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邮政(日本公司)

由网友(Meet by chance 萍水相逢)分享简介:日原邮政私社(Japan Post),初于一八七一年[一],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建立,日原邮政营业分为邮政、储备、简略单纯保障3大类,3大营业分设管帐,实施自力核算。日原邮政已往是典型的公营体系体例,正在近些年举行了两次鼎新。二零零一年一月,由本来的邮政省、总务厅以及自治省组修成总务省。日原邮政私社是自大盈亏的国有大众私司,方针是供给...

日本邮政公社(Japan Post),始于1871年[1],2003年4月1日成立,日本邮政业务分为邮政、储蓄、简易保险三大类,三大业务分设会计,实行独立核算。日本邮政过去是典型的国营体制,在近年进行了两次改革。2001年1月,由原来的邮政省、总务厅和自治省组建成总务省。

日本政府公布邮政改革新方案

日本邮政公社是自负盈亏的国有公共公司,目标是提供全面的、迅捷的函件和包裹寄递业务,简单、安全的储蓄业务和汇兑业务以及简易保险业务等,同时保留普遍服务。

中文名称

日本邮政

外文名称

Japan Post

成立时间

1871年[2]

公司官网

https://www.japanpost.jp/

公司性质

公社

总部地点

日本

经营范围

邮政业务

发展历程

1871年(明治4年),邮政创业(在东京和京都、大阪之间开始办理新式邮件)。

[2]

1872年(明治5年),开始办理挂号邮件,全国邮政网络完成。

1873年(明治6年),全国统一邮费制度实施,开始发行邮政明信片。

1875年(明治8年),邮局、邮局改称为邮局,邮政汇兑创业,开始办理外国邮件,邮政储蓄创业。

1877年(明治10年),加盟万国邮联。

1880年(明治13年),开始办理外汇。

1885年(明治18年),开始发行往返明信片,通信部成立。

1887年(明治20年),作为通信省的标志,制定了“〒”。

1892年(明治25年),开始办理包裹邮件。

1894年(明治27年),发行最初的纪念邮票(明治天皇大婚25周年纪念)2种。

1899年(明治32年),贺年卡的特别处理开始(关东大地震的1923年(大正12年)和太平洋战争前后的1940年(昭和15年)~1947年(昭和22年)停止使用)。

1901年(明治34年),红色邮筒登场。

1906年(明治39年),邮政转帐创业。

1910年(明治43年),开始办理养老金发放事务。

1911年(明治44年),开始办理快递邮件。

1916年(大正5年),简易保险创业。

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邮政年金创业。

1928年(昭和3年),国民保健操(广播体操)的开始。

1931年(昭和6年),开始办理外国邮政转账。

1941年(昭和16年),创设定额存款。

1944年(昭和19年),新设邮资后纳邮件制度。

1949年(昭和24年),邮政部成立,简易邮局法施行,开始发行带压岁钱的邮政明信片。

1950年(昭和25年),开始发行暑期慰问用明信片。

1961年(昭和36年),创立定额小汇兑制度。

1968年(昭和43年),实施3位或5位的邮政编码制度。

1973年(昭和48年),创设存款人贷款制度。

1975年(昭和50年),开始办理国际商务邮件(EMS)。

1983年(昭和58年),故乡包裹诞生。

1989年(平成元年),地方邮票(后来改名为“故乡邮票”),开始发行带压岁钱的贺年卡邮票。

1991年(平成3年),开始发行带有家乡明信片、寄附金的压岁钱贺年卡邮票,开始外币兑换业务。

1998年(平成10年),实行7位数的邮政编码制度。

2001年(平成13年),由原来的邮政省、总务厅和自治省组建成总务省。

2003年(平成15年),日本邮政公社成立;4月1日,日本邮政正式撤消了总务省邮政事业厅,成立了日本邮政公社,它的成立是日本邮政业132年来的最大改革。

2007年(平成19年),日本邮政集团成立;日本邮政(株)、邮政事业(株)、邮局(株)、邮政储蓄银行、(株)简保生命保险的5个公司体制。

2012年(平成24年),邮政事业(株)和邮局(株)合并后日本邮政股份成立;日本邮政(株)、日本邮政(株)、(株)邮政银行、(株)简保生命保险的4家公司成立。

2015年(平成27年),日本邮政株式会社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上市;(株)邮政银行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上市;(株)简易生命保险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上市。

2018年4月,日本邮政集团提出,取消对一部分正式员工的房租补助。

企业业务

日本邮政公社的日本邮政业务分为邮政、储蓄、简易保险三大类。

三大业务分设会计,实行独立核算。

生产管理

日本邮政公社对外宣布,越谷邮局参考丰田汽车的生产管理方式,通过把投递地址分拣作业由 2次减为1次等方法削减多馀的作业,推进业务效率化,使邮政部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邮政公社计划把在全国邮局推广此方法,以削减亏损邮政部门的成本。

越谷邮局把丰田的生产管理人员请到局内,从 2003年 1月开始推进业务效率化,通过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南,全面调整人员配置等措施, 2004年2月邮政部门职工的总劳动时间比以前减少了2成。在进行了人员调整之后,越谷邮局把剩馀人员安排到包裹业务等部门,提高了他们的创收能力。日本邮政从 2004年4月起,在1000个邮局采用丰田式管理,目标是使这些局提高10%的生产效率,并期望通过推进业务效率化,雇佣非正式工等措施,削减以人工费为主的经费400亿日元。

改革缘由

日本邮政系统巨大的规模与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所享受的各种私营部门竞争者无缘享受的特权。这些特权包括:

*政府对其存款与保单提供保证。例如,与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等的储蓄业务不同,日本邮政储蓄享有政府信用担保,最高限额为1000万日元。

*日本邮政可兼营寿险业务。简易保险是由日本政府经营的非营利性质的人寿保险业务,目的在于增进国民福利,保证经济生活稳定发展,与一般民间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相比,其手续简便,限制较少。

*日本邮政拥有各种邮递业务的垄断经营权;税收与社会保障支出减免等,其所受的监管也不像私营部门所受监管那么严格。

一方面,私营部门的竞争者,包括渴望更多打开日本市场的国际金融机构,对日本邮政特权辄有烦言。比如,美国企业在日本的窗口机构日本美国商会(ACCJ)就一直密切关注邮政民营化改革的进程,2004年1月成立了一个民营化任务组,自2004年 8月以来,就邮政民营化问题出版了4份报告。而摩根士丹利驻东京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费尔蒙(Robert Feldman)更是在多个场合盛赞小泉的邮政民营化改革计划。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希望将邮政储蓄和保险的巨大资金转移到私营部门,从而可以有效率地利用,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

驱 动小泉政府不惜孤注一掷推行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日本政府当前所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诸如人口日益老龄化、人口数量降低,以及政府的财政危机。

2005年,日本厚生省报告称,日本总人口在2005年上半年出现下降,比原来预期的提前了两年(此前,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曾估计,日本人口将在2006年达到1.27亿的高峰,到2050年降到1.06亿)。2000年,日本生产性人口与依赖性人口之比为4比1,而到了2050年,这一比例估计将下降至1比1.5。2004年,政府在养老金、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为86万亿日元(82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支出将增长近1倍,达到152万亿日元(1.46万亿美元)。

此外,政府为提振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大量投资于公共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财务危机,结果,日本的公共债务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4%。相形之下,即便是长期为财政赤字所苦的美国,公共债务也才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3.7%。

19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主导推出“金融大爆炸”(Big Bang)改革,致力于扭转日本金融监管传统的“护航体系”,营造出透明、基于规则的监管环境,向国际最佳实践靠近,强调企业自负责任,以及事前与事后检查。

然而,邮政金融体系此时继续游离于金融厅的管制之外,这削弱了日本政府建立统一、稳健的监管环境的能力,而统一、稳健的监管环境对日本金融行业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邮政民营化改革势在必行。

导入丰田式生产管理

日本邮政公社对外宣布,越谷邮局参考丰田汽车的生产管理方式,通过把投递地址分拣作业由 2次减为1次等方法削减多馀的作业,推进业务效率化,使邮政部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邮政公社计划把在全国邮局推广此方法,以削减亏损邮政部门的成本。

越谷邮局把丰田的生产管理人员请到局内,从 2003年 1月开始推进业务效率化,通过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南,全面调整人员配置等措施, 2004年2月邮政部门职工的总劳动时间比以前减少了2成。在进行了人员调整之后,越谷邮局把剩馀人员安排到包裹业务等部门,提高了他们的创收能力。日本邮政从 2004年4月起,在1000个邮局采用丰田式管理,目标是使这些局提高10%的生产效率,并期望通过推进业务效率化,雇佣非正式工等措施,削减以人工费为主的经费400亿日元。

公社正式变身私企

新华网东京10月1日电,从10月1日开始,136年来一直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的日本邮政公社将正式开始实行私有化,摇身变为一家拥有24万名员工的巨大私企的日本邮政集团。该集团总资产高达338万亿日元,从10月1日开始,日本邮政公社这个邮政巨无霸也同时被拆分为4家公司,即邮政储蓄银行、邮政保险公司、负责柜台接待服务的邮电局和负责邮件投递的邮递公司。按照私有化计划,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保险公司最早可能于3年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上市企业。依据日本邮政私有化改革的相关法案,整个邮政私有化过程从2007年开始,预计将于2017年完成。

2009年7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务大臣佐藤勉(Tsutomu Sato)表示,政府原本考虑在2010年将这些部门上市。现推迟日本邮政公社旗下部门上市。日本邮政公社原计划最早于2010年将旗下四个部门中的两个上市,并在2017年前开始出售股份。这两个部门主营业务为银行和保险。

企业规模

2021年11月,日本邮政集团发布2021财年上半年(4月至9月)财报显示,营业收入为5.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23.3亿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最终净利润为265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8.6亿元),同比增长48.2%。[3]

人才开发

人是邮政经营的财源,如何发挥职员的潜能和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为顾客服务的水平,关系到邮政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日本邮政的人才培养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日本邮政对职员的教育和培训是依据法规、按计划实施的,这保证了邮政职员享有接受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权力,同时他们也有义务必须按照法规的要求,自觉地接受培训教育,做好本职工作。日本邮政人才开发管理和推进的职能部门枣“人事部人才开发课”根据《日本国家公务员法》和《日本邮政省职工训练法》的要求,对全国30万邮政职员的教育培训进行规划和预算,并以文件和会议的形式下达给地方邮政局。

邮政教育在日本一般被称为“职员能力开发”,它又具体分为个人业务能力开发、组织能力开发和基本素质开发三部分,并通过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和自我开发等三种形式,构成比较严谨的日本邮政职员能力开发体系。“在职培训”即在职员任职单位的培训,主要是日常业务方面的培训,目的是提高邮政职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或适应业务规章的变动。“脱产培训”即职员离开单位进行的培训,主要是对“在职培训”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进行补充深化,以及对邮局组织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培训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本系统邮政大学校、中央研修所或地方研修所的集中培训,一种是委托民间学校或企业、公司等承担的培训。“自我开发”即职员利用业务时间进行的自我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通过参加民间举办的培训班、观看电视教育讲座等进行自学;通过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的“提案制度”来提高职员自我管理和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倡导职员根据自己对邮政业务的考察研究,撰写论文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报奖,来激发职员研究思考问题的热情,以达到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目的。

企业投资

2021年11月,投资美国知名生鲜电商平台GrubMarket的2亿美元E轮融资。[4]

企业文化

以邮政网络的安心、信赖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企业的创造性和效率,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支持地区客户的生活,以客户和员工的幸福为目标。另外,追求经营的透明性,遵守纪律,为社会和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经营方针

1.将客人的生活放在第一位,发挥创造性,在客人的人生各个舞台上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

2.确立企业的管理、监察和内部控制,贯彻合规。

3.实现作为集团的经营透明性,包括适当的信息公开、适当推进集团内部交易等。

4.以集团的持续成长和中长期的企业价值的提高为目标。

5.工作的人,支持事业的伙伴,社会和地区的人们,大家互相合作,创造每个员工都能成长的机会。

主要荣誉

企业排名
时间排名备注
2020年5月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72[5]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第213位

企业事件

违规问题

2019年底,日本邮政集团旗下简保生命保险公司曾被曝出让顾客重复缴费保险费用等违规销售保险商品的问题。截至2019年12月18日,经查共有约1.28万起个案涉嫌违反日本法律和公司内部规定,其中明显属于违规的合同多达670份。[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