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烟草集团(美国烟草公司)

由网友(爱你要不要)分享简介:英美烟草散团(British American Tobacco),简称BAT,建立于一九零二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董事少为Richard Burrows,[一]是1野以从事烟草行业的企业。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BAT的产物遍布世界一八零多个国度以及地域,正在六四个国度领有八一野香烟厂,还有九个雪茄以及脚香烟添工场漫衍正在七个国度...

英美烟草集团(British American Tobacco),简称BAT,成立于1902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董事长为Richard Burrows[1]是一家以从事烟草行业的企业

截至2023年3月,BAT的产品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64个国家拥有81家卷烟厂,另有9个雪茄和手卷烟加工厂分布在7个国家,每年加工处理6.6亿公斤烟叶,年生产卷烟8500多亿支(1600多万箱),全球雇员9万多人。[2]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英美烟草集团位列第101名

中文名

英美烟草集团

国家

英国

年营收

33057.6百万美元(2020年)[3]

员工人数

55329人(2020年)

公司官网

www.bat.com

外文名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总部地点

英国伦敦

成立时间

1902年

企业领导

Jack Bowles(首席执行官)

年利润

8208.0百万美元(202年)

企业简介

烟草大王杜克

英美烟草集团(British American Tobacco)是世界上第二大烟草国际集团,创办于1902年,总部位于伦敦,集团旗下拥有200多个品牌,2010年,集团下属公司共销售出7,080亿支卷烟。

自190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以来,英美烟草已认识到维系高质量的员工队伍的重要性,并视人才为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公司一直致力履行为雇员不断提供培训及教育的承诺,并提供可观的员工福利,包括免费医疗服务、在若干厂房提供的员工膳食津贴、培训和教育计划以及退休计划等。

英美烟草通过在全球各地建立新的子公司,以及合并和收购的方式而不断成长。近年,英美烟草重整其烟草核心业务。1996年1月,公司合并了所有烟草业务。1998年9月,金融服务业务与英美烟草集团脱离,与苏黎世集团合并。之后,英美烟草集团成为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独立挂牌上市的公司。1999年1月,英美烟草和世界上第四大烟草公司--乐富门国际烟草公司宣布合并。该合并计划于1999年6月在全球范围内圆满完成。

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北区业务包括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澳门的业务运作,拥有来自18个国家的七百余名员工,业务涉及30多个地区,业务包括合作品牌开发项目、烟叶合作、在山东济南的合资企业、以及大量的赞助活动。

发展历史

集团的早期发展:1902-1932

1902年9月29日,为平息激烈的贸易战,英国的帝国烟草公司与美国的美国烟草公司联合创办合资企业——英美烟草公司。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不得在对方的国内市场开展贸易,但有权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使用对方的品牌和商标。两家公司在英国或美国“本地”市场外的业务均交由英美烟草公司经营,从而使新公司的业务遍及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南非和中国等多个国家。

詹姆斯·杜克,一位一丝不苟的、自学成才的商业巨子,出任英美烟草第一任主席。他的战略是雇佣最优秀的人才,开发更加优质的产品,尽量降低产品价格,实施机械化生产、进行合理组织,并进行产品推广。

在前10年里,英美烟草发展迅速:1904年进入西印度群岛;1905年进入锡兰和埃及;1906年进入荷兰、比利时、瑞典和挪威;1908年进入芬兰、印度尼西亚和东非地区;1911年进入马来亚(今天的马来西亚)。

截至1910年,英美烟草的香烟销量已经超过100亿支,公司利润也急速飚升。

1911年,美国烟草公司放弃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英美烟草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英国投资商认购了其美国母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股份。此后,英美烟草可以自由在全球各地独立经营业务——但由于与帝国烟草公司签订了地域协议,英美烟草不能在英国本土开展业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队对烟草的大量需求将公司的产能提高到了极限。1915年,英美烟草共销售了250亿支香烟。

一战期间,英美烟草建立起了一体化的企业文化,一改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男性劳动力被抽调参加战事,公司开始招聘女性员工,从此改变了公司的员工结构。

英美烟草的广阔市场得益于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1921年,Cigarrera Bigott Sucs在委内瑞拉成立。其后数年,英美烟草分别在智利、墨西哥和中非进行了收购活动。

杜克于1923年辞职,其继任者是雨果·坎利夫欧文(Hugo Cunliffe-Owen),他也是一位才华过人、作风果断的领导人。雨果先生继任主席后第一项举措就是在1925年收购了Ardath Tobacco的海外业务,一并获得State Express的商标权。

英美烟草在收购北卡罗莱纳州的小公司布朗和威廉森后,于1927年涉足美国市场。

1927年,英美烟草公司成立25周年,此时它已经跻身英国领先公司行列,旗下设有120家子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5,000人。公司立足美国市场,并吞并了其唯一的国际竞争对手Ardath。英美烟草在全球各大洲均建立起了良好的业务,年均利润超过600万英镑。

虽然经济萎靡不振,但在1932年以前,英美烟草在大部分没有实施政府垄断的国家中开办了工厂。同年,公司营业所建立起独立的分销网络,后来演变为成熟的子公司;英美烟草在印度、中国、巴西和尼日利亚等国开展烟叶种植和加工业务,并收购了德国的Haus Bergmann公司。

集团的中期发展:1933—1968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非殖民化运动对英美烟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剧变以及失去了中国地区业务之后,公司相继丢失了多个终端市场。但是,全球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二战也对英美烟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司在欧洲地区的业务受到严重破坏。在远东地区,英美烟草与被日本人占领的公司失去了联系。1937年,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香烟销量超过了550亿支。此后,由于日本入侵,英美烟草在中国的销售中断了四年多。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公司的利润一直维持在550万英镑左右。到1942年,则猛降至300万英镑。此后直到战争结束,公司的利润始终维持在这个水平。

战后社会

二战结束后,贸易环境异常艰难。英美烟草需要面对通货膨胀、高昂的烟叶价格,并且需要重建在战争中损失的资产,所有这些都令公司盈利受挫。

1952年,英美烟草成立50周年,公司的经营环境开始发生转变。战争动荡最终导致公司损失了多个终端市场,其中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虽然某些地区中出现了政局动荡,但是公司依然取得了佳绩。

新领导层

1953年,邓肯·奥本海姆(Duncan Oppenheim)出任公司主席一职,为英美烟草揭开了全新的发展纪元。奥本海姆彬彬有礼的风范和过人的法律才智,使公司在随后的13年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

1953至1955年期间,按照公司利润计算,英美烟草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公司中位列第三。1960年,公司的全球销量为2,800亿支,贸易利润创记录地超过了5,800万英镑。

1956年,英美烟草收购了Benson & Hedges的海外业务。和State Express一样,Benson & Hedges发展成为集团在国际品牌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基石。

多元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英美烟草开始涉足纸张、纸浆、化妆品及食品行业。公司首先购入Wiggins Teape和Mardon Packaging的股份。1964年,公司还收购了英国的Tonibell冰激凌公司和Lenthéric香水公司。布朗·威廉森以及南非和澳洲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投资食品行业。

1966年,英美烟草收购了雪茄生产商Henri Wintermans,公司盈利首次突破1亿英镑大关。同年,公司新主席登齐尔·克拉克(Denzil Clarke)接任主席职务,进一步加快了公司的收购步伐。

集团的近期发展:1969–今

截至1970年,英美烟草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70年代末,英美烟草产业集团(BAT Industries)成立,并推动多元化发展;80年代进军金融服务领域。1989年,集团放弃这些领域的业务,将重点重新调整到烟草业务方面。

收购

1970年,在新主席理查德·多布森(Richard Dobson)的带领下,英美烟草在50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办了140家工厂。两年后,英美烟草撤销了1902年与帝国烟草公司签署的地域限制协议,从而获得了其原有品牌(包括State Express)在英国和西欧的独家拥有权。

英美烟草致力于开拓全新业务,最终决定发展零售业,在70年代收购了英国的Argos及美国的Saks Fifth Avenue。

1976年,集团进行全面重组。在新主席彼得·马卡达姆(Peter Macadam)的带领下,集团运营事宜开始由新控股公司英美烟草产业集团掌控。在两年时间里,英美烟草产业集团发展为英国第三大企业,并成为自由世界中最大的烟草商,每年销售卷烟5,000亿支。

1977年,英美烟草成立75周年,马卡达姆评价道:“我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损失了中国地区的业务及其它很多地方的不动产……但是,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强大,我认为我们目前的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与此同时,布朗·威廉森公司投资1.5亿美元资金,在美国乔治亚州梅肯市开设了一处新工厂。到70年代末,英美烟草向中国输出卷烟,这是自30年前其卷烟业务在中国被国有化后,英美烟草首次重回中国卷烟市场。

70年代末,通过收购Lorillard的国际业务,英美烟草获得了多个重要品牌,其中包括建牌。

重整业务

1981年,集团产能稳步提升,烟草业务的贸易利润已经增至前10年的3倍,突破4.63亿英镑。

1984年,英美烟草产业集团收购鹰星保险(Eagle Star);一年后收购Allied Dunbar;1988年又收购了Farmers Group。1989年,英美集团成为英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同年,英美集团税前利润上升了24%,突破20亿英镑,却遭到恶意收购,随后集团决定重新专注于烟草和金融服务领域,剥离了其它业务。

新机遇

上世纪90年代,经济逐渐开放,国营专卖制度开始瓦解,中欧、东欧和远东地区出现了不少崭新的贸易机遇。1992年,英美烟草收购了匈牙利的Pecsi Dohanygyar,此后又开展了大量收购活动,并建立起了众多合资公司,涉及地区包括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捷克共和国、俄罗斯、罗马尼亚和波兰。

1994年,英美烟草收购了美国烟草公司,完成了另一次重要收购,获得了Lucky Strike和Pall Mall品牌的所有权。

回归根本

1998年,英美集团剥离了其金融服务业务。同年,集团收购了墨西哥境内的领先烟草公司Cigarrera La Moderna。

1998年,英美烟草私人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在伦敦股票交易所独立挂牌的公司,马丁·白礼顿(Martin Broughton)出任主席。1999年,全球第二大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宣布与世界第四大烟草公司乐富门国际烟草公司合并。通过此次合并,英美烟草吸纳了多个重要品牌(其中包括登喜路)。

进入新千年

与乐富门合并后,集团在加拿大市场的股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加拿大已经成为集团利润最高的市场。2000年,乐富门出售了其在加拿大的股份,并购入了英美烟草联营公司Imasco的其余股份,并售出了非烟草业务。现在,加拿大业务已重组为英美烟草全资拥有的纯烟草子公司,称为加拿大帝国烟草(Imperial Tobacco Canada)。

2001年,集团宣布一系列新投资计划,涉及土耳其、埃及、越南、韩国和尼日利亚多个国家。

2002年,英美烟草成立一百周年。集团重申其对下属员工、自身产品和烟草行业的信心,并宣布将在尼日利亚、韩国和土耳其开始新投资。

同年,英美烟草成为第一家发布社会报告的烟草公司。

2003年,英美烟草获得了秘鲁Tabacalera Nacional公司的控制权,并赢得了对意大利前国家烟草专卖局ETI与塞尔维亚Duvanska Industrija Vranje烟草公司的竞标。此外,英美烟草还提出了将其美国子公司布朗·威廉森的美国业务和RJ雷诺烟草公司进行合并的计划。

2003年11月,马丁·白礼顿宣布自己将于2004年6月从英美烟草退休。截至2004年6月,白礼顿已在英美烟草任职十年,其中前五年担任集团总裁,后五年担任集团董事会主席。

保罗·亚当斯于2004年7月继任集团总裁,杜立石(Jan du Plessis)担任非执行主席。

2004年,布朗·威廉森的美国业务与RJ雷诺烟草公司正式合并,雷诺美国(Reynolds American)公司成立。新公司拥有更加强大、更加稳定的业务,英美烟草拥有其中42%的股份。

2005年,英美烟草在瑞典和南非试销售瑞典款无烟型产品snus,使得吸烟者有机会享用风险更低的无需点燃型烟草。

2006年,在瑞典和南非销售snus的店铺进一步扩大,Toscano雪茄开始在意大利销售。同年10月,集团退出F1赛车赞助——作为对2001年签署的《国际市场推广准则》的一项长期承诺。

2007年,snus扩展到加拿大市场进行试销,我们将烟斗烟草的一些商标出售给了丹麦Orlik烟草公司。2007年5月,我们向Skandinavisk Tobakskompagni公司雪茄部门出售了比利时的雪茄工厂及其相关品牌。

2008年,集团以17.2亿美元的高价赢得了土耳其国有烟草公司Tekel的卷烟资产拍卖。随后,又获得了Skandinavisk Tobakskompagni卷烟和无烟型产品snus销售权。

与华合作

英美烟草中国公司通过中国烟草总公司及中国国家免税商品总公司进口中国大陆的国际品牌包括555、健牌、卡碧、金边臣、时运、总督及希尔顿等。

英美烟草与中国烟草总公司紧密合作,把先进的烟草业技术引入中国大陆,在推动中国现代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公司在南海、芜湖等地推动技术合作及培训计划。1996年底,英美烟草与贵阳烟厂签订品牌发展合同,共同发展黄果树品牌,又与广州卷烟一厂共同开发椰树品牌。

1998年3月,英美烟草与中国烟草总公司在贵州省的大方及思南和湖北省的恩施进行烟叶种植合作计划。通过这些计划,英美烟草把其国际专业技术与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本地经验结合起来,帮助农民提升烟叶产量及改良产品质素。同年,英美烟草又与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携手开展一项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为探讨烟草业的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英美烟草集团与国内有关领导、管理部门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英美烟草集团主席白礼顿是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成员,也是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团主席。这些均充分体现了集团对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承诺。

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北区业务包括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澳门的业务运作,2002年,成立香港大前门集团。

赞助车队

英美车队(British American Racing),简称“BAR”,是一级方程式的车队之一,曾参与1999年至2005年间的赛事。该车队的前身是Tyrrell车队,被英美收购后,最初仍沿用Supertec引擎,不久本田公司加入成为伙伴后,赛车即改用本田引擎。

该车队由英美烟草(BAT)拥有,并以好彩香烟(Lucky Strike)的品牌赞助。在2004年11月中,本田购入车队的45%股权,至2005年9月,本田又从英美手上收购余下的55%股权,成为车队的新股东,并于2006年赛季以本田车队的名义出赛。英美在退股后,仍会以Lucky Strike的品牌来赞助车队。

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北区业务包括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澳门的业务运作。

我们在亚太北区雇佣七百余名员工。

员工来自18个国家。

业务涉及30多个地区。

业务包括合作品牌开发项目、烟叶合作、在山东济南的合资企业、以及大量的赞助活动。

旗下品牌

英美烟草具领导地位的国际品牌包括555、健牌、金边臣、希尔顿、总督、卡碧及时运,各自以不同的市场部分为销售对象。与乐富门合并后,英美烟草的品牌组合将增添卡地亚、乐富门、登喜路、威豪、黑猫及皇庄等品牌。而这些国际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际品牌,主要有555、健牌、乐富门等,这些品牌在一百多个国家畅销,是英美烟草的业务核心和利润源泉;第二类是区域性品牌,如英美烟草在欧洲生产的一些品牌、在巴西生产的一些牌号。第三类是仅在一国或一个地方销售的牌号,如在中国合资厂生产的“黑猫”和“君子竹”品牌。

荣誉记录

世界上第二大烟草上市企业。

业务遍及180 多个市场。

有24个烟叶种植项目以及21家烟叶复烤厂。

在50多个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市场份额从94年的10.7%上升到目前的15%以上。

2001年营业额257亿英镑。

2001年利润比2000年上升了8%,比1998年上升了60%。

全球雇员近9万人。

2017年全球最赚钱企业排第二。[4]

2019年7月22日,2019《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英美烟草集团排名第384位。[5]

所获奖项

2009年

入选《2009年可持续发展年鉴——可持续性资产管理》名单,作为行业领导者和推动者,英美烟草被评为黄金级企业。

2008年

凭借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业绩,英美烟草入选2008/2009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Index)和道琼斯STOXX可持续发展欧洲指数(Dow Jones STOXX Sustainability Index for Europe)。这也是英美烟草连续第七年获此殊荣。

2007年

在富时100(FTSE100)所有公司中名列2007 道德红利指数(Ethical Bonus Index)第三名。该指数由Intelligent Giving公司发布,主要体现公司在员工慈善捐助方面的指数,包括允许员工请假参加志愿活动、对等捐款(matching donations)、开展“工资赠与”(payroll giving)服务等。基于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入选《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的“2007年最重要的公司”(Companies that Count 2007) 之100家英国最负责任的公司名单,并获得金奖。

英美烟草获得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协会的环境指数总分98.6%的好成绩,被评为最高级别的“白金级表现品牌”。

凭借“供应商调查工具”和“烟草生产中的社会责任计划”而获得由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 协会颁发的供应链类别优秀奖——“Big Tick” 奖。

2006年

在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协会的环境指数中名列前茅,跻身于Premier League中。在155个参与公司中,英美烟草是得分高于95%的23家公司之一。 在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协会的更广泛企业社会责任指数100强公司中,并列排名31位,在环境管理和市场管理方面获得极高的分数。

2005年

在由JP摩根、毕马威和Linklaters发布的一项指数中,集团的企业网站名列“英国五大投资者关系网站”之一。

2002年-2004年

作为高效企业管理的榜样,英美烟草公司被收录在2004年12月发布的《Building Better Boards(建设更好的董事会)》出版物中。该出版物由英国政府贸易和工业部出版,囊括了最佳实践建议和工具,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建设董事会。

在普华永道的“建立公众信任”奖项评选中,获“高层管理和薪资报告奖”(2004)及“利益相关者沟通奖”(2003)。

在投资者关系协会(Investor Relations Society)的“最佳实践网站”评选中获 “最佳分析师企业网站奖”(2003) 和“最佳私人投资者网站奖”(2003 和2004)。

在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英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大奖”中,《2001/02 社会报告》获“最佳首次社会报告奖”,《2002/03 社会报告》获“最佳电子媒体报告奖”。

2018年12月18日,英美烟草入选2018年度(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36。[6]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91。[7]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英美烟草集团位列第379位。[8]

2021年5月,英美烟草集团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81名。[9]

2021年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英美烟草集团位列第368名。[3]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发布,英美烟草集团以5,640亿元人民币价值排名第169位。[1]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英美烟草集团位列第101名。[1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