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

由网友(纸屑是热闹的痕迹)分享简介:亚太经济互助组织(英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是亚太地域沉要的经济互助服装论坛t.vhao.net,也是亚太地域第一流另外当局间经济互助机制,初设于一九八九年[一],共有二一个邪式成员以及3个察看员(截至二零一四年九月)。该组织是亚太区内各地域之间促成经济发展、互助、商业、投资的服装论坛t.vhao.net...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英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始设于1989年[1],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截至2014年9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搜狗百科

该组织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文名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官方顾问机构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总部所在地

新加坡

创建日期

1989年[2]

外文名

Asia-Pacific EconomicCooperation(APEC)

中文简称

亚太经合组织

成员

21个成员、3个观察员

历程沿革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

发展历史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波比·霍克访问韩国时在汉城(今首尔)倡议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国家部长级会议”。

1989年11月6日至7日,12个创始会员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1991年11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并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合的宗旨目标、工作范围、运作方式、参与形式、组织架构、亚太经合前景。亚太经合的目标是为本区域人民普遍福祉持续推动区域成长与发展;促进经济互补性,鼓励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的流通;发展并加快开放及多边的贸易体系;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这次会议也正式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北三个经济体同时纳入亚太经合会。

1992年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确定将亚太经合秘书处设于新加坡,并确立亚太经合运作基金的预算规则。

1993年1月,亚太经合秘书处在新加坡成立,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1993年11月20日,首届亚太经合经济领袖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Blake Island)举行,并宣示亚太经合的目的是为亚太人民谋取稳定、安全、繁荣。

1994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经济领袖会议设立“茂物目标”:发达成员国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亚太地区自由与开放的贸易及投资。

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成员态度消极,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

1998年和1999年的两年,APEC进入一个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

2000年非正式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应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3]

讨论议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APEC也开始介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化合作等。

历次会议

1993年11月20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次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的布莱克岛举行。会议讨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3个议题,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1994年11月1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1995年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3次非正式会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顺利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架。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阪行动议程》。

1996年11月2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4次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通过了实施贸易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和指导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框架宣言》。

1997年11月2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5次非正式会议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会议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联系大家庭》。

1998年11月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6次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

1999年9月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7次非正式会议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2000年11月16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8次非正式会议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9次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推进APEC合作进程的主张。与会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9·11”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通过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还利用午餐会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

2002年10月26日至27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0次非正式会议在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举行。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等文件。[5]

2003年10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1次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 “在多样性的世界,为未来建立伙伴关系”。会议结束时发表《领导人宣言》,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和社会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的贸易中充分受益。

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2次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2005年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3次非正式会议在韩国釜山闭幕,通过有关防治禽流感及推动世贸组织(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的首脑宣言。

2006年11月17日至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4次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主题为“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2007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5次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主要讨论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议题。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6次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会议发表《利马宣言》和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重点阐述了各成员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多哈回合谈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问题达成的共识。

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7次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发表《新加坡宣言》说,APEC的共同目标没有改变,即通过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支持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8次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与会代表发表《领导人宣言》,又称“横滨宣言”,就继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达成一致。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9次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APEC在2011年的核心任务将是加强经济一体化,来致力于规范、制定和商议将列入21世纪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各种新的贸易和投资议题,其中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协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奥巴马总统副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roman担任2011年APEC高官会主席。

2012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0次非正式会议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2012 以"发展的挑战"为主题,从亚太经济可持续增长、投资环境与消费市场、粮食安全等角度聚焦并研讨亚太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设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院。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1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正式举行,来自2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会议,就如何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更加强劲而富有活力的亚太地区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声明》,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一阶段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本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设立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201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国际会议中心开始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本年度APEC会议主题是“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增长等。[4]

2016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5]

2017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各方应该坚持不懈推动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践行包容性发展,不断丰富伙伴关系内涵,带动全球新一轮发展繁荣。[6]

2018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 共谋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7]

2019年10月30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在总统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智利政府将放弃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21年会议原定于2021年11月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按照计划,此次APEC峰会预计将在2021年期间接待18000至22000名各国来宾。[9]

2020年7月13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今年的20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APEC)将如期在11月份举行。[10]

2021年6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届贸易部长会议以视频的方式召开。[11]

当地时间2022年5月4日,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三国外交部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定于11月18日-19日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主题为“开放、连接、平衡”,主办国泰国呼吁恢复旅游业,采取措施帮助亚太地区从新冠疫情中复苏。[12]

组织机构

  •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自1993年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共举行了近二十次。

  • 部长级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部长会议分为APEC部长级会议和APEC专业部长级会议。 部长级会议实际是“双部长”会,即各成员的外交部长(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除外)和经济部长(或者外贸部长、商业部长等)会议,每年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举行。始于1989年11月。 专业部长级会议,是指讨论中小企业、旅游、环保、教育、科技、通信等问题的部长会议。

  • 高官会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高官会议是APEC的协调机构,每年举行3-4次会议,该会议始于1989年11月。高官会议一般由各成员司局级或大使级官员组成,提出议题,相互交换意见,协调看法,归纳集中,然后提交部长会议讨论。会议主要任务是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并为下次领导人和部长会议做准备。因此,有人把高官会议称为部长会议的“实际工作部门”,高官会对上向部长级会议负责,对下总体协调APEC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工作,是APEC的核心机制。

  • 委员会和工作组

高官会下设4个委员会,即:贸易和投资委员会(CTI),经济委员会(EC),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SCE)和预算管理委员会(BMC)。CTI负责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高官会交办的工作,EC负责研究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问题,并协调经济结构改革工作。SCE负责指导和协调经济技术合作,BMC负责预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各委员会下设多个工作组、专家小组和分委会等机制,从事专业活动和合作[13]

  • 秘书处

1993年1月在新加坡设立,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负责人为执行主任,由APEC当年的东道主指派。现任执行主任为丽贝卡·玛利亚(Rebecca Fatima Sta Maria,女,马来西亚籍),于2019年1月就任执行主任[14]

除以上五个结构组织外, APEC还有工商咨询理事会和CEO峰会两个组织。

1.工商咨询理事会

ABAC自1995年起成为APEC的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创造有利的工商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

ABAC秘书处暂设在菲律宾马尼拉,经费由各成员缴纳。由当年APEC东道主人ABAC主席。

2.CEO峰会

APEC工商界领导人峰会(CEO SUMMIT)作为每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组成部分,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召开。会议于1999年9月10日——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15]

  • 官方顾问机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官方顾问机构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16]

  • 妇女领导人会议

由亚太地区经济体中商业、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等方面的妇女领导人组成,是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形成的妇女论坛,它不设领导机构和常设机构。其目的主要是为亚太地区妇女设立一个进行交流的论坛。它提供、传播、推动并应用与性别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重点为各国中、小企业的女企业家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机会,并向亚太经合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2000年文莱会议决定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妇女领导人会议协调组,负责承担宣传联络、监督、咨询等工作。妇女领导人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国主办,会议议题一般与政府会议主题密切相连。[17]

组织成员

截至2019年12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21个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此外,APEC还有3个观察员,分别是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处。

亚太经合成员列表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经济体成员APEC中使用的官方名称全称加入时间
中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1991年11月
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991年11月
中国台北Chinese Taipei中国台北1991年11月
澳大利亚Australia澳大利亚联邦1989年11月
文莱Brunei Darussalam文莱达鲁萨兰国1989年11月
加拿大Canada加拿大1989年11月
智利Chile智利共和国1994年11月
印尼Indonesia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89年11月
日本Japan日本国1989年11月
韩国Republic of Korea大韩民国1989年11月
马来西亚Malaysia马来西亚1989年11月
墨西哥Mexico墨西哥合众国1993年11月
新西兰New Zealand新西兰1989年11月
秘鲁Peru秘鲁共和国1998年11月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1993年11月
菲律宾The Philippines菲律宾共和国1989年11月
俄罗斯Russia俄罗斯联邦1998年11月
新加坡Singapore新加坡共和国1989年11月
泰国Thailand泰王国1989年11月
美国The United States美利坚合众国1989年11月
越南Viet Nam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99年11月

组织成就

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固定机制之后,亚太经合组织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在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3年美国西雅图会议承诺深化亚太大家庭精神,为地区人民争取稳定、安全和繁荣。

1994年印度尼西亚茂物会议确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即茂物目标,提出发达成员于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于202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时间表。

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通过了大阪行动议程,确定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的两个轮子,要求APEC成员制定推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

1996年菲律宾苏比克会议确立了以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特点的"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方式,呼吁各方给予经济技术合作应有的重视,并把私营部门纳入APEC进程。

1997年加拿大温哥华会议承诺逐年改进和完善单边行动计划,并接纳越南、俄罗斯和秘鲁为APEC新成员。

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决定通过建立社会保险网、完善金融体制、加强贸易投资流动、科技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与工商界联系等措施,夯实亚太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999年新西兰奥克兰会议提出了发达成员在2005年、发展中成员在2010年实现无纸化贸易的目标,批准了APEC商务旅行卡计划。

2000年文莱斯里巴加湾会议通过了《新经济行动议程》,强调了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意采用电子版单边行动计划。

2001年上海会议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电子APEC、新经济及反恐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达成了旨在加速实现茂物目标的上海共识。

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会议着眼于讨论扩大经济增长和发展合作的利益,实现APEC远景目标,通过了《APEC地区安全贸易倡议》。

2003年泰国曼谷会议强调在知识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结构改革等领域加大投入,承诺在人类安全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批准了《APEC抗击非典行动计划》。

2004年智利圣地亚哥会议重申了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意向,并提出了应对恐怖主义的合作措施。

2005年韩国釜山会议完成了对茂物目标的中期审评,制定了旨在实现茂物目标的"釜山路线图"。

2006年越南河内会议又进一步制定了实现"釜山路线图"的行动计划。

2007年澳大利亚悉尼会议深入讨论了气候变化问题,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悉尼宣言》。

2008年秘鲁利马会议深入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和《关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声明》。

2009年新加坡会议深入讨论了经济增长、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了《"倡导新的增长方式,构建21世纪互联互通的亚太"领导人声明》。

2010年日本会议深入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定经济增长新战略等议题,通过了《领导人宣言:茂物及后茂物时代的横滨愿景》等四个成果文件。

2011年美国檀香山会议围绕"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的主题,重点围绕亚太经济增长、规制合作、能源安全等议题展开讨论,发表了《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

2012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议重点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加强创新增长合作等议题,发表了《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

2013年印尼巴厘岛会议重点讨论了茂物目标、互联互通、可持续和公平增长等议题,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声明》。[18]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讨论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会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APEC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APEC成立25周年声明》。

2015年菲律宾马尼拉会议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增长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亚太大家庭愿景》并通过《APEC加强高质量增长战略》和《APEC服务业合作框架》。[14]

2016年11月秘鲁首都利马峰会围绕全球经济和贸易状况、创新和可持续经济发展、促进人类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19]

2016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20]

2017年越南岘港会议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容性增长、中小微企业、粮食安全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并通过《APEC促进经济、金融和社会包容行动议程》。[14]

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会议重点讨论了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包容增长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席声明》、《部长级会议主席声明》。[14]

活动合作

  • “2011APEC中国日”活动

2011年11月8号,第一届“APEC中国日”活动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夏威夷州副州长布赖恩·沙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邱少芳大使、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张力军以及夏威夷华人代表APEC各理事国商界领袖近300人出席了活动。CNN、BBC、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近20家全球各地重要媒体进行了报道。“中国日“活动成为展示中国经济文化及沟通世界的重要平台。

  • 工商领导人论坛

为加强与工商界的联系,1995年成立了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由各经济体领导人推荐3名工商界重要人士组成,负责直接向APEC各经济体政府首脑提供有利于工商界发展的建议。 中国由外交部任命,负责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及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提出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工商咨询理事会是工商界参与APEC合作的主要渠道,每年召开4次会议。[21]

  • 财长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年度系列会议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举行。

  • 城镇化高层论坛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于2016年主办首届亚太经合组织城镇化高层论坛。论坛是APEC框架下首个以城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级别活动,也是中国城镇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将举行部级圆桌会议、“宁波倡议”发布会、六个主题论坛等。[22]

文化传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大家庭精神是在1993年西雅图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中提出的。为该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在围绕亚太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所展开的讨论中,以下7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们是: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被称为反映APEC精神的7个关键词。[23]

形象标识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于1991年起开始启用,呈绿、蓝、白三色的地球状。会标不仅代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也代表着亚太地区的希望和期待。会标的含义:地球用太平洋这一半代表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绿色和蓝色代表亚太人民期待着繁荣、健康和福利的生活,白色代表着和平与稳定;边缘阴影部分代表亚太地区发展和增长富有活力的前景;中间是白色的APEC四个英文字母。[24]

历次主题

时间届次主题
2022年/开放、连接、平衡[12]
2018年第26次把握包容性机遇,拥抱数字化未来
2017年第25次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
2016年第24次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
2015年第23次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
2014年第22次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2013年第21次迈向适应与增长:重塑全球经济重心
2012年第20次为现代化改造而合作
2011年第19次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
2010年第18次变革与行动
2009年第17次持续增长,区域联合
2008年第16次亚太发展的新承诺
2007年第15次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
2006年第14次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2005年第13次贸易自由化进程
2004年第12次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
2003年第11次在多样性的世界,为未来建立伙伴关系
2001年第9次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4][5][6][7][8][25][26][27][28][29][30]

管理集体

职务姓名
执行主任Rebecca Fatima STA MARIA (Dr)
传播和公共事务主任CHAPNICK (Mr)
财务总监Sylvester WONG (Mr)
资讯科技署署长JUN Hansung (Mr)
行政署长TEE Bee Lock (Ms)
项目管理股股长Daniel SIMSON (Mr)
参考资料来源

执行董事

姓名任期姓名任期
Dr Alan Bollard2013-2018Ambassador Zhang Yan2001-
Ambassador William Bodde Jr.1993-Ambassador Toan Trong Toan2006-
Ambassador Timothy James Hannah1999-Ambassador Shojiro Imanishi1995-
Ambassador Serbini Ali2000-Ambassador Rusli Noor1994-
Ambassador Piamsak Milintachinda2003-Ambassador Muhamad Noor Yacob2010-2012
Ambassador Michael Tay2009-Ambassador Mario Artaza2004-
Ambassador Juan Carlos Capunay2008-Ambassador Jack A. Whittleton1997-
Ambassador Dato' Noor Adlan1998-Ambassador Colin S. Heseltine2007-
Ambassador Choi Seok Young2005-Ambassador Armando Q. Madamba1996-
Ambassador Alejandro de la Peña Navarrete2002-

评价意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31]。(《中国经济时报》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新华网评)

国际评价

亚太经合组织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一体化组织,已经取得斐然成就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将为国家以及人民谋得更多的福祉,能够为共同所处的地区的和平、稳定和进步作出更多贡献[32]。(俄罗斯总统普京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论坛之一,具有广阔的对话与合作空间[33]。(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部主任李键雄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有助于增进地区经济协调与合作、共同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绝佳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全面改善区域经济环境、增进可持续发展、促使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取得成功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美国国务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事务高级官员帕特里夏·哈斯拉克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