居民返回自已的家园。第三,以色列政府将继续为犹太人定居点的存在和安全承担责任,确保定居点同以色列国的联系。第四,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国家安全和保护其水源所必需的,维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主权是同叙利亚达成任何协议的基础。第五,将根据需要在任何地点使用以色列国防军和安全部队,以对付恐怖活动,努力消除对北部边境安全的威胁。第六,耶路撒冷是一座完整、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城市,以色列在这座城市拥有绝对的主权,决不允许在这座城市筑起一道“柏林墙”。

根据这个施政纲领,内塔尼亚胡做了三件严重伤害巴以关系的事情。一件是决定在东耶路撒冷的哈尔霍马地区为犹太人修建大型住宅区和在约旦河西岸建造犹太人定居点;二件是开通东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附近一条地下隧道;三件是拒绝执行《奥斯陆原则宣言》关于在巴勒斯坦选举后以军从约旦河西岸的希伯伦市撤军的规定,重新提出以色列仍将负责该市的安全。

在以色列国内和国际多方压力下,内塔尼亚胡为了缓和局势决定同巴方谈判希伯伦市撤军问题。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以巴双方在1997年1月17日正式签订了希伯伦撤军协议。希伯伦撤军协议的签订,打破了内塔尼亚胡上台以来以和谈的僵局,为巴以和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受到多方舆论的欢迎和支持。

1997年10月27日,内塔尼亚胡宣布“五不”政策;11月10日,宣布其领导的以色列政府准备在任何巴以协议中,都维持控制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和巩固犹太人定居点的立场;11月24日,提出以色列再从6%~8%的西岸领土上撤军的建议,其前提是巴方同意就最终地位问题提前谈判,并推出巴以最后和平协议的基本框架。

1998年10月23日,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签署《怀伊河备忘录》。《怀伊河备忘录》仅被履行了极小的一部分。1998年12月20日,以色列内阁宣布终止执行《怀伊河备忘录》,并为从西岸继续撤军附加了五项政治条件。

  • 第二任期

内塔尼亚胡顺应民族主义至上的当下世界思潮,强调以色列和犹太人优先,推动“犹太民族国家”法案出台,反对巴勒斯坦独立,扩大定居点,执意吞并戈兰高地等。

2013年,内塔尼亚胡同意重启巴以和谈;7月29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共进晚餐,重启巴以和谈。

2020年1月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向议会寻求豁免权,以免遭刑事起诉。

经济方面

内塔尼亚胡自2009年主政以来,以色列保持着总体不错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特别是过去4年,经济保持着年均3.5%的增长率,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创新和吸引外资都达到较高水平,整体发展在发达国家中表现出色,相关调查也表明,以色列人的幸福指数居然高居世界第11位。

内塔尼亚胡主张削减福利,推动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和犹太教正统派参与工作,减轻企业税负负担。

外交方面

内塔尼亚胡在外交与安全领域纵横捭阖,软硬兼施,使以色列成为“中东百慕大”中的安全岛。他以强硬风格重拳出击,对加沙地带发动数次残酷军事打击,持续轰炸叙利亚境内目标遏制伊朗势力扩张逼近。同时,他也抓住时机主动与温和阿拉伯国家阵营改善关系,在不牺牲以色列既得利益前提下“化敌为友”,缓解战略围堵和压力。

  • 美以关系

凭籍在美国的留学及居住的经历,内塔尼亚胡对美国的深切了解,使他十分重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他认为美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能提供以武力解决所有问题的中东基石,巩固美国在以色列以至中东的影响力,同时可震摄伊朗。惟他长期担任以色列总理期间,有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都是与主张中东平衡政策的民主党政府打交道(克林顿及奥巴马政府),直至2017年1月以来才与共和党政府(特朗普政府)打交道。

内塔尼亚胡一指被指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政府关系欠佳,其右翼政府对两国方案的消极态度,加上针对巴勒斯坦当局及扩大约旦河西岸殖民区的强硬取态,激怒了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奥巴马政府坚持两国方案,并支持按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边界让巴勒斯坦立场,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绝接受)。[6]

自唐纳德·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月上任以来,美以关系出现明显好转。特朗普政府亲以色列的立场,使两国关系随即回暖。2月,内塔尼亚胡访美,到白宫与特朗普会面。5月,特朗普首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出访,第二站便选择以色列作为出访地区(首站出访国家是沙特阿拉伯)。特朗普亦是首位以美国总统身份到访哭墙的美国总统。[7]

  • 伊朗核问题

内塔尼亚胡反对与伊朗和解、反对与拒绝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或其他伊斯兰国家组织同盟,但在反对伊朗政府的方面,他及以色列政府的立场却与长期和以色列维持敌对关系的沙特阿拉伯及其他阿拉伯国家持相同立场,皆反对伊朗拥有及研发核武的权利,同时亦指控伊朗支援国外的恐怖主义活动。

  • 巴以冲突

特种部队服役的经历,加上其兄死于战争,使内塔尼亚胡深信上帝将带领他们在正邪战争中获胜,他并不信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虽然他已改变立场支持巴勒斯坦立国,但他反对巴勒斯坦拥有军队,同时亦反对按照国际主流意见要求在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边界让巴勒斯坦立国。[8]

  • 中以关系

2014年10月28日,中国港湾公司承建的阿什杜德南港口项目奠基仪式,在以色列南部港口城市阿什杜德举行。内塔尼亚胡在奠基仪式上欢迎中国公司更多地投资以色列,积极参与以色列港口、隧道、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9]

2017年4月,内塔尼亚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念两国建交25周年,并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

2020年2月6日,内塔尼亚胡同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外交部长卡茨,以色列驻华大使何泽伟等政要及各界人士为中国人民录制了“以色列与中国站在一起”的视频并送上祝福,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加油。

  • 法以关系

2020年1月22日,内塔尼亚胡与到访以色列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耶路撒冷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建立两国战略对话机制。

内塔尼亚胡和马克龙在会谈中同意两国就地区热点问题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内塔尼亚胡随后发表声明说,这是以色列外交政策的重要变化,该机制将加强双方在地区问题上的合作。

内塔尼亚胡在会谈中还呼吁马克龙向伊朗施压并对伊朗实施制裁。双方还就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 同非洲国家关系

2020年2月3日,内塔尼亚胡与苏丹联合主权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在乌干达城市恩德培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启动关系正常化进程。同年10月25日,美国、苏丹和以色列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苏丹与以色列同意实现关系正常化,结束战争状态。内塔尼亚胡在电话中告诉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件事改变了整个地区”。[10]

2020年12月10日,以色列和北非国家摩洛哥达成协议,同意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内塔尼亚胡赞扬了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并说摩洛哥犹太人是“桥”,以色列和摩洛哥两国之间将有“非常温暖的和平”。[11]

出版著作

出版时间书籍名称出版社
1981《International Terrorism: Challenge and Response》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7《Terrorism: How the West Can Win》(《恐怖活动:西方如何获胜》)Avon
1995《Fighting Terrorism: How Democracies Can Defea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9《A Durable Peace: Israel and Its Place Among the Nations》(《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以色列和世界》)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参考资料来源:[12]

个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内塔尼亚胡的父亲是犹太历史的教授,曾经参加编辑《希伯来大百科全书》。他的哥哥乔纳森·内塔尼亚胡于1976年在恩德培行动中阵亡,被以色列列为战争英雄,他的弟弟是一位放射性科医生和作家,兄弟三人全部参加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他的美式英语非常好。内塔尼亚胡14岁时他们家搬到美国费城附近,他在那里上的中学。他家里没有人加入美国国籍。

  • 情感婚姻

内塔尼亚胡三次结婚,与他的第一位夫人有一个女儿,与他的第三位夫人有两个孩子。

第一任前妻:Miriam Weizmann(1949年9月13日-):希伯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与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相恋,1972年两人赴美读研。1972年结婚,育1女Noa Netanyahu-Roth(1978年4月29日-);1978年离婚。

第二任前妻:Fleur Cates(Fleur Harlan,1947年9月20日-):出生于英格兰,她获英国剑桥大学的BA学士学位,获美国波士顿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她于1978年31岁在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时遇到了已婚的29岁内塔尼亚胡。当时他的怀孕妻子发现了婚外情,要求离婚。内塔尼亚胡于1981年与Fleur Cates结婚,凯茨皈依犹太教并随他一起移居以色列。但1984年离婚。

第三任妻子:Sara Netanyahu(1958年11月5日-):心理学家;1980年嫁Doron Neuberger;1987年离婚;1991年3月奉子成婚嫁内塔尼亚胡;夫妇育有两个儿子:Yair Netanyahu(1991年7月26日-)and Avner Netanyahu(1994年10月10日-)。

  • 身体状况

2020年11月20日,内塔尼亚胡在接受体检时,被发现大肠中有两个息肉,随后他接受麻醉手术进行了切除。之后内塔尼亚胡在例行体检中被确认健康状况良好,当天上午,内塔尼亚胡返回工作岗位。

2022年3月,新冠检测呈阳性。[13]

人物评价

他(内塔尼亚胡)做得非常出色,他非常聪明、有组织、力量强大,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以及如何完成任务。(麻省理工学院Groisser教授回忆说)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人物,主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新浪新闻评)

内塔尼亚胡执政总体是不错的,在政治上较好地保持住右翼偏中间的立场,经济的表现总体来说也不错。(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评)

人物争议

自2017年1月以来,以色列警方对内塔尼亚胡进行了调查和质询,案件由“案件1000”和“案件2000”组成,由于他们之间的联系而被警方以这种方式命名。在第一个案例“1000”中,总理被怀疑涉嫌从商人那里获得不适当的大规模福利,包括好莱坞制片人Arnon Milchan和James Packer。第二起案件涉嫌与Yedioth Ahronoth报业集团的出版商Arnon Mozes达成协议,以促进立法削弱Yedioth的主要竞争对手以色列Hayom,以换取Yedioth对内塔尼亚胡更有利的报道。

2017年8月3日,以色列警方首次证实内塔尼亚胡涉嫌欺诈,违反信托和贿赂“1000”和“2000”案件的罪行。第二天据报道,总理的前任参谋长阿里哈罗已与检察官签署协议,成为州的证人并在这些案件中对内塔尼亚胡作证。

2018年2月13日,以色列警方向以色列检察院建议内塔尼亚胡将被控腐败。根据警方的一份声明,在两个单独的“1000”和“2000”案件中,有足够的证据指控总理因贿赂,欺诈和违反信托罪而起诉。内塔尼亚胡回应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他将继续担任总理。2018年11月25日,据报道,经济犯罪司司长Liat Ben-Ari建议对这两起案件提出起诉。该建议需要得到国家检察官Shai Nitzan和以色列阿维哈伊·曼德尔卜利特总检察长的批准。

2019年2月28日,阿维哈伊·曼德尔卜利特宣布他打算在三起案件中就内塔尼亚胡的贿赂和欺诈指控提出起诉。[14][15]

2019年10月2日,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宣布就总理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举行的听证会当天开始。听证会预计为期4天。根据以色列司法程序,在正式起诉前,曼德尔卜利特将对这3起案件进行听证,允许内塔尼亚胡或其律师进行抗辩。[16]

2019年11月21日,以色列检方以受贿、欺诈和背信三项罪名正式起诉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7]

2019年11月25日,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发表声明说,根据法律规定,总理内塔尼亚胡在遭到起诉的情况下无须辞职,仍然可以留任总理。[18]

2020年1月28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其社交媒体脸书账号上宣布,他决定撤销向以色列议会寻求豁免权的请求。数小时后,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以三项指控正式向法院提起针对内塔尼亚胡的诉讼。

据路透社2020年2月18日报道,以色列司法部当天发表声明称,内塔尼亚胡必须于3月17日到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出庭受审,届时将有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小组负责审理案件。

2020年3月30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内塔尼亚胡开始接受隔离。3月29日,他的一名名为帕卢奇的顾问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内塔尼亚胡目前接受隔离是“出于小心”,他还没有被检测,也没有开始调查接触史。

2020年4月2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因以色列卫生部部长利茨曼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开始居家隔离。这是内塔尼亚胡一周内第二次居家隔离。[19]

2020年5月3日和4日,以色列最高法院分别就涉嫌贪腐的内塔尼亚胡是否可出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甘茨签署的联合政府协议的合法性举行听证会。11名法官负责举行听证会,持续两天的听证会在该国主要电视频道现场直播。5月6日晚,以色列最高法院公布裁定结果,正面临贪腐指控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可以组建新一届政府并出任总理。以最高法院在当晚发表的声明中说,内塔尼亚胡与蓝白党领导人甘茨签署的联合政府协议并不违法。11名法官一致同意上述裁定结果。

根据内塔尼亚胡与甘茨2020年4月20日签署的协议,内塔尼亚胡在联合政府中首先任总理,为期18个月,甘茨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内塔尼亚胡结束任期后,甘茨接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则改任副总理。协议还规定,如果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内塔尼亚胡不可担任总理,以议会将自行解散,该国将举行新的大选。[20]

2021年4月5日,以色列检方指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腐败一案开庭,内塔尼亚胡当天出庭,对腐败指控全部否认。[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