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河南省地级市)

由网友(爷↘拽的没人性)分享简介:许昌别号莲乡[一],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郑州,西依伏牛山脉、中岳嵩山,东、南交黄淮海大平本,东经一一三°零三′~一一四°一九′,北纬三三°四二′~三四°二四′。二零一九年下辖二个市辖区、二个县级市、二个县。总面积四九九六平方私里。[一]许昌有“烟草王国”的佳誉。截至二零二一年末,许昌市常住人嘴四三八.二...

许昌别名莲城[1],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郑州,西依伏牛山脉、中岳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大平原,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2019年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1]许昌有“烟草王国”的美誉。截至2021年底,许昌市常住人口438.2万人。

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73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13位,位次与上半年持平,两年平均增长4.3%,高于全省(3.7%)0.6个百分点。许昌市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气候特征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 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 米。[1]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5所,普通高中35所,普通初中206所,小学813所,幼儿园122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2]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72个,其中医院110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453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3]

许昌之名始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相传,“许”源于唐尧时,因许由牧耕此地而得名。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在今禹州市)。[4]

中文名

许昌市

外文名

Xuchang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

2个区、2个县级市、2个县

电话区号

(+86)0374

著名景点

曹丞相府、花都温泉度假区、神垕古镇、春秋楼、鄢陵花博园

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火车站

许昌站、许昌东站

车牌代码

豫K

人口

常住人口438.2万人(2021年)[6]

历史名人

张良、荀彧、钟繇、张春贤

荣誉记录

2018年10月、许昌市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市委书记

史根治

海拔高度

1150.6米(最高)

面积

4996平方公里[5]

别名

莲城、许都、魏都、汉魏故都

地区生产总值

3655.4亿元(2021年)[6]

人均生产总值

83415元(2021年)[6]

政府驻地

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1516号

邮政编码

4610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部[7]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洛南片

市花

莲花

城市由来

曹丕:汉亡于许、魏昌于许

高等院校

许昌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

坐标

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

市长

刘涛

建制沿革

重新认识一座城 许昌篇

帝尧时期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夏朝

夏朝曾建都阳翟(今许昌禹州)。

商朝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建安区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西周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城邑有:历(今禹州市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许(今建安区张潘乡古城村一带)、鄢(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等。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建安区)、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

西汉

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8]

新朝

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许县、颍阴、长社、颍川等县属左队。

东汉时期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建安区、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两晋

西晋沿袭魏制。东晋时期,北方十六国混战,许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所占。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所在今建安区张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颍州。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统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颍川(今禹县)、长葛、许昌、强(今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

武德四年(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

五代

后梁改许州为许州匡国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称许州忠武军。

北宋

初,改许州忠武军为许州,隶京西北路。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大观四年(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路。

许州改称昌武军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长社、长葛属之,隶南京路(今开封)。阳翟县升为颍川军,后改称颍川州,旋又改颍川州为钧州,亦属南京路。鄢陵属南京路开封府。

元明清时期

元代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禹郏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扶沟、西华、商水、平顶山市等县市。

共和国时期

1954年10月,临汝县改隶洛阳专区管辖。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

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9]

2011年4月24日,许昌新区正式成立。[10]

2016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11]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许昌市下辖2个区、2个市、1个开发区、2个县。[12]

区划详情

2个区:魏都区、建安区。

2个县:鄢陵县、襄城县。

1个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2个市:禹州市、长葛市。[12]

名称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区域
魏都区3988西大街道、东大街道、西关街道、南关街道、北大街道、五一路街道、高桥营街道、丁庄街道、半截河街道、七里店街道、文峰街道、新兴街道
建安区801002将官池镇、五女店镇、尚集镇、苏桥镇、蒋李集镇、张潘镇、灵井镇、陈曹乡、邓庄乡、小召乡、河街乡、桂村乡、椹涧乡、榆林乡、长村张乡、艾庄回族乡
禹州市125.961461颍川街道办事处、韩城街道办事处、钧台街道办事处、夏都街道办事处、神垕镇、方山镇、顺店镇、无梁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火龙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郭连镇、范坡镇、朱阁镇、浅井镇、花石镇、方岗镇、苌庄乡、张得乡、小吕乡、磨街乡、山货回族乡
长葛市70649建设路街道、长兴路街道、长社路街道、金桥路街道、和尚桥镇、坡胡镇、后河镇、石固镇、老城镇、南席镇、大周镇、董村镇、增福庙乡、官亭乡、石象镇、古桥镇
鄢陵县62866金汇区、安陵镇、马栏镇、柏梁镇、望田镇、张桥镇、陶城镇、大马镇、陈化店镇、南坞乡、只乐乡、彭店乡、马坊乡
襄城县86.21920城关镇、颍桥回族镇、麦岭镇、颍阳镇、王洛镇、紫云镇、库庄镇、十里铺镇、山头店镇、湛北乡、茨沟乡、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双庙乡、汾陈乡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许昌地处中国河南省腹地,北临郑州,西依伏牛山脉、中岳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大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地形地貌

许昌属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带,东西长124公里,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为伏牛山余脉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150.6米。中部为基底构造缓慢上升和遭受剥蚀而形成的岗区,中东部均为黄淮冲积平原,最低海拔50.4米,境内75%的面积为平原,25%的面积为山岗,境内较大的河流有北汝河、颍河、双洎河和清泥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1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

许昌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雨量较多,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历年1月份平均气温为0.7℃,7月份平均气温为27.1℃,日照2280小时,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7天。[13]

自然资源

据1997年最新的统计数据,许昌市的土地总面积为49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21.2平方公里,丘陵和岗地836.8平方公里,平原3638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许昌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原煤储量64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1.4亿吨,铁矿石探明储量4.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时。许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类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5]

许昌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30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铁矿、铝钒土、水泥灰岩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煤35亿吨,铝土矿4295万吨,水泥灰岩1.99亿吨。

水资源

许昌市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1亿立方米;水面总面积4.2千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2.6千公顷。截止到1997年底,市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8%,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3.1万人,出生率为7.16‰;死亡人口3.5万人,死亡率为7.98‰;自然增长率为-0.82‰。[6]

许昌市有34个少数民族,7607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其中回族7304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满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个少数民族共计1870人。在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0367人,非农业人口25705人。全市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6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办)28个,民族乡(镇)3个(禹州市山货回族乡、建安区艾庄回族乡、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禹州市19165人、襄城县18451人、魏都区15300人)。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14]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书记史根治
副书记刘涛[15][16]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刘涛[15]
副市长张庆一、卢希望、赵淑红、张飞、赵鹏、杨朝晖、李朝锋[17]
秘书长王宏伟[18]

(以上内容来源于:[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刘保新
副主席刘瑞红(女)、郑直、魏琦(女)、崔合荣、孙春娅(女)、 马浩、赵文
秘书长蔚钟声[31]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王志宏
副主任尹俊营、李成、萧楠、刘林波、王宏伟、牛艳伟
秘书长尚根法[32]

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8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560.6亿元,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7%。人均生产总值83415元,比上年增长5.3%。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6%。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0.7%。工业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0.8%。

2021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6.8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1%。分级看,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亿元,增长2.0%;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2亿元,增长11.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0.4亿元,下降1.0%。其中,民生支出266.0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8%。[6]

第一产业

许昌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花生、烟叶、棉花等。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许昌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许昌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于2001年首批批准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在粮食、棉花、烟叶三大产业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花卉、蔬菜、中药材三大产业迅速兴起

,农业特色经济逐步形成。通过强力推进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许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步伐显著加快。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75.08万亩,比上年增加1.2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45.74万亩,增加0.5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30.38万亩,增加13.9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53万亩,减少0.5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4.49万亩,减少0.4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2.46万亩,增加2.7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3.33万亩,增加0.7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61.88万亩,减少1.1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0.2万亩,增加0.31万亩。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289.66万吨,比上年下降4.6%。其中,夏粮产量171.17万吨,比上年增长0.7%;秋粮产量118.49万吨,比上年下降11.2%。棉花产量0.04万吨,下降47.4%。烟叶产量2.33万吨,下降17.5%。油料产量7.41万吨,增长8.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9.88万吨,下降2.4%。

2021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5.53万吨,比上年增长13.1%。禽蛋产量17.12万吨,下降0.8%。牛奶产量3.73万吨,增长3.8%。

2021年,全年水产品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3.1%。

2021年,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68.27万亩,与上年持平;节水灌溉面积287.72万亩,与上年持平。

2021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1.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6]

第二产业

许昌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特色十分鲜明。许昌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能源电力等支柱产业基础深厚,发制品、人造金刚石、烟草等一批优势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许昌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10个重点工业集聚区企业的入驻率都达到70%以上,发挥着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一批铺天盖地的小巨人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许昌的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许昌还是中国最大的棉短绒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0%,纺织业规模达到150万锭。许昌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食品工业产业带,食品加工业的总量在全省居第三位,其中腐竹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许昌的汽车传动轴、低速汽车、蜂产品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以黄河集团为代表的人造金刚石、以瑞贝卡公司为代表的发制品、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电力电气生产、以众品食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1%;集体企业下降3.7%;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8.2%;私营企业增长7.6%。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2%,烟草制品业增长1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金属制品业增长18.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装备制造业增长11.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9%;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9%;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6%;高耗能工业增长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8%。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3.3%;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9.6%;私营企业增长1.0%。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50家,比上年增加31家。建筑业总产值221.9亿元,增长9.2%。[6]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7.1%。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7%,第三产业投资持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民间投资下降0.7%;工业投资增长20.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8.4亿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住宅投资316.5亿元,下降3.0%;办公楼投资0.4亿元,下降88.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0亿元,下降27.4%。房屋施工面积3247.9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新开工面积639.1万平方米,下降27.7%。房屋竣工面积257.5万平方米,增长23.8%。商品房销售面积623.0万平方米,下降4.2%。

2021年,全年分配公租房2057套,发放租赁补贴1918户。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经营地看,城镇1043.6亿元,增长9.7%;乡村287.4亿元,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1083.8亿元,增长10.2%;住宿餐饮业247.2亿元,增长8.0%。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7%,饮料类增长14.6%,烟酒类增长2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2%,化妆品类增长29.4%,金银珠宝类增长19.7%,日用品类增长4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3%,中西药品类增长7.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8%,家具类增长21.3%,通讯器材类增长1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5%,汽车类增长2.1%。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88.6%。其中出口212.7亿元,增长79%;进口41.9亿元,增长159.4%。

2021年,全年全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73.3%;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1.4亿元,增长76.5%。

2021年,全年对美国进出口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对尼日利亚进出口29.9亿元,增长61.8%;对印度进出口23.9亿元,增长93.8%。

2021年,全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8%,实际吸收境外资金8.71亿美元,增长3.1%;其中,外资企业到位资本金2683万美元,增长95.8%。

2021年,全年新增省外资金项目316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478.5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全年境外投资备案新企业2家,实际对外投资500万美元。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71.9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6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住户贷款余额1107.1亿元,增长14.8%,其中消费性贷款余额897.1亿元,增长16.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353.4亿元,增长6.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16.6亿元,增长15.5%。

2021年,全年全市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截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8家(含香港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其中创新层企业3家),全年全市直接融资198.82亿元。

2021年,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6.37亿元。其中,财产险20.32亿元,人身险66.05亿元。全年共赔付支出29.7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5.33亿元,人身险赔付给付14.42亿元。[6]

交通

2021年,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0095.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条,281.3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3条,1205.9公里;农村公路8608.77公里。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11896万吨,比上年增长62.05%;货物运输周转量217.1亿吨公里,增长22.71%。旅客运输量917万人,下降56.04%;旅客运输周转量1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67%。

2021年,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48条;运营线路长度91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公里;运营车辆1014辆;全年客运总量3745.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7%。[6]

航空

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产业园主要包括航空枢纽港核心区、空港商业

区、空港商务区、高档生活区等4大功能区。项目选址在许昌市东城区,位于天宝路与新107国道交会处,总体开发面积约1048亩,总投资22亿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以上。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总建设期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许昌的航空城和高端城市综合体。按照框架协议,作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河南省建设的第一个异地航站楼-许昌异地航站楼。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在许昌即可办理所有登机手续,并可在3天之内免费乘坐大巴赴机场登机。

铁路

3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的国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京港客运专线(京广客运专线)、京昆客运专线(郑渝客运专线)及郑合客运专线,4条国家干线客货运铁路(京广铁路、淮海铁路、孟平铁路、平禹铁路)、3条城际铁路在建筹建(郑州—许昌城际铁路、许昌—漯河城际铁路、许昌—平顶山城际铁路)。许昌客运综合枢纽站、许昌中心客运站、许昌东站分别是衔接京港高铁(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昆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的综合十字形高铁枢纽站,禹州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禹州)的综合枢纽站,鄢陵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鄢陵)的综合枢纽站 许昌--郸城窄轨客运铁路。[33]

公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

距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107国道贯穿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许昌至北京、许昌至港澳、许昌至南阳、许昌至开封、许昌至洛阳、许昌至亳州)已经构成,一体化交通网络方便快捷。[33]

社会

2021年,全年全市平均气温15.5℃。

2021年,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62天,比上年增加6天。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0%。PM10平均浓度6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0%。

2021年,全市出境河流北汝河、颍河、清潩河、清流河、吴公渠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洋湖渠1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Ⅴ类,全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全市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辐射事故零发生。[6]

科学技术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4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4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8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5家,河南省“瞪羚”企业6家。22项科技成果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

2021年,全年全市专利授权62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7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62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8件。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6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家,省长质量奖5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家,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130家。全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7项,批准发布地方标准28项。[6]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8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共有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2021年,年末中心城区共有智慧阅读空间35座、电子图书借阅机108台、诚信阅读漂流屋41个。[6]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65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37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93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19人,注册护士12124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6943张,其中医院20230张,乡镇卫生院4984张。[6]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和儿童游乐设施685处(套),人均场地面积2.38平方米。全年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共获得36枚金牌、43枚银牌和33枚铜牌。全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7.23亿元,销售网点480家,小型自助机182台。[6]

城市建设

2021年,年末城市规划区供水管网长度560.64公里,公共供水总量5223.68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户21.06万户。城市(中心区)排水管网1054.92公里。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能力41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99.68%;日排水量31.4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工程4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水质配套建成投用人工湿地3座,实施生物增效技术1座,全年再生水回用3954万立方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厂1座,污泥处理能力300吨/日,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2021年,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9%。[6]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6所,普通高中38所,普通初中207所,小学805所,幼儿园1196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高等学校在校生6.87万人,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3.97万人,高中在校生9.72万人,初中在校生20.33万人,小学在校生42.53万人,幼儿园17.69万人,特殊教育学生369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

2021年,全年全市共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888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257.38万元。其中帮扶对象24956人次,资助资金2449.29万元;滋蕙计划共为1583名大学新生发放路费97.9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共为1422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22亿元。[6]

高校名称办学层次
许昌学院本科
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劳动就业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4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9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6]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5%;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5.15亿元,增长7.84%。快递业务量13028.8万件,比上年增长23.12%;快递业务收入10.19亿元,增长13.94%。

2021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年末全市4G移动电话用户297.5万户,5G终端用户136.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4万户,其中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占比97.5%。[6]

居民收入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7.9元,比上年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96.3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2.1元,增长8.9%。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58.4元,比上年增长1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82.5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31.1元,增长15.3%。[6]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9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6.6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5.2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3.92万人。

2021年,全年全市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172.36万元,救助人次10.84万人次。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5082户,21992人,累计发放资金8610.8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0225户,63688人,累计发放资金16695.1万元。

2021年,截至年底,全市纳入易返贫致贫户6641户、19552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683户、7604人,脱贫不稳定户1096户、309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862户、8855人;风险已消除2339户、6331人,风险未消除4302户、13221人。[6]

旅游事业

202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455.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23亿元。全市A级旅游景区34家,其中4A级景区11家,3A级景区16家,2A级景区7家;星级饭店1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1家。全市旅行社184家,其中,法人社40家,分社60家,网点84家。[6]

旅游

许由墓

许由墓在鄢陵县,在四千五百余年前建造,为上古贤人许由之墓。

华佗墓

华佗墓在建安区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华佗墓内安葬着三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墓高约5米,周围30余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彻有六角形花墙环墓一周。

汉张公祠

汉张公祠亦称张公庙,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位于建安区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距张潘镇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1.5公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汉魏故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龙冢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八龙冢呈圆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区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国内第一个全方位展示东汉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

曹丞相府景区主体建筑为仿汉代风格,景区主要有魏武游园、曹操塑像、艺术照壁、府衙、东西望楼、求贤堂、议事堂、赋诗楼、围廊、藏兵洞、相府花园、青梅亭、宴楼、浴楼、珍宝馆等标志性建筑群构成,景区外围有帝王街、将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国演义大舞台等旅游配套项目与之相辅相成。

汉魏故城

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楼

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

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桥西建关帝庙,设像以祀。此庙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秀台

毓秀台在张潘镇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

射鹿台

射鹿台位于建安区许田村西。相传为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等狩猎射鹿处。台高约1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于射鹿台四周田野多为盐碱地,茫茫苍苍,似瑞雪初降之状,故被后世称为“许田积雪”,为许昌十景之一。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姓名事迹姓名事迹姓名事迹
荀彧曹操首席谋臣张良谋圣钟繇楷书鼻祖
许由许昌之源许姓之根晁错西汉名相郭嘉著名谋士
司马徽东汉隐士灌夫战将葛天氏音乐舞蹈始祖
邯郸淳笑林始祖褚遂良书法家刘德升行书鼻祖
朱士行西行求法第一僧人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创立者刘永治解放军上将
吕不韦秦相徐庶三国谋士吴道子唐代画圣
张春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连维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许明网络新秀
韩非子法家鼻祖王文冲影视演员任宏恩国家一级演员
歌浴森中国内地男歌手马殷五代十国南楚的开国皇帝

荣誉

中国精彩城市首批上线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宜游城市
国家园林都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中国花木之都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中医药材之都-禹州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34]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35]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36]2018年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37]
2018年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以364.65分排名第52[38]2018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39]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40]2021上榜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榜单[41]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位列第86位[42]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四线城市[43]



地方特产

禹州钧瓷禹州中药材禹州粉条襄城红薯襄城烟叶
鄢陵蜡梅鄢陵彭店赵家樱桃鄢陵陈化店矿泉水长葛石象豆腐
长葛人造金刚石许昌河街腐竹许昌胡辣汤许昌发制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