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禅院

由网友(心累了不愛了)分享简介:紫竹禅院,为释教寺庙,初修于亮万历5年(一五七七),昔时慈圣皇太后正在广源闸西侧兴修万寿寺的异时,也正在那里制作了1座古刹做为万寿寺的下院,其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一]二零零一年一一月,海淀区国民当局发布“紫竹院行宫”为海淀区文物掩护单元。中文名称紫竹禅院总体结构2入院落首要修建二地匿殿、弥陀殿、大雄宝殿级别海淀区文物保...

紫竹禅院,为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1]

紫竹禅院大门

2001年11月,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紫竹院行宫”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紫竹禅院

整体布局

二进院落

主要建筑2

地藏殿、弥陀殿、大雄宝殿

级别

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北京紫竹院公园

主要建筑1

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

始建时间

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

建筑复建

紫竹禅院,还在禅院西侧修建了一座行宫,即紫竹院行宫。园内种植了大量的竹子,后来行宫建筑经过拆改,已同清朝时不同。2009年时,报恩楼、前殿、山门、倒座房保存完好,院内有两株近500年的银杏树。考古专家于该年对此处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原来的配殿、游廊、二道门遗址。2010年,福荫紫竹院开始重修,并复建部分原有建筑。复建部分包括福荫紫竹院行宫院、行宫西院(寄云轩)、西南跨院、东跨院(紫竹禅院)。其他部分院址因历史原因,近期无法恢复原状。复建于2012年竣工。

规模

该建筑群规模较小,坐西朝东。
宫门:面阔三间,门上曾悬挂书有“福荫紫竹院”的横匾。宫门东西两侧建有倒座房各三间,两旁各开一个罩门。
游廊:进门后,两侧各有折角游廊十五间,通往正殿。
正殿:面阔五间,周围有廊厦。
二宫门:三间。
报恩楼:进二宫门后,正北有一座两层阁楼,悬“报恩楼”匾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