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街道(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

由网友(小惊喜)分享简介:紫竹院街谈,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谈。紫竹院街谈位于海淀区境东北部,面积六.二三平方公里,总人嘴一三八四一一人(二零一零年),辖二三个社区,紫竹院街谈服务处驻广源闸五号。中文名紫竹院街谈行政区种别街谈地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东北部属辖地域法华寺社区等二三个社区德律风区号零一零天气前提温戴潮湿季民风候区闻名景点万寿寺、蓝靛厂水器营...

紫竹院街道,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紫竹院街道位于海淀区境西南部,面积6.23平方千米,总人口138411人(2010年),辖23个社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驻广源闸5号。

中文名

紫竹院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

下辖地区

法华寺社区等23个社区

电话区号

010

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万寿寺、蓝靛厂火器营、艺术大师齐白石墓

行政区划代码

110108006

所属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

面积

6.23 km²

政府驻地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广源闸5号

邮政区码

100081

人口数量

138411人(2010年)

车牌代码

京A

地理位置

紫竹院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

历史沿革

紫竹院街道前身是蓝靛厂街道,成立于1959年11月,1963年3月单独建置,1978年9月更名为紫竹院街道。

1996年,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9.1万人,辖魏公村一、魏公村二、魏公村三、魏公村四、魏公村五、法华寺、万寿寺、紫竹院、苏州街一、苏州街二、苏州街三、三虎桥、火器营一、火器营二、火器营三、厂北街、厂胡同、老营房、彰化、戏楼、理工大学、外语大学、总政歌舞团、民印厂、边防局、市检察院、社科院、昌运宫三号楼、成套工程公司、市文化局、西苑饭店、市政公司、公汽四场、四六六医院、化工干部管理学院、市环保局、总政军乐团、外贸七号院、市气象局、工商银行宿舍、中国建筑总公司、市农科院、紫竹院公园、车道沟东里、理工大学附中、北京无线电厂、外贸、市供电局、国家测绘局、车道沟十号院、国家计委、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北京图书馆、北京舞蹈学院、地质力学所、地震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东风大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五矿进出口公司、机械设计院、经济日报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市环保局、市橡胶五金厂、空军指挥学院、西郊机场、北京制药三厂、建工局等79个居(家)委会。

2002年末,面积35.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辖火器营第一、火器营第二、西郊机场、魏公村北区、魏公村南区、彰化、老营房、三虎桥、魏公村第一、法华寺、紫竹院、车道沟、远大路、万寿寺、理工大学、苏州街、中央团校、蓝靛厂大街、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大学、车南里、总政歌舞团、小煤厂、国家图书馆、曙光花园、军乐团、北洼路、8359所、厂洼第一、厂洼第二、农林科学院、航天部五院、昌运宫、北京舞蹈学院、西苑饭店西区、武警蓝靛厂小区、万寿山庄、厂洼5号院、空军指挥学院、兵工机关服务中心等43个社区(本年新建4个社区)。

2005年,海淀街道管辖的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以南地区并入紫竹院街道;调整后,紫竹院街道新范围:东、南、西为原分界线,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

2008年辖24个社区。

2010年,总人口138411人。

行政区划

2011年辖23个社区。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110108006:

~001 111魏公村北区社区

~002 111魏公村南区社区

~003 111韦伯豪社区

~005 111法华寺社区

~006 111万寿寺社区

~007 111紫竹社区

~008 111三虎桥社区

~009 111北洼路社区

~010 111厂洼一社区

~011 111厂洼二社区

~012 111车道沟社区

~013 111车道沟南里社区

~017 111北京理工大学社区

~018 111中央民族大学社区

~019 111北京外语大学社区

~020 11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区

~021 111航天部五院社区

~024 111总政社区

~025 111万寿山庄社区

~026 111兵器工业机关社区

~028 111军乐团社区

~035 111西苑饭店西区社区

~046 111厂洼社区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1]

文化教育

辖区内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著名学府,有中小学18所,职高1所,中专1所,有专门培训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国家行政学院和民主党派进修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有西郊机场、空军指挥学院、武警森林指挥部、总参自动化管理站等团职以上部队25个,有总政话剧团、总政歌舞团、总政军乐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专业文艺团体4个,有万寿寺、法华寺、清真寺、西顶庙、古戏楼、齐白石墓和紫竹院公园等文化景点。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如此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地区居民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种优秀文化的熏陶,因此,居民的文化素质较高,学习氛围浓厚,为创建学习化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紫竹院街道领导深知,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街道于2000年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培训学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等,2000年底把街道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调整到社区服务中心内,下设36个社区市民学校分校(后来发展到43个),2001年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进行各类教育和培训,2003年,根据地区学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居民多方面需求,我们又大胆探索,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车道沟小学成立了社区教育分中心,以弥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师资和场地的不足,更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紫竹院街道初步形成了在区教委指导下、在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车道沟小学社区教育分中心为辅助、以社区市民学校为基础、街道各科室通力协作、驻区各单位(尤其是学校)积极参与的多门类、多学科、全方位、终身制的社区教育的格局。

社区服务

紫竹院地区现有老年人1.5万,约占总人口的10%,为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街道于1997年创办了老年学校,2001年更名为“紫竹老年艺术学校”,开设以艺术特点为主的书法、布艺、声乐、时装表演、艺术摄影、交谊舞、绘画基础班、素描班、绘画初级班、绘画提高班、合唱基础训练班等课程,举办师生作品展、汇报演出等,取得良好效果。紫竹老年艺术学校的名声已跨出海淀,前来学习的学员有的来自朝阳区,有的来自宣武区等,他们不远几十里,就是为了感受紫竹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文化氛围,感受紫竹老年艺术学校的艺术魅力。 在社区教育中心学习的有许多文化团队,我们在实施老年人“夕阳红”工程中,特别注重扶持社区团队,发挥他们的作用。比如紫竹合唱团,有120名团员,来自4个城区,大部分为老年人,通过声乐培训,合唱水平逐年提高,多次参加全国、市、区比赛,参加中国合唱协会组织的汇报演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拍摄,参加北京电视台申奥专题节目的录制等,获得了“无锡全国老年合唱大赛铜奖”,京华之声“光威新作品演唱奖”,威海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冬梅金奖”等,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北京市文化委评为北京市优秀业余文化团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