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淙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学家)

由网友(罗密欧与猪过夜)分享简介:符淙斌,天气教野[一]。一九三九年出熟于上海市。二零零三年被选为中国科教院院士,l九六六年中国科教院研究熟结业,l九八l—一九八三年以及一九九零—l九九一正在美国情况科教研究院等单元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国际START寰球变迁东亚研究中间主任,研究员,并正在国际地圈—熟物圈规划(IGBP)、亚太寰球变迁研究收集(APN)科教委员...

符淙斌,气候学家[1]。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l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l98l—1983年和1990—l991在美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并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APN)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CCL)等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

中文名

符淙斌

出生地

上海市

研究领域

从事气候和全球变化

学历

研究生

主要成就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出生日期

1939年10月14日

性别

教育背景

中国科学院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

担任职务

院士

简介

坐拥32位院士,创造多个第一,江苏这所985高校很 硬核

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l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l98l—1983年和1990—l991在美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并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APN)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CCL)等国际学术组织任职。长期从事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是最早参与国际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开拓工作的中国学者之一,并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季风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突变及其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和区域气候模拟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l30余篇,其中SCI论文和其它国际刊物上的论文30余篇,SCI引用300余次,CSCD引用400余次,著译编书6本。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共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其成果“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被国外称为“符DF廓线”;系统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气候突变,发现20世纪20年代南亚季风的突然增强与全球迅速增暖是同步发生的;应用模拟研究发现大范围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可对区域气候乃至季风环流产生明显影响;他领导建立的区域环境系统模式(RIEMS)研究,被国际上誉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一个范例;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主持的主要项目有:

1. 2000—2005年,“区域气候模式国际比较计划”,项目负责人,经费40万美元

2. 1999-2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G1999043400),项目首席科学家之一,经费4805.5万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