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司)

由网友(我xx就是渣女)分享简介:中国国际海运散装箱(散团)株式会社(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Group)Co.,Ltd.),简称中散散团,曾用名中国国际海运散装箱株式会社,建立于一九八零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1野以从事金属成品业为主的企业。董事少是麦伯良。[一]按照二零二三年官网显示,中国...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Group)Co.,Ltd.),简称中集集团,曾用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金属制品业为主的企业。董事长是麦伯良。[1]

根据2023年官网显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及3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业务领域涵盖集装箱、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2]

2023年3月28日,中集集团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15.37亿元,同比下降13.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32.19亿元,同比下降51.7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同比下降50.83%。[3]

中文名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国家

中国

年营收

1415.37亿元(2022年)[3]

员工人数

51,100人(2020年)

企业领导

麦伯良(董事长)

简称

CIMC、中集集团

公司性质

国有资本参股的公众上市公司

公司口号

创.造.新价值

总部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港湾大道2号 中集集团研发中心

成立时间

1980年1月

经营范围

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化装备、海洋工程、物流、空港设备

公司官网

www.cimc.com

年利润

32.19亿元(2022年)

企业简介

做真正的世界第一 中集集团争雄国际市场的启示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一家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的企业集团,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和服务。中集集团总资产629.92亿、净资产195.13亿元,2012年销售额543.34亿元,净利润19.39亿元。在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6.4万人,初步形成跨国公司运营格局。

发展历程

2020年5月29日,中集集团正式加入中国ESG领导者组织,成为组织第30名成员。[4]

企业业务

集装箱业务

中集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集装箱产品,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商,产品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的物流系统。自1996年开始,中集的集装箱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007年中集成为全球集装箱行业首家年产量突破200万TEU的企业。

“安全、绿色、智能和轻量化”代表着中集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中集所倡导的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工业化理念为集装箱产业的延伸与发展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同时中集还在积极探索模块化建筑及集装箱房屋改造等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

可为客户提供11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线;包括集装箱骨架车、平板车、栏板车、罐式车、自卸车、冷藏保温车、普通厢式车、侧帘车、搅拌车、泵车、轿运车、消防车、垃圾处理车等。年产能力超过20万台,位居世界领导地位。该集团已经建立起辐射北美、泰国及中国华中、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的22个生产基地和24个销售服务公司,还有超00家的服务站,形成中美互动、中欧互动,分布合理、互为支持的产业格局,产品畅销美国和日本等主流市场。

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

中集集团已经逐步具备了能源、化工、食品领域的核心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致力于打造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主流产品,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专用能源装备制造商和集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2004年至2010年,中集连续六年罐式集装箱产销量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已成为中国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装备制造与集成业务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供应商。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静态储罐、罐式运输装备、工艺过程装备、工程承包技术服务。

能化食品装备业务板块拥有位于中国以及欧洲等地15个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形成了中欧互动、分布合理、互为支持的产业格局。主要控股企业包括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TGE GAS ENGINEERING GmbH。其中TGE GAS ENGINEERING GmbH是德国一家独立总承包商,拥有低温液化气体存储站25年工程总承包经验。安瑞科业务基地分布在中国廊坊、石家庄、蚌埠、荆门、北京、南通、张家港;欧洲荷兰、比利时、丹麦。其中,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种类最丰富的罐式集装箱制造商。

海洋工程业务

该集团建造基地分布于山东烟台、海阳、龙口。2010年1月,中集集团实现了对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的控股。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新加坡设立,主要业务是为离岸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建造各种船舶,在建造各种海洋和离岸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识知和建造经验。主要产品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起重船、铺管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浮式储油船(FSO)、海上供应船、海上钢结构、全回转拖轮、豪华游艇等。2010年组建了上海中集海工研究中心,设立了烟台海洋工程研究院,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落户中集,提升了该集团在高端制造方面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成为国家海洋工程产业的重要成员。

机场设备业务

中集空港设备业务主要经营机场旅客登机桥、全自动航空货物及物流处理系统、机械智能立体停车系统、旅客登船桥、机场乘客摆渡车、食品车、平台车、除冰车、行李处理系统等,已成功进入北美、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及东南亚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集还率先生产了接驳全球最大客机A380的登机桥,在欧洲地区所获订单近180条,并成为中国第一家登船桥制造商。[5]

中集生产的旅客登机桥在国内、国际具有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品牌。

金融服务业务

该集团已经拥有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立足于以融资租赁方式为集团各个业务板块提供销售等服务支持手段,在有力支持业务发展、拓展客户的同时,业务规模和净利润也快速增长。中集集团财务公司于2009年6月18日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并于2010年2月正式营业。这标志着中集金融业务板块的初步形成。财务公司的运营为集团资产结构优化、业务营运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拓展了空间,是集团战略升级在业务组合方面的重要体现。

管理团队

王宏,中集集团董事长,53岁,于2007年4月起便出任中集集团非执行董事。王宏先生先后担任招商局集团企划部总经理、招商局集团总经济师、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等职务。

麦伯良,董事、总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自1982年起服务于中集集团,历任技术员、生产技术部经理及副总经理。自1992年起,出任中集集团总裁,自1994年3月起,任中集集团董事。

赵庆生,副总裁。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名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内燃机专业。现任中集集团副总裁。赵先生1983 年加入招商局集团,1991 年至1995年任招商局集团企业部总经理、1995 年至1999年任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至1999任中集集团副董事长,1999年起,任中集集团副总裁。

刘学斌,副总裁。毕业于深圳大学工商管理专业。1982 年加入中集集团,曾任中集集团采购部副经理、南通顺达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集集团集装箱分公司副总经理、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起,任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1998 年12 月起,兼任中集集团总裁助理和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3月,任中集集团副总裁。

吴发沛,副总裁。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士、工学硕士。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广东省肇庆市南华自行车荣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6年加入中集集团,1996年12月起,任中集集团信息管理部经理;1998年12月起,任中集集团总裁助理;1999年12月起,任中集集团董事会秘书;2004年3月起,任中集集团副总裁。

李胤辉,副总裁。吉林大学历史系学士。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MBA。吉林大学世界经济博士。1991 年在团中央工作。1993 年5 月至2003 年3 月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作,2003 年3 月在商务部工作。2002 年10 月至2003 年10 月被聘为中集集团副总裁(挂职),2004年3月,任中集集团副总裁。

于亚,副总裁、党委副书记兼公共事务部总经理。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在轻工业部(后为中国轻工总会)工作,任部长秘书、办公厅副主任。后任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副总裁,凯捷咨询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2007年8月加入中集集团,任党委副书记兼公共事务部总经理。自2010年3月起,任中集集团副总裁。

于玉群,董事会秘书。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在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加入中集集团,先后任金融事务部副经理、经理,负责股证事务及筹资管理工作。自2004年3月起,任中集集团董事会秘书。

金建隆,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会计师。1985年7月毕业于马鞍山钢铁学院会计专业。1975年8月至1989 年4月在杭州钢铁厂工作,任财务处科长。1989年加入中集集团,先后任职于中集集团财务管理部、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自2001年10月起,任中集集团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曾北华,资金管理部总经理。毕业于武汉大学工业会计专业。1989年加入中集集团。曾任中集集团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后任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兼任中集车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集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9年12月起,任中集集团资金管理部总经理。

企业文化

专业引领、乐观进取、精益求精。

定位策略

中集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解决方案,以产品影响世界,以创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品牌标语

创·造·新价值

创——“创新”之意,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生命之源。

造——“精益制造”之意,体现制造业的严谨和务实,为公司的立足之本。

新价值——“不断创造价值”之意,即为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不断创造新价值,体现公司的基本宗旨。

企业业绩

2020年3月26日,中集集团披露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858.15亿元,同比下降8.22%;净利润为15.42亿元,同比下降54.38%。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6]

2021年8月27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中集集团营业收入731.85亿元,同比增长85.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7亿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2.36亿元。[7]

2021年10月27日,中集集团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50.58亿元,同比增长86.50%。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45.02亿元,同比增长411.35%,在市场预期的41亿元至49亿元内。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7.99亿元,同比增长1161.42%。基本每股收益1.24元,同比增长453.06%。[8]

2022年4月27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55.59亿元,同比(较2021年同期)增长23.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17.06亿元,同比增长13.2%。基本每股收益0.4726元,同比增长16.66%。[9]

2022年10月27日,中集集团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91.33亿元,同比下降7.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1.1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中集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人民币18亿元,环比增长58%。[10]

2023年3月28日,中集集团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15.37亿元,同比下降13.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32.19亿元,同比下降51.7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同比下降50.83%。[3]

企业合作

2022年7月20日,中集集团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蛇口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集与徐工机械将在物流机械装备、低碳循环载具、国际物流、自动化物流、新能源、供应链平台、海外业务、资本合作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11]

2022年8月8日,中集集团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双方会重点围绕物流技术装备与服务、物资采购等领域开展合作。[12]

荣誉记录

2018年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8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00位。[13]

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发布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中集集团排名第367位。[14]

2018年11月8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8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以总分84.4分排名第21。[15]

2019年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9《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97。[16]

2019年12月,中集集团荣获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企业)指数100榜单排名第52位。[17]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484。[18]

2020年7月,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制造企业效益200家榜》第60位;位列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第38位。[19]

2020年7月27日,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18。[20]

2021年7月20日,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19名。[21]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977名。[22]

企业荣誉

获奖时间荣誉
2018年10月16日2018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第2梯队[2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