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藩(2023最新金国藩百科介绍)

由网友(再笑虎牙就掉啦)分享简介:金国藩,一九二九年一月七日出熟于沈阴,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光教工程传授,中共党员。一九五零年结业于北大工教院,一九五零年起头正在清华大教事情,担负清华大教机械工程教院院少,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任国度天然科教基金委员会主任。因为正在计较齐息,2元光教,光教仪器等方面的成绩,别离于一九九零年,一九九一年以及一九九七年被选...

金国藩,1929年1月7日出生于沈阳,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光学工程教授,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50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工作,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91年至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由于在计算全息,二元光学,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成就,分别于1990年,1991年和1997年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美光电子学会资深会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当选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2014年当选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文名

金国藩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29年1月8日

出生地

辽宁沈阳

职称

教授

外文名

Guofan Jin

民族

主要成就

1991年至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当选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
2014年当选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人物简介

王大珩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在京举行

金国藩,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生于沈阳,1946-1947年在北洋大学(天津

大学)北平部学习,毕业于北京大学机械系,195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91年至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曾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座标光栅测量机,获全国科技大会奖,领导可擦除光盘机,激光陀螺等研究工作,创造一种可擦可写的光学头,获我国专利,写出国内唯一的一本“计算全息图”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光栅及光学综合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等,获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在“双折射双频激光器”获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元光学器件研究获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

任职情况

1985年——1990年 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

1990年——1995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1998年 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科学与技术部副主任、亚太地区仪器与控制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电子仪器学部副主任,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获奖情况

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系列奖项。

科技成就

金国藩教授自六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光学仪器及应用光学的研究。侧重于精密测试技术与光学信息处理。先后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尤其在光栅测量机、光盘技术、激光陀螺、计算全息、双折射双频激光器、新型印刷网屏,舌诊自动识别系统,光计算及二元光学等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40余名,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3本,译著2本。

60年代初,他主持并参加的国防工业重点项目 --- 劈锥三座标光栅测量机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精密光栅测量仪器,提供给441厂和218厂使用,使测量效率提高数十倍,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打破国际封锁为我国国防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测试设备,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他主持开展了现代光学及其应用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课题研究,在计算全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出版了国内迄今唯一的《计算机制全息图》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全息光栅及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光学处理等方面。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以来,他率先开展了光信息处理及微光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1)采用掺铁铌酸锂晶体及角度复用技术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在单点位置上存储并恢复了1000幅数字图象。为了承接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超高密使超快速光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光学子波变换及其在图象的纹理分割,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方向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培养的博士生获第一届全国百名优秀论文奖;

(3)在光计算"光子二维并行处理系统"的研究中采用数学形态学原理及子波特征提取实现了快速目标识别。专家鉴定认为,对我国光学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别是在用光学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了人脸识别方面属国际首创。

(4)提出了应用双折射原理实现频率分裂的新技术,研制出构思新颖的双频激光器。获得国内及美国专利各一项,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5)基于衍射光学理论,创立了多种二元光学器件的物理模型及优化算法,为光互连、光通信、惯性约束核聚变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设计研制了实现光束变换与校正、分束与合束、准直与长焦深等特殊功能的十余种器件,其中有些器件已提供国内外十余个单位使用。出版了国内唯一的《二元光学》专著。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6)与李景镇等人合著的《激光测量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

个人专著

1. 二元光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年2月

2. 激光测量学 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3. 计算机制全息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年10月

相关介绍

2009年1月6日上午10点,北京翠宫饭店三楼大宴会厅中高朋满座,主席台上花团锦簇。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举办的“敬贺金国藩院士80寿辰暨金国藩奖学金颁奖仪式”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先生及其夫人段淑贞女士容光焕发,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步入会场。

会议由机械学院院长、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尤政主持,清华大学校副校长汪劲松等出席大会。汪劲松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他说,金国藩先生1952年来到清华,对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汪副校长对金先生的学术成就做出了积极的评价,盛赞金先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园”、是“中国光学工程学科的带头人”,并号召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获得者学习金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奋发努力、积极进取,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贡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秘书长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的设立过程和首届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评选结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向奖学金的捐赠单位和集体颁发了感谢状,金国藩院士向获得首届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的年轻教师颁发了奖状和证书。随后,获奖者代表南开大学青年教师刘海涛博士发表了获奖感言,他代表全体获奖人员表示:“一定不辜负金国藩院士的期望,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金院士的鼓励”。

金国藩院士致答谢词,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不同单位与个人捐赠设立金国藩奖学金基金表示了感谢。他在讲话最后感言道“正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真正做了点事。每个人确实应珍惜这大好形势,做好自己的工作,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金国藩院士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金国藩院士不仅仅做科学研究,还经常为中国仪器事业奔走,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2008年1月,仪器信息网对金国藩院士做过一次专访,针对中国仪器教育行业金国藩院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重书本,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急于求成,基础薄弱;金国藩院士联合其科学家多次呼吁过这个问题,但效果不大。

在“2008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金国藩院士就大声疾呼,“不要再讲科学仪器重要不重要的问题了,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国产科学仪器。”

王大珩先生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首创人之一,精密仪器领域界的著名科教导师。

潘云鹤院士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近悦远来,博学延年。

母国光院士为祝贺金国藩院士八十寿辰题词:金国藩院士秀冠群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