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由网友(每一天,为明天)分享简介:南大硬件教院(Nanjing University· Softwar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南大上司2级教院,国度级树模性硬件教院,建立于二零零二年四月四日,[一]党委书忘武港山,院少仲衰。[二]按照二零二三年四月官网显示,南大硬件教院有博兼职传授一六名,副传授一二名;修有硬件工程1级...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 Softwar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大学下属二级学院,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4日,[1]党委书记武港山,院长仲盛[2]

根据2023年4月官网显示,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有专兼职教授16名,副教授12名;建有软件工程一级博土学位授权点和硕土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类软件工程和大数据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3]

软科2022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位居全国第2名。[3]

中文名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简称

软件学院

类别

主干院系

校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学校主页

http://software.nju.edu.cn/

学院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

210046

外文名

Nanjing University·Software Institute

创办时间

2002年

校训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现任校长

李宣东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现任院长

李宣东

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是南京大学所属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应用软件工程工学硕士与博士专业;拥有国家级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京)基地。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该专业最 高等级A++级,并连续六年排名位居全国高校前两位。[4]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国家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多层次实用性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根据计算机软件企业的需求,按照工程化、国际化的培养方向,探索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学院的毕业生将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软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经验、以及较强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强化对国际技术标准的认知和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学院目前已初步组建了一支包括博导、教授、博士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实验室,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软件专家用英语授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师资和优越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学院与国家级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建立条件优越的软件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具体的软件开发,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历史沿革

● 2001年8月6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和《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的精神,南京大学开始组织申报示范性软件学院。同年12月3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决定批准南京大学等35所国内著名高等学校建立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2月16日,南京大学成立由张大良、陈道蓄、骆斌、黄细良、朱怀宏等组成的软件学院筹备组,借址南园中山楼,开展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筹建工作。3月,骆斌代表南京大学向教育部周济部长汇报软件学院筹建情况。4月,南京大学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2年4月4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并组建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总支部委员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理事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蒋树声校长担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大良副校长担任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道蓄兼任首任院长,黄细良担任首任书记兼副院长,骆斌任专职副院长。

●2002年8月25日,坐落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学实验楼正式启用。9月7-8日,迎来首批239名本科生和48名硕士生。2004年6月,学院喜送首届92名本科生和48名研究生毕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

●2003年起,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开始以科学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连续推出《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系列化版本,确立 了明显有别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覆盖本科和研究生的、独立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2009年,由骆斌和丁二玉主编、凝结了软件学院一干教师数年心血的《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程》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3年9月,图灵奖得主、瑞士苏黎士高工N.Wirth教授访问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并作学术报告。同年开始,台湾著名IT写译者侯杰等一批企业专家应聘持续性在软件学院为学生开设专业课。

●2004年,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信息系统工程系、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嵌入式技术系成立。坐落于南京大学南园南苑教学楼的软 件学院鼓楼校区教学中心正式启用。骆斌主持的《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委员会成立,黄细良任书记;第一届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软件学院学术委员会分别成立,陈道蓄任主任。同年,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成立国家级Linux技术与推广中心,骆斌任主任。

●2005年,骆斌、赵志宏、邵栋、郑滔、陈道蓄完成的《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讲学成果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 等奖。同年,两个学生团队进入微软全球windows嵌入式挑战大赛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亚洲选手最好成绩——第五名;一个学生团队获得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第一名。

●2005年开始,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学日报》和《光明日报》分别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办学成效斐然”和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打特色牌”为题,报道了学院的建设成果和办学特色》;2005年起,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连续被《中国大学评价》列为最高的A++等 级,其中两年高居国内高校第一。

●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南京大学设立应用软件工程博士点,自此软件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科、工程硕士、硕士和博士在内的完整化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在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设立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南京)。

●2006年,在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中,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位列第一层次,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尤其得到好评。2006年12月,骆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对象化和主体化的软件协同技术、平台与应用》科研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南京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设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服务计算三个特色方向。

●2008年,陈道蓄、王浩然等主持的《计算系统基础》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月31日,李宣东兼任软件学院第二任院长。

●2009年,随着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启用,在黄细良的努力下,软件学院主教学区迁址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教学科研综合楼,高新区软件学院教学实验楼改为实训中心。同期,本科一至三个年级学生进入仙林校区学习,本科四年级和研究生进入鼓楼校区学习。

●2009年,骆斌、赵志宏、丁二玉、邵栋、陈道蓄、贝佳、黄细良、王浩然、葛季栋等完成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国际规范与 产业需求的有效融合》教学成果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骆斌、邵栋、丁二玉等主持的《计算与软件工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0月,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承办全国高校软件工程教育年会(2009)。[5]

办学条件

软件学院是南京大学下属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软件学院教师包括(全时制)专任教师、非全时制兼职教师和兼课教师。软件学院致力于建设一支精干的25人左右的具有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工程型专任教师队伍,一支来源于计算机科学研究前沿的10人左右的具有较高科学研究素养的非全时制兼职教师队伍,并聘请著名学者、企业界专家、外籍教师、高校教师为兼课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教学总量控制在50%-60%,达到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工程与科学相辅相成;以工程教育为主线、教学与产业共同成长。软件学院专任教师亦将向校内其它专业逐步开放软件工程技术类选修课程。[6]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软件工程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授13名,副教授10名,其中1人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院还聘请著名IT技术专家侯捷先生等一批业界知名软件专家给学生授课。

专业设置

软件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嵌入式技术系等三个系,开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应用软件工程硕士专业,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专业,应用软件工程博士专业。同时还设有(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级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Cisco网络技术学院、IBM Linux人才培养中心、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京)基地。学院形成了面向软件生产、面向软件服务等两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体系,开展系统分析与软件设计、软件过程与管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工程、网络通信与多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等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

软件学院秉承理论教学、软件技能培养和项目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70%以上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界需求密切接轨。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计算系统基础、计算机组织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离散数学、统计与经验方法、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设计、大型软件系统构造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人机交互技术、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模型与分析、高级C++程序设计、中间件技术、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Linux、互联网程序设计、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等,并要求学生选修部分学分的与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合作的具体软件系统课程,完成课程实践项目2-3个,参加一学期毕业设计。此外,学院还组织学生进行程序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大软件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开发创造;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软件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高级软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经验、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较强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毕业生适合在软件企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部门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教学建设

合作办学及实践基地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采取了在知名软件企业设立学习实习基地、自办企业实践基地、与软件园管委会和入园软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作为保障学生实践质量的重要举措。南大软件学院已经与Intel 、Microsoft 、IBM 、Oracle 、Rational 、Sybase 、 HP 、 Sun 、Motorola 、花旗、趋势科技Siemens 、 Autodesk 等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确立了教学或实习关系,与Cisco 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与国家级南京软件园和国家级江苏软件园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备忘录。南京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

双语教学及原版教材

软件学院专业课原则上采用双语教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教学材料。学院专任教师每年在国际知名软件企业接受2次课程培训或科研合作,有1/3的专任教师具有在国外大学进行英语授课的经历。学院为二年级以上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每学年安排外籍教师讲授1-2门全英文教学正规课程。经常性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作讲座或参与课程教学。在2003年的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中期评估中,南大软件学院的双语教学受到教育部点名表扬。

办学定位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办学定位:“软件学院是南京大学所属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学院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面向世界、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复合型高素质的软件实用人才。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立足于为中国民族软件产业振兴 培养对国际软件产业认知的高水平工程人才。学院在以下五个方面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创新点:

● 一个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软件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 一个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 一个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和满足软件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 一个符合教育体制改革导向的学院管理模式。

● 一个面向社会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十年来为中国软件产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专业是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工程化实践教 学体系获得第六届和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计算系统基础》、《计算与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

学生获奖主要包括:2004 IBM全国大学生Linux随需应变大赛第二名;2005 Microsoft全球嵌入式比赛第五名;2005年“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第一名;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等

1、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2、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合格,思想品德好,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我们培养的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的一般特征: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一个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合理认知软件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复概念;有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具备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方法解决复杂性软件问题的能力;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

2、培养规格的落实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在单门课程中强调系统级的软件概念

在计算系统基础中初步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在硬件、操作系统等课程中进一步强调

在数据库、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中建立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的概念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一个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必修14门软件基础课程和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修读4门跨领域指选课修读一个课程模块中的3+1门指定选修课程,并在该领域完成毕业设计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一般要求大作业,部分课程实行机考,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保证学生必须修读C和JAVA,Linux和Windows,DB2/SQLSERVER和ORACLE设立多门实验课程和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工程实习
能够合理认知软件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复概念  在课程修读中认知概念
有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  软件工程实践与工程实习
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具备在两周内通过自学熟悉一个全新操作系统,或数据库管理系统,或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英语阅读能力阅读联机文档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具备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方法解决复杂性软件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过程控制,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等课程强化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网络,嵌入式,信息系统,图形与图像等课程中强调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方法和工具的能力
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设置部分课程,更多地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协作,提交报告,演讲,外版教材等方式进行强化软件工程实践等相关过程应强调团队,写作,演讲能力的培养

学科定位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个学科的概念已经无法概括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特性,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国际上,IEEE于2001年提出了计算学科的教学规划,把传统的计算机学科上升到计算学科,并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以及其它有待发展的子学科,各自设计了独立完整的教学计划CC2001;在我国,国家计委和教育部于2001年底在一流大学中批准设立了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开展与CC2001-SE和CC2001-IT相关的教学。教育部还将于2005年推广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等4个方向的计算学科人才培养分流。

软件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所关心的知识领域方面有较大的区别。下图给出了两者在学科领域上的区别。

奖助学金

针对本科生开设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潘雪平奖学金、董事东方奖学金、花旗奖学金、谷歌奖学金、IBM奖学金、汇丰银行奖学金、盛大奖学金等,最高额达1.2万元/人,年奖励总额60多万元,年获奖人次近500人;助学金主要包括:新鸿基助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思源助学金等,最高额达1万元/人,年资助总额50多万元,获助人次近200人。

学校地址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46

乘车路线:

从长途东站和南京车站可乘159路公交车到科苑宾馆站下,向前走200米即可到软件学院;

从大桥南路乘131路公交车到科苑宾馆站下,向前走200米即可到软件学院;

从鼓楼乘鼓扬线公交车到高新开发区站下,向前走200米即可到软件学院。

相关新闻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举行办学十周年庆[7]

2012年4月15日上午,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十周年庆典大会在鼓楼校区大礼堂举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全国人大常委侯义斌,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副校长谈哲敏,南京大学原副校长谢立,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党办主任邹亚军,以及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教育部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等出席庆典大会。软件学院党委书记黄细良主持庆典。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