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由网友(半个西瓜半个夏/* /*)分享简介:中国陆地石油散团有限私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简称“中国海油”或者“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视办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一九八二年二月一五日经国务院核准建立,总部设正在北京,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出产运营商[一]。自建立以去,中国海油经由过程...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部设在北京,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1]

企业参展

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2022年10月19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中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

中文名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外文名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总部地点

北京

成立时间

1982年2月15日[1]

经营范围

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与销售、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海上风电

公司官网

www.cnooc.com.cn

世界五百强

第92位(2021年)[5]

上市时间

2022年4月21日

主要成就

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上市公司
连续17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1]

公司性质

中央企业

国家

中国

年营收

2461亿元(2021年)[3]

员工人数

80058名(2021年)[4]

企业领导

汪东进(董事长)

简称

中国海油、中海油、CNOOC

年利润

793亿元(2021年)

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注册资本

1138亿元[1]

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起步,海洋石油勘探始于南海。

1965年后,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北方的 渤海海域。在海洋石油工业开拓的初期,使用自制的简易设备,经过艰苦的努力,在上述两个海域均打出了油气发现井。

从1966年到1972年,在渤海海域共建造了4座固定式钻井平台,钻探井14口,发现了3个含油构造,为海上石油勘探积累了经验。

1973年以后,开始更新设备,在国内建造和从国外购进了一批自升式 钻井船、三用(拖航、起抛锚、供应)工作船和地球物理勘探船等,在渤海进行勘探、开发试验。

1973年2月,燃料化学工业部决定成立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

1978年8月,石油工业部将渤海石油勘探业务从大港油田划出,在塘沽。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决定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 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全面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业务。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成立,隶属于石油部。

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石油部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属国务院领导。同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立,直属国务院领导。

2011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中海油集团的海南液化天然气(LNG)工程项目,该项目一期设计能力200万吨/年,拟2014年建成投产并于2016年达产。中海油集团为中海油股份(0883)的母公司。

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政府决定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标志着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完成在海外最大宗收购案。

2013年1月1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的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与雪佛龙中国能源公司(“雪佛龙”)就15/10和15/28区块签订了产品分成合同。根据合同规定,在勘探期内,雪佛龙将在15/10和15/28区块进行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雪佛龙承担100%的勘探费用。中国海油有权参与合同区内任一商业油气发现最多51%的权益。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购它的 普通股和 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

2015年9月18日,签署《责任关怀全球宪章》,就加强化学品管理体系,保护人与自然环境,敦促各方为达成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等做出郑重承诺。

2017年12月,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核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6月,中海油以及中石油集团附属公司与Novatek签署了有关收购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Arctic LNG 2股权的协议。[6]

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1年2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中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7]2021年5月,加入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8]10月19日,中国海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投产运行。

2022年2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A股首发申请获通过。3月30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设的中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澄迈马村港中国海油海南码头投用。4月2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中国海油”,证券代码“600938”。[3]10月19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中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测取得的有力进展。[2]

企业业务

  • 业务纵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 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业务板块。

油气勘探开发

截止2013年,中海油在中国海上拥有四个主要产油地区:渤海(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东部(深圳)和东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商之一,同时,中海油还在 尼日利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拥有上游资产。

  •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负责渤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渤海油田是中国海油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前景最好的原油生产基地,拥有油田54个,生产平台113座,陆上终端4个,FPSO7条,船舶80艘,直升机8架。截止2011年年底,渤海油田累计发现三级地质储量约50亿方油气当量, 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2.05亿方。2010年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分公司”)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下属的一家境内分公司,主要负责东经113°10′以西的中国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总部设在广东省 湛江市。

公司下设18个部门和单位。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现有员工2009人,平均年龄31.9岁,陆地员工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海上员工中大学本科学历占比76%。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勘探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 南海西部海域现已发现38个油气田和30个含油气构造。已有17个油田和5个气田投入生产,是中国海洋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其中, 崖城13-1气田和东方1-1气田分别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和自营天然气田。公司油气产量已连续四年超1000万方油当量,国家已把南海油气开发提高到国家海洋战略高度。

  •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是中国海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与对外合作的沃土,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始于1983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0年开始生产原油,当年生产原油13.8万吨;1996年登上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台阶,继大庆、胜利、 辽河油田之后,列全国第四位,成为中国重要原油生产基地。2011年,管理局油气产量达到1079.5万方(油当量),实现连续16年油气产量超千万方。自1990年第一个油田投产以来,南海东部海域累计产量超过2.2亿方,是国内海上油气累计产量最高的海域。

  •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隶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在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所辖海域拥有广阔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对华东地区天然气的供给乃至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实均有着重要意义。

公司现有职能部门13个,在职工作人员855人,61%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0%以上人员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结构涵盖地质、物探、钻井、开发、工程、油气生产、企业管理多个领域。

  • 5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原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作为中国海油所属最大的综合性大型科研机构,中海油研究总院业务范围涵盖海上油气勘探研究,海外勘探、开发、工程目标评价与新项目识别,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设计,海上油气田工程基本设计和新能源研发;同时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研究任务。

天然气及发电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和管理中国海油天然气及发电板块业务。气电集团以LNG及相关产业为核心业务,以LNG接收站和管网为产业基础,以“清洁能源、平安运行”为指导理念,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中国沿海地区积极建设天然气大动脉,形成统一的LNG贸易平台,迅速确立了国内LNG行业领军者地位。气电集团正为中国沿海地区提供可靠和充足的清洁能源,为中国海油打造低碳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公司。

专业技术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COSL)作为中国海油旗下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一家分别在沪港两地上市、拥有近50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海油服专业技术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三个阶段,具有物探勘察、钻完井、油田技术、船舶服务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功能齐全、服务链完整的综合型海上油田服务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简称: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大专业服务公司之一,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和化工产品的多元化大型产业集团。公司定位于综合型能源运营技术服务和能源化工产品供应商,立足于上游产业,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生产和其他能源产业提供综合型、高质量服务;同时依托中下游产业,从事石油化工衍生品的加工生产及销售,在专业化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发展,建立独特的“服务+产品”的业务模式,以服务支持生产,以产品带动服务。形成了能源运维服务、能源综合服务、精细化工产品和健康与环保四大产业板块。

炼化销售及化肥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油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惠州炼化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新能源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海外发展

  • 发展概述

浩瀚无垠的大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尤其是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位于深水。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开采石油的足迹从陆地走向海洋,由浅水走向深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自1982年成立以来,通过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基本建立起常规作业水深内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并于2010年实现国内油气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建成海上大庆。

  • 深水挑战

1.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长、钻井液容积更大以及设备的压力等级更高,隔水管与防喷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甲板负荷和甲板空间。另一方面,水深增加,加之深水恶劣的作业环境,使得钻井非作业时间增加,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苛刻。选择深水钻井装置、设备和技术时都要针对水深进行单独校核。

2.海底温度低,井底有可能高温,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多问题。如在低温环境下,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大幅度上升,会出现显著的胶凝现象,而且增加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及风险。

  • 深水舰队

由于缺乏深水勘探开发的大型装备,大规模的南海深海 油气开发还无法全面展开。为突破深水勘探、开发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中国海油投入巨资打造以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这支深水舰队的建成,对于加速进军深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油品牌

海油品牌有沥青及环保橡胶油、化工化肥、金融产品、锂电池、海工产品、海化产品、特色涂料、炼油产品、加油站服务、生物柴油等。

企业业绩

中海油的半年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净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3.5%,但平均实现油价同比下降45.9%,导致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4.2%至770.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6.1%至147.3亿元。

2017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油气销售收入达约人民币383.9亿元,同比上涨55.8%;10月25日,中海油宣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主要经营指标;第三季度,中海油实现总净产量116.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3%。其中,中国海域净产量73.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下降2.4%,主要由于在产油田产量自然递减;海外净产量42.4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0.7%。

2020年3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海油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09亿元,上缴利税费1289亿元;8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布截至2020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营业额745.6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跌31.8%。纯利103.83亿元,按年跌65.7%;每股盈利0.23元。派中期息0.2港元,上年同期派0.33港元。期内,油气净产量录2.58亿桶油当量,按年增加6.1%。油气销售收入为663.4亿元,按年下跌29.9%;2020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中国海洋石油2020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3.83亿元,同比下降65.7%。

2021年3月2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披露2020年全年业绩。年报显示,2020年中海油年营收1554亿元,实现油气销售收入1396亿元,净利润为249.6亿元。

2021年8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油气销售收入达1006.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1.0%。[9]

2022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2021年,中海油实现营业收入2461亿元,同比增长5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181.77%。[3]

2022年4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中海油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达约823.8亿元,同比上升70.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0亿元,同比上升131.67%。[10]

2022年8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766.8亿元,同比上升75.6%;归母净利润人民币718.9亿元,同比上升115.7%;油气净产量达304.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6%。[11]

企业文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标志是以公司英文字母CNOOC为基本设计 元素设计,蓝色外圈和波纹象征中国海洋,英文大写字母CNOOC组成的红色图案有海上钻井平台托举一轮朝阳的意象,寓意中国海洋石油事业欣欣向荣。

企业理念

核心价值观(海油精神):爱国 担当 奋斗 创新

“爱国”就是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是海油人的精神核心。

“担当”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品格。

“奋斗”就是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精益求精,是海油人“战风斗浪、与海共舞”的拼搏写照。

“创新”就是追求卓越、解放思想、自我革命,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企业使命: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海油始终扛鼎于肩的庄严承诺。

企业文化核心:碧海丹心,能源报国

“碧海丹心”体现了海油人的文化渊源。

“能源报国”表达了海油人的历史使命。

企业作风:严 实 快 新

“严”就是要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实”就是要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注重结果,彻底扫除形式主义之风。

“快”就是要强化效率意识,做任何事都要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把握进度、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新”就是要开拓创新,遇到困难不能只想“等、靠、要”,要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12]

企业定位:蓝色能源贡献者

中国海油以海为家、与海共舞,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探索科技前沿,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企业口号:赋能美好,探源未来

中国海油坚持以贡献优质能源为己任,同时通过面向未来的技术变革和能源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

文化动态

中国海油在认真梳理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不断汇聚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元素,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文化与海洋石油工业实践相结合,锻造了以“爱岗敬业、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海油精神,形成了既葆有国有企业和石油行业精神内涵,又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国际性的独特企业文化,公司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基础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全面推进,政治优势转化实践进一步深入,塑造了海洋石油工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了干部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弘扬了新时期“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海油精神,公司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典型和先进模范。

人才战略

人力资源使命

落实“人才兴企”的核心战略,提升总公司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目标

坚持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用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滚动发展规划;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高效组织机构

根据总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并保持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使组织规模、结构和特征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确保组织发展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升员工竞争力

支持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供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全力提升员工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清晰的 政策环境,完善配套的 制度体系,保障并推进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开放和谐氛围

营造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构建和谐海油。

企业合作

2018年12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英荷壳牌、美国雪佛龙、美国康菲、法国道达尔、挪威石油、科威特海外石油公司、加拿大哈斯基、澳大利亚洛克石油公司、韩国SK共9家国际石油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7月1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渤海湾、北部湾、南黄海和苏北盆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共涉及双方探矿权19个、总面积约2.69万平方公里。在合作框架协议下,同时签署了渤海湾盆地、苏北和南黄海盆地、北部湾盆地联合研究协议。

2022年7月8日,中国海油与中国中车在北京进行高层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4]

企业管理

董事长:汪东进

董事:李勇、徐可强

外部董事:郭建新、赵沪湘、于万源、江正洪[15]、邵开文

职工董事:唐代治[16]

高级管理

汪东进:董事长、党组书记

李勇: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徐可强:董事、党组副书记

温冬芬: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钟庆明: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

霍健: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周心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7]

俞进: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8][19]

历届领导

自总公司成立至2011年,经历了六届领导班子,前五届总经理分别为秦文彩、钟一鸣、王彦、卫留成、傅成玉。

慈善公益 

公益活动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中国海油长期以来为扶贫、援藏、 助学、救灾等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回馈社会,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

中国海油成立了以公司高层为领导的中国海油慈善公益事业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扶贫援藏及慈善公益事业委员会工作章程》

其他公益项目

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宋庆龄基金):2011年捐赠389万元,圆满完成第二期捐赠计划。2003年至2011年两期累计投入资金2818.9万元,共援助全国30所高校贫困学生9496人。2012年计划启动第三期捐赠。

母亲水窖:继续按照捐赠协议捐款200万元。

希望工程:继续向四所希望小学捐赠15万元。

向全球契约组织捐款6.3万元。

2012年3月,赞助乌干达驻华使馆拍摄旅游纪录片,提供赞助费用155.05万元人民币。4月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2.59万元)。6月上海分公司对安徽页岩气矿区开展贫困助学活动,赞助费为52,170元人民币。8月上海分公司对金山区山阳镇卫东村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赞助费为10万元人民币。11月参加第八届加中能源环境论坛,并提供金额为31.52万元人民币(折合5万加元)的赞助。

2021年7月,为支援河南省做好汛灾抢险救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向河南省捐赠现金达2000万元。[20]

主要荣誉

2022年荣誉

2022年3月16日,被表彰为“冬奥网络安全卫士”。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33名。[21]

2021年荣誉

2021年5月,《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87名。[22]

2021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气电集团思想政治工作部驻卓资县扶贫工作组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3]

2021年7月13日,国资委考核分配局公布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列。[24]7月20日,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位列第74名。[25]

2021年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92名。[5]

2021年9月5日,被民政部授予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26]9月23日,位列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第96位。9月25日,入选“202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31位。

2021年10月,入选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榜,排名第554位;入选普氏能源2021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排名第9位。

2021年12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荣膺“十四五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董事长汪东进荣获“2021年度卓越企业家”。

2020年荣誉

2020年1月,英国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中海油排名第323位。

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26。[27]

2020年7月27日,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排名第45。[28]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位列第64位。[29]

2020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75085732万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5。[30]

2020年12月,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发布2020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榜,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30位。[31]

2019年荣誉

2019年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9《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排名第41。[32]

2019年7月22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排名第63。[33]

2019年8月27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03。[34]

2019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6。[35]

2019年12月,中海油在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企业)指数100榜单中排名第81位。[36]

2018年荣誉

2018年5月,2018年“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发布,中海油排名第28位。[37]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排名158位。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7位。[38]

2018年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9。[39]

2018年9月10日,获得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40]

2018年10月,2018年《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排名第6。

2018年10月16日,科睿唯安发布“2018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中国海油入榜第三梯队。

2018年11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8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以总分87.6分排名第19。[41]

2018年12月,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上市公司。[42]

2018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财富》发布的“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公司”榜单中排名第44。[43]

2017年荣誉

2017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排名第115。[44]

2017年9月9日,2017亚洲品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市值1885.14亿元位列47。

2015年荣誉

2015年,中国海油在世界500强排名第72位、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32位;油气供应能力创历史新高,油气总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油当量大关。

2013年荣誉

2013年3月,获得财富杂志 2013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排名第18位、“2013年中国最具责任感企业大奖”,获得亚洲周刊 “2012年全球华商1000-大陆地区最佳绩优公司”大奖,获得亚洲企业管治杂志“2013年最佳社会责任公司”“2013年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李凡荣先生荣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2013年亚洲最佳CEO (投资者关系)”。6月,荣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企业管治杰出表现标杆公司”大奖,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凡荣先生获得亚洲企业管治杂志的“亚洲公司董事成就奖”。9月,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位。[45]

2012年荣誉

2012年1月,获选欧洲货币杂志“2012年亚洲最佳石油能源公司”,在PFC Energy “2011年上市能源公司50强”排名中,位列第15位。

3月,公司CFO钟华获选“2011中国CFO年度人物”。

4月,获选亚洲周刊“中国大陆企业香港股市排行榜-最大市值企业大奖”,在福布斯杂志“2012年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列第146位。

6月,获选亚洲企业管治杂志“2012年亚洲最佳企业管治大奖”、中国信誉企业认证为“2012年信誉企业”称号。

7月,在金融时报杂志 “2012年全球500强公司“排名中, 位列第62位;在财富杂志 “2012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 位列第101位;在财富杂志 “2012年中国500强公司”排名中, 位列第20位。

8月,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最佳年度社会责任公司大奖”及“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大奖”,收购英国图洛石油公司乌干达资产被中国海外投资年会组委会评为“中国海外投资(2012)最佳案列”。

9月,获选亚洲金融杂志“2012年亚洲最佳管理公司”及“2012年亚洲最佳天然资源公司”,公司CFO钟华获选机构投资者杂志“最佳CFO”(卖方),获选机构投资者杂志“最佳投资者关系”(买方);在普氏能源资讯“2012年世界250强能源公司”排名中,位列第13位;在普氏能源资讯“2012年世界250强能源公司”-- “亚洲总体表现”排名中,位列第3位;在普氏能源资讯“2012年世界250强能源公司”-- “亚洲石油天然气开发生产”排名中,位列第1位;在普氏能源资讯“2012年世界250强能源公司” -- “亚洲成长最快企业”排名中,位列第6位。

11月,获选普氏能源资讯 “2012年卓越表现公司--石油商品类”大奖、亚洲金融杂志“2012年最佳债券发行人”、财华社 "2012年港股市值10强" 公司。

12月,获选投资者关系杂志 “卓越投资者关系”大奖提名、财智杂志 “3A铂金奖”公司并“最佳跨境并购”大奖、和讯网 “海外财经风云榜”“最具影响力海外上市公司”及“最佳海外拓展企业”、世界品牌实验室 “香港100最具影响力品牌”

2011年荣誉

12月12日,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发布2011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中海油位列第34位,较2011年上升4位。

11月29日至30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海油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得“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

9月27日至28日,“2011中国石油和化学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海油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两化融合创新奖”。

9月1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荣膺PMI(中国)项目管理大奖最高奖项——“年度项目大奖”,为获此荣誉的第一家中国公司。

9月3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201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海油以营业收入3547.6亿元位列第16位,较2010年上升3位。

7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10年度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中国海油以95.11分位列A级第8名。

7月7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1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海油以营业收入524.08亿美元、利润72.39亿美元位居第162位,较2010年大幅跃升90位。

7月1日,英国《 金融时报》公布2011年度全球上市企业500强名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125.6亿美元市值位居第46位,较2010年大幅度上升29位。

5月11日,《 福布斯》杂志公布最新“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从2010年的162位上升至2011年的144位。

5月4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辽东湾勘探项目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是中央企业本年度唯一获此“共青团系统最高荣誉”的集体。

3月26日,中国海油在全国管理创新大会上荣获3项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2月18日,中国海油“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和“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及示范工程”两个项目团队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1月28日,PFC Energy公布2010全球能源企业市值50强名单,中海油以1060亿美元的市值位居第10位,较2009年的第19位跃升9位。

1月9日,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0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活动在京举行。中国海油荣获“2010最具责任感企业”奖。

往年荣誉

2010年11月29日,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宣布,中海油研究总院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称号。研究总院自2002年8月起至2010年11月29日止已招收83名博士后,其中55人完成研究任务顺利出站。

2010年11月3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 24届 IPMA(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2009年12月,中国海油获得“ 中国经济百强榜之共和国 60 年最具影响力品牌 60 强 ”荣誉称号。

2009年12月,中海油入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评选的“2009 中国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 10 强 ”。

2008年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8年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名列第409位,较2007年首度入榜的469位上升60位。

2008年8月2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经营业绩考核A级中央企业名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连续四年考核获A级。

2007年12月,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 傅成玉当选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这是继2005年、2006年以来,傅成玉连续3年获此殊荣。

2007年12月,在人民网主办的“和谐中国·社会责任”2007年度高峰论坛上,中国海油获得“人民社会责任奖”。

2006年9月,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宣布,在“2005年度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上,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荣列第73位。

2006年9月,美国《商业周刊》评出2006年度亚洲50强,中海油有限公司从2005年的第17位跃居至第7位。

2005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当选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

2005年11月,国际权威资信评定机构 标准普尔分别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及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信贷评级,由BBB+调高至A-。

2004年12月,著名财经杂志亚洲货币杂志公布亚洲年度最佳管理公司的评奖结果,中海油获中国总体最佳管理公司第二名,公司首席财务官 邱子磊荣获中国最佳CFO称 号。同时,在该刊2003/2004年度中国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中海油在总体最佳管理公司、最关注股东价值、最佳运营效率三大奖项评选中榜上有名。

2003年12月,在《 欧洲货币》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最佳公司的排行榜上,有限公司分别荣膺“亚洲最佳油气公司第一名”和“亚洲最佳公司中国第一名”两项桂冠。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欧洲货币》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亚洲最佳小型公司”的荣誉。

2002年12月,美国全球性金融月刊《环球金融》杂志2002年底公布了其第五届独家调查结果,评出了全球28个行业世界最佳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被评为亚洲最佳石油公司,成为惟一一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公司。

2001年12月,在中国财政部对资产总额百亿元以上中央企业(集团)的评定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0、2001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蝉联第一。

技术创新

科研概述

高科技是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特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直坚持以科 技引领未来方向,不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以为社会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

中国海油将“科技领先”战略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来推进,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紧密跟踪石油科技发展趋势,把握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与科研机制。

科研团队

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二次跨越”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源泉。公司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工作,致力于从外延扩张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中国实际的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践,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要竞争力,为打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提供了不竭动力。

科研管理

公司不断完善管理创新体系,大力激励管理创新行为,以解决企业发展中最关键、最棘手的管理问题为出发点,以管理优秀成果评选和申报为抓手,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热情,营造了人人讲管理、重管理的氛围,推动了小到班组、大到集团的管理实践。公司连续多年获得行业部级“三评”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新能源开发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公司,积极参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利用。2007年,公司成立了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能源公司”)。新能源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煤基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CDM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是中国海油新能源产业的孵化器。

新能源公司研究制订了新能源产业“十一五”规划和五年滚动发展规划;在风能、生物质能、煤基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CDM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一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海油截至2011年有4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各风电场风机可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全年新开发风资源150万千瓦,累计储量达到1500万千瓦,实现上网电量5.3亿度。海南东方四更风电项目和甘肃玉门昌马风电项目通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预计最高可获得62万吨/年减排指标,每年最高可获得约2500万元的减排效益。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原料供应渠道,以效益为中心控制生产销售节奏,截至2011年已投产的海油碧路公司和海南生物能源化工公司,2011年共生产生物油料18.92万吨。公司致力于传统煤炭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累计取得82.9亿吨煤炭矿权,取得政府预置资源140亿吨,为煤制天然气(SNG)项目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开局之初,完成SNG五大基地布局,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编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并承担煤制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编制工作。

公司锂电池业务跃居世界锂电池行业第5位。全年生产各类电池1.74亿只,同比增长27%。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电池组组长单位,承担6个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开发和11个技术研发项目,获得超亿元资金支持。公司成功研发大聚合物锂离子技术,成为苹果、戴尔、惠普主要供应商之一。

企业精英

院士

周守为,1951年11月出生,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运华,1963年2月出生,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何汉漪,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教授级高工,2003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朱伟林,2007年获得中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邓运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2009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5年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峰,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施和生,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9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先进典型

劳模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力推进国际一流能 源公司建设

的重要精神力量,必须大力弘扬。要努力形成崇尚劳模的良好风尚,使劳模成为广大员工竞相学习 的楷模和榜样;努力形成学习劳模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形成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创造佳绩;努力形成关爱劳 模的良好风尚,使劳模群体始终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全国劳模 张荣:魅力恒久有源泉2010-08-27

全国劳模 王维民:浴火重生大峪口2010-04-29

全国劳模 赵岩:猛士·巧手·干将·“飞人”2010-04-29

全国劳模 缪乾:服务“三农”情深深2010-04-29

全国劳模 郭太现:“海上大庆”闪红星2010-04-29

全国劳模 王振华:造福一方的带头人2010-04-29

全国劳模 郝振山:海上铁人2010-04-2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 王建章2010-04-12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 胡鹏飞2010-04-0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 杨晓刚2010-04-0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 刘义勇2010-04-0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邵明仁2010-04-0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风采——孟悦新2010-04-09

追求无悔的人生—— 王文贵2010-02-25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邓晓辉2009-06-29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施时楷2009-06-2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刘良跃2009-06-29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朱江2009-06-29

扳手上的泪水与微笑——记运输修理班班长周世祥2009-06-28

企业事件

当地时间2021年2月26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决定,将根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去年11月签署的一项禁止美国人投资“有军方背景的中国企业”的行政令,启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imited,下称中海油)美国存托凭证(NYSE:CEO)的正式摘牌程序。[46]

2021年3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在公告,为了保护本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2021年3月10日公司向纽约证交所提出书面要求,要求纽约证交所董事会的一个委员会覆议下市决定。根据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手册,其将于公司提出覆议要求之日起至少25个工作日后安排覆议。[47]

2021年12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已发行美国存托股份数量约52.7万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摩根大通银行已就终止美国存托股份计划向所有美国存托股份持有人发出通知,该公司的美国存托股份计划于2零22年2月3日(东部标准时间)终止。[4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