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

由网友(坚强菇凉)分享简介:乌鲁木全,别号乌市,旧称迪化,新疆维吾我自治区尾府,地处中国东南地域、乌鲁木全东毗咽鲁番市低昌区,西北取咽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南正在阿推沟1戴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及硕县、以及静县相邻;西邻5野渠市、昌吉州昌吉市;北以北纬四五°线为界取阿勒泰地域相交,西南邻昌吉州阜康市、吉木萨我县。齐市行政区域地盘面积一三 七八八平方公里。...

乌鲁木齐,别名乌市,旧称迪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乌鲁木齐东毗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接壤;南在阿拉沟一带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和静县相邻;西邻五家渠市、昌吉州昌吉市;北以北纬45°线为界与阿勒泰地区相接,东北邻昌吉州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 788平方千米。[1]乌鲁木齐常住人口407万人(2021年)。[2]乌鲁木齐市是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3]

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乌鲁木齐深处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4]乌鲁木齐东有吐哈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地下煤炭储量在百亿吨以上,可采煤层总厚度80米,素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称。湖盐、芒硝、石膏、油页岩、铜、锰、铁矿也有很大储量。热力、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我国西部最大的风力发电厂。[5]乌鲁木齐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5]截至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91.57亿元。[2]

截至2021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普通高中56所,初中103所,小学125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幼儿园470所。截至2021年末,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06个,专利授权总量9346件。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484个,其中医院124个,在医院中公立医院51个,民营医院7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19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个,门诊部(所)775个,村卫生室16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其他卫生机构12个。乌鲁木齐市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0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专利授权总量9346件。[2]

乌鲁木齐市区有著名的红山鉴湖、阅微草堂等“八景”,市郊有南山风景区、天山天池等旅游胜地。乌鲁木齐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车师人。东汉时期,这里是东师六国的一部分。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这一带被称为轮台县。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来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赐名“迪化”。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5]

中文名

乌鲁木齐

外文名

Urumqi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下辖地区

7个市辖区、1个县

主要民族

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

邮政编码

830000

地理位置

新疆中北部、天山北麓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方言

兰银官话-北疆片

人口

407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2]

著名大学

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市长

牙合甫·排都拉(代理)[7]

商圈

中山路、友好、铁路局、商贸城

最高建筑

中天广场(229米)

荣誉

全国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等

面积

14216.3平方千米[6]

别名

乌市、迪化

地区生产总值

3691.57亿元(2021年)[2]

人均生产总值

93030元(2020年)

政府驻地

水磨沟区

电话区号

0991

著名景点

国际大巴扎、红山、水磨沟、亚心、南山风景区

机场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

火车站

乌鲁木齐站、乌鲁木齐南站、乌西站、乌鲁木齐东站、乌北站

车牌代码

新A

行政区划代码

650100

少数民族语言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

建成区面积

536.20平方公里(2021年)[2]

平均海拔

800米

市委书记

杨发森

建制沿革

再看乌鲁木齐,感受新疆首府的魅力

地名由来

因“迪化”为“启迪教化”之意,有大民族主义色彩,1953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更改具有歧视少数民族含义的地名的决定,改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也有认为此说系讹误;一说,系古代和田塞语,意为“柳树林”;另一说系源自“乌—垒(轮)—台”,即唐代的“轮台”一名)。旧为厄鲁特蒙古的游牧地。

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战国,属古车师人的活动范围。

西汉,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8]

东汉,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

三国,车师后国在今乌鲁木齐南郊(现乌拉泊水库一带)建淤赖城,为乌鲁木齐第一城。

晋朝、隋朝,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乌鲁木齐处于新北道要冲之地。

唐朝,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8]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朝政府在距现市区以南10千米处设置轮台城,隶属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萨尔)。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8]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

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此后,当中原王朝统治衰弱时,地方政权更迭频仍,战火屡至乌鲁木齐,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8]

元朝,北疆成为漠西蒙古诸部游牧区之一,乌鲁木齐周围原为西蒙古和硕特部游牧区(明清之际,该部一部分留驻当地,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一部分和土尔扈特部去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等地)。清朝前期由西蒙古之一准噶尔汗国统治,后被平定。乾隆时期高官的往来文书就是称乌鲁木齐。

1755年(乾隆二十年),即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末期,乌鲁木齐开始大规模开发。乌鲁木齐筑土驻军,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的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政府为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1757年最终平定),在现乌鲁木齐九家湾一带筑垒屯兵,并将此地定名为“乌鲁木齐”。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为适应人口增长、屯垦及商业贸易的需要,清军先于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为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9]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在迪化城西另筑新城巩宁城(即老满城),驻满营官兵。[9]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乌鲁木齐同知改为迪化州知州,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乌鲁木齐都统,陕甘总督奏准将马里坤道移驻迪化州巩宁城。于是巩宁城也就成为当时清王朝在乌鲁木齐的军政统治中心。

1864年(同治三年),巩宁城毁于战火。[9]

1880年(光绪六年),在迪化城东筑“新满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称“汉城”。

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置行省,以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隶州为迪化府,增设迪化县为附郭首县。[9]

民国2年(1913年),将镇迪道尹改为观察使,并同时撤销迪化府,保留迪化县。

民国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9]

民国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同时将市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区,迪化县隶属迪化专员公署,辖6个乡,2个牧区及达坂城镇。区以下设保甲组织。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3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1999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更名为南泉区。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调整乌鲁木齐市南泉区行政区划:(1)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和乌鲁木齐县的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管辖。[10](2)南泉区更名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区政府驻地由鱼尔沟迁至达坂城镇。

2007年8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市,撤销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设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面积由10900.77平方千米增至14216.3平方千米,米东区行政区域为原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的行政区域,面积3407.42平方千米;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五家渠市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区域界线保持不变。[11]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乌鲁木齐市下辖7个区、1个县。[12]

区划详情

7个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

1个县:乌鲁木齐县。[12]

自然环境

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东以恰克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线与吐鲁番市接壤;西以头屯河与昌吉市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矿区,突出部分折向东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沟以东与托克逊县相连。在夏泽格山脊线3以南与和硕县毗连;西南与和静县为邻;北部沿博格达山脊与吉木萨尔县、阜康市分界。

地处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5°00'00"。截至2014年,建成区面积412.26平方千米。[1]

地形地貌

乌鲁木齐市境最北点在头屯河下游距五家渠市3.5千米处,最南点抵阿拉沟以南夏格泽山脊,南北最宽处约153千米;市境最东点在高崖子牧场东边石窑子艾肯沟内,最西点在胜利达坂以西的天格尔山脊,东西最长约190千米。海拔580米-920米。自然坡度12‰-15‰。[1]

乌鲁木齐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点天山博格达峰顶,海拔5445米;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490.6米。两地水平距离75千米,高差4954.4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1/10,市区平均海拔800米。[5]

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辖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分为三个梯级:第一级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级为山间盆地与丘陵,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为平原,海拔在600米以下。[5]

气候环境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最热的是7、8月,平均气温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气温-15.2℃。

乌鲁木齐春天来得迟,北郊一带3月26日步入春天;市区要晚两个星期,到4月8日春天来临;南郊还要迟十几天,4月20日左右山前才见绿波。每年从6月上旬起,乌鲁木齐之春自北而南相继结束。春雨占全年降水的40%左右,对春播及旱地作物十分有利。

夏季的乌鲁木齐城郊山区山花烂漫,市区林带茂盛;北郊的夏季,才62天;而南山牧场却没有真正的夏天,春秋相连。乌鲁木齐夏天热而不闷,昼夜温差大,城区夏季平均气温为23℃。

乌鲁木齐的秋天从每年8月24日开始。北部平原推迟10天,入秋后,天气环境比较稳定,天气不冷不热,温和宜人。9月下旬以后,冷空气频频袭来,气温下降迅速。10月份昼夜温差增大。当地民谣中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乌鲁木齐城区的冬天,每年从11月3日到次年4月8日长达150天。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气往往滞留在盆地内。南郊山前丘陵却有一条“暖带”,一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度。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应进行大棚蔬菜生产,而且南郊积雪长达175天。

水文特征

乌鲁木齐地表水水质较好,河流均系内陆河,河道短而分散,源于山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散失于绿洲或平原水库中。乌鲁木齐地区共有河流46条,分别属于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白杨河、阿拉沟、柴窝堡湖5个水系。

水资源是地处内陆干旱区的乌鲁木齐最宝贵的资源。乌鲁木齐存在着冰川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不同形态的水资源,降水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降水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变化。2012年,水资源总量为9.9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1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771亿立方米。[13]

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按地质情况可划分为达坂城—柴窝堡洼地、乌鲁木齐河谷和北部倾斜平原三个区,形成地下水储存的良好环境。

乌鲁木齐地区冰川资源丰富,冰川素有“高山固体水库”之称,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上游的天格尔山以及东部的博格达山,储量73.9亿立方米,平均消融量1.23亿立方米。[13]

自然资源

乌鲁木齐土地总面积为12000平方千米,耕地654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5%,其中水田990公顷,菜地4618公顷,水浇地面积56872公顷,山旱地2950公顷;现有园地10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9%;林地577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9%;牧草地8046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23%;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307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水域总面积362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7%;未利用土地1784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3%。[14]

森林资源

乌鲁木齐地区的森林资源在全疆相对较优,相当于全疆平均森林覆盖率的3倍,但与全国相比差距甚大。森林资源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天然林主要包括山地针叶林、河谷林和平原荒漠林;人工林主要包括以改造自然、保护农田、草场为主体的各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城市绿化林。

截至2012年,有林业用地面积62477公顷,有林地面积3561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疏林地面积1836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灌木林地面积278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育苗基地面积264公顷;城市园林及荒山绿化已达3226公顷。树种资源约90余种,主要有雪岭云杉、天山桦、密叶杨、白榆等。[15]

动物资源

乌鲁木齐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为各类动物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存条件,是动物繁衍生息的丰富资源。各类野生陆栖脊椎动物约212种,其中鸟兽资源丰富,约有201种。荒漠动物群分布于本市低山地荒漠和冲积平原地带,主要有沙鼠、跳鼠、鹅喉羚、沙狐、狼等动物;河流、湖沼动物群分布在本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代表种类有灰雁、绿头鸭、黑鹳等动物;森林草原动物群分布在南山山地的森林、草原,主要有马鹿、野猪、棕熊、灰旱獭、石貂、野兔等动物;高原寒漠动物群分布于南山和东山高山地带的动物,主要有北山羊、雪豹、高山雪鸡等动物。乌鲁木齐分布的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16]

植物资源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现已查明,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约有40余种,其中野蔷薇、沙棘、野苜蓿等在国内外已被开发利用,作为饮料和保健品;野生油料植物约有50余种;野生饲用植物约有29科140多属240余种,其中如三叶草、草木樨、苜蓿、冰草、草地早熟禾、布顿大麦等世界上著名的豆科和禾木科牧草在本市均有生长,本地还有不少野生优良牧草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蜜源植物约有100多种;农作物野生近缘种植物约有6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约有390余种,是中国医药宝库的一部分;野生工业用植物约有100余种。

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市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且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煤的中部,市辖区内煤炭储量就达1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雅玛里克山、水磨沟、芦草沟等地,约占全疆总储量的四分之一,故乌鲁木齐又被称为“煤海上的城市”。此外还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的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共发现各类矿产29种,129处矿产地,大、中型矿床30多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铜、锰、铁、黄金、石材、砂石、粘土、盐、芒硝、矿泉水等。盐储量2.5亿吨,芒硝储量1.1亿吨,盐和芒硝产于芒硝盐池,分东、西盐湖两部分;石灰岩储量1.2亿吨;锰矿储量2.2万吨。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6.1%;人口出生率6.24‰;人口死亡率5.49‰;自然增长率0.75‰。[2]

政治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杨发森
市委副书记牙生·司地克、王明山、张文胜、陈清、陈春平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副市长、代理市长牙合甫·排都拉[7]
副市长吴峻、苗龙、吕辉斌、朱大纲、祁晓冰、侯咏[17]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阿合买提江·阿合尼牙孜
副主任
马雄美、帕尔哈提·沙来、曹斌、叶尔肯[18]
秘书长高璇[19]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贠书霞
副主席张钰祥、苗成德、古丽其娜·沙吾尔、阿布都西克尔·热合木都拉、李一磊、祖丽比亚·司马义、李浩军、关爱军[20]
秘书长丁春华[21]

经济

乌鲁木齐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乌鲁木齐毗邻中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对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继承和升华,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国家级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乌鲁木齐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新疆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是新疆汽博会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牌最多、首屈一指的车展,是成为中亚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性车展。中国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活动、亚洲两大煤炭展之一。[22]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9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39.76亿元,增长1.2%,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23.71亿元,增长8.0%,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0.8:28.2:71.0。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分别上涨0.4%、5.8%、0.2%、1.1%、4.3%、0.5%;医疗保健类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0.3%和1.7%。

2021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9.4%。其中轻工业上涨7.3%、重工业上涨2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5.0%。

2021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价格上涨2.5%,90-144平方米住宅价格上涨2.5%,144平方米以上住宅价格上涨4.3%。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1.5%。

2021年全年乌鲁木齐地区用电量443.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其中:全行业用电418.62亿千瓦时,增长3.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44亿千瓦时,增长9.6%。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8.9%。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0%,占全年投资总额的比重8.8%。全年网上零售额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16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40.37万户。[2]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32.96亿元,增长14.9%;林业产值0.99亿元,下降72.6%;畜牧业产值23.66亿元,增长14.9%;渔业产值1.03亿元,下降1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0亿元,下降42.8%。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5.48万吨,增产59.0%;油料1.27万吨,增产2.3倍;蔬菜(含薯类)62.57万吨,增产8.6%;棉花0.01万吨。

2021年年末牲畜出栏70.45万头(只),比上年下降4.2%;活家禽出栏213.35万头(只),增长36.1%。全年肉类总产量3.37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牛肉产量1.45万吨,增长17.3%;羊肉产量1.03万吨,下降1.7%;猪肉产量0.52万吨,下降1.6%。禽蛋产量0.58万吨,比上年增长1.4倍。牛奶产量2.46万吨,比上年下降22.9%。水产品产量0.58万吨,比上年下降30.1%。

2021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30万台,比上年增长14.2%;小型拖拉机0.28万台,增长10.5%。化肥施用量(折纯)0.85万吨,比上年下降9.8%。农村用电量1.1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2]

第二产业

乌鲁木齐已形成石化、冶金、纺织、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建材、医药、食品、轻工业、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石化、冶金等产业的发展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第二产业的支柱。第二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为38.8%。康师傅、可口可乐、阿尔卡特、SK、嘉里大通、大众、威立雅、惠普、西门子、韩国韩华、丹麦LM、丰田、意大利索克瑟姆、嘉士伯、统一、韩国大宇、汉莎航空、日本积水化学、法国液化空气等等,已有越来越多的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落户乌鲁木齐。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83.04亿元,增长6.9%;重工业699.48亿元,增长4.0%。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538.74亿元,增长5.5%;地方企业243.78亿元,增长1.8%。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581.14亿元,增长4.4%;中型企业110.84亿元,增长11.1%;小型企业81.39亿元,下降2.8%;微型企业9.15亿元,下降3.0%。

2021年,在支柱行业中,电力工业增加值2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6.0%;石油工业215.37亿元,增长8.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1.01亿元,增长30.3%;化学工业58.76亿元,增长6.0%;钢铁工业42.09亿元,增长4.0%;烟草工业36.29亿元,增长3.2%;电气工业20.45亿元,下降24.7%;有色金属工业15.53亿元,下降13.9%;煤炭工业14.35亿元,下降27.4 %。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48.8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利润总额224.59亿元,增长2.3倍;税金总额195.30亿元,增长23.4%;亏损企业亏损额20.71亿元,下降3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47元,比上年下降2.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32%,比上年提高4.08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7.6%。其中资产负债率52.3%,总资产贡献率8.2%,成本费用利润率6.9%,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77次,资本保值增值率146.7%,全员劳动生产率8.39万元/人。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0.13亿元,比上年下降2.3%。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27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建筑房屋施工面积5310.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4%;竣工面积783.95万平方米,增长39.3%。[2]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4.86亿元,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20亿元,增长17.8%;金融业增加值586.12亿元,增长1.6%;房地产业增加值275.47亿元,增长7.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86.66亿元,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75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利润总额137.03亿元,增长33.6%。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39.95亿元,增长11.4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1.91亿元,增长20.2 %。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64.29亿元,增长12.2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57亿元,增长21.1 %。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38.61亿元,增长24.6 %;商品零售1033.25亿元,增长10.8 %。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0%,中西药品类增长23.8 %,汽车类增长16.0%,粮油、食品类增长6.8 %,烟酒类增长3.7 %,书报杂志类增长6.1 %,饮料类增长16.6 %,化妆品类增长32.4 %,通讯器材类增长6.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7 %,金银珠宝类增长74.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5 %,日用品类下降5.3 %,家具类下降9.2 %。

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7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1.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2%;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9%;民间投资下降0.1%;民生投资下降12.0%。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4%;办公楼投资下降26.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2.7%。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85.45亿元,比上年下降15.4%。其中:出口259.80亿元,下降9.9%;进口125.65亿元,下降24.9%。

202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59.50亿元,比上年下降24.3%;边境小额贸易122.10亿元,增长18.8%;其他贸易3.89亿元,下降61.9%。

2021年,进出口总额排名前5位的贸易伙伴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66.9%。其中: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总额163.02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对吉尔吉斯斯坦34.78亿元,增长1.6倍;对塔吉克斯坦17.68亿元,增长16.4%;对越南17.32亿元,增长2.9倍;对乌兹别克斯坦25.17亿元,下降21.4%。

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96.90亿元,比上年下降3.4%;国有企业85.40亿元,下降40.7%;其他企业3.12亿元,下降26.2%。

2021年,出口额排名前五类的商品是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钢材和基本有机化学品等,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74.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91.80亿元,占出口额的比重35.3%,比上年下降21%;服装及衣着附件59.40亿元,占出口额的比重22.9%,增长20.1%。

2021年,进口额排名前五类的商品是金属矿及矿砂、农产品、机电产品、食品、纸浆、纸及其制品等,占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87.6%。其中:金属矿及矿砂进口额52.20亿元,占进口额的比重41.6%,增长6.2%;纸浆、纸及其制品12.00亿元,占进口额的比重9.5%,增长3.0倍。

2021年全年招商引资项目370项,其中往年结转项目240项,新建项目130项,引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1%。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014万美元,下降54.6%。

财政、金融、保险

2021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3.10亿元,比上年下降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93亿元,下降3.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4.83亿元,下降14.4%。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增长13.2%、27.2%、30.1%和11.6%,契税下降8.3%。

2021年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93.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59亿元,下降21.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0.15亿元,下降15.7%。全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303.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2.3%,占比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76.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企业存款3228.44亿元,下降3.5%;住户存款4027.86亿元,增长9.4%;政府存款2765.59亿元,增长15.6%。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01.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0%,其中:短期贷款2203.29亿元,增长13.6%;中长期贷款6152.77亿元,增长14.5%。

2021年年末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1家,其中主板28家、创业板3家。总股本739.44亿股,比上年增长10.1%;股票市价总值5351.37亿元,增长31.8%。拥有法人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67家;拥有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6家。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221个,其中总公司1个、自治区分公司33个、地级市中心支公司22个、县级支公司98个、营业部1个、营销服务部66个。保险机构各项保费收入2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财产险54.21亿元,下降1.9%;人身险168.29亿元,增长0.8%。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39.29亿元,增长24.9%;人身险42.18亿元,增长16.7%。[2]

主要银行
国内银行东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
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昆仑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天山农商银行

文化

乌鲁木齐方言有中原官话、兰银官等。同时还有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多种民族语言。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市民大多都讲普通话。

地方宗教

历史上的新疆一直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至20世纪中期,新疆共有6种宗教,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汉、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中的一些人信仰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族中的一些人信仰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俄罗斯族。另外,还有一些民族如满族、锡伯族中的一些人信仰萨满教。

地方饮食

饮食习惯西域香味浓烈,各种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清凉适口。

地方节日

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维吾尔族男性合着纳合拉鼓和唢呐的强烈节奏,要炽烈地跳萨玛舞。各兄弟民族还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节日和庆典,如哈萨克族每年在春分时节要过“那吾鲁孜”节;蒙族每年7、8月间举行的“那达慕”大会;锡伯族一年一度的“四·一八”西迁纪念日和农历正月十六的“抹黑节”;塔吉克人每年春播时要过“播种节”,每年斋月前一个月,还要过两天“巴罗提节”(灯节);“撒班节”又叫“梨头节”。

地域文化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作为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欧美文化体系的汇集之地,十几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广融博汇,造就了具有世界性的灿烂辉煌的文化,维吾尔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蒙古民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像世界上其他英雄史诗一样,在东方文化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地方风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

地方特产

乌鲁木齐主要特产中手工制品有维吾尔族花帽、手工刺绣、金银首饰、玉雕制品、地毯、木雕、羊角鞭、锡伯族烟袋、皮靴、艾得里斯绸、英吉沙小刀、和田地毯等。土特产有鹿茸、阿胶、鹿血酒、伊力特曲、葡萄酒等。另外各种新鲜的水果,如葡萄、哈密瓜、石榴、无花果、蟠桃、库尔勒香梨、库车小白杏、阿克苏苹果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干。

  • 巴旦木

巴旦木,也称巴达木,其别名甚多,古时称偏桃、偏核桃、婆淡树,也有称:巴旦姆。为维语音译词。世界上许多国家称“扁桃”。新疆巴旦杏是从古波斯(现今伊朗)传入。我国种植巴旦杏,从唐朝开始,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酉阳杂俎》、《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文,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23]

  • 马奶酒

把刚挤出来的马奶倒进专用的羊皮口袋里,吊在毡房的墙壁上,用捣奶杆在里面搅动,使其发酵,第二天即可饮用。马奶酒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而且还可治多种疾病。[24]

交通

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西南亚地区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使得乌鲁木齐成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2021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3080.02公里,比上年增长3.7%。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里程2938.59公里,增长4.1%;等外公路141.43公里,下降4.5%。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325.73公里,一级公路152.97公里,二级公路491.24公里,三级公路739.04公里,四级公路1229.62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95.4%。

2021年全年货运周转量228.0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其中:铁路131.07亿吨公里,增长9.9%;公路94.36亿吨公里,下降6.0%;民航2.60亿吨公里,增长8.2%。

2021年全年客运周转量264.7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0.8%。其中:铁路23.18亿人公里,增长11.2%;公路12.65亿人公里,增长1.1倍;民航228.92亿人公里,增长54.0%。

2021年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138.9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0万辆,其中私人车辆保有量111.33万辆,增加6.95万辆。

2021年全市拥有公交营运线路条数237条,运营线路总长度3816公里、线网长度1228公里。全年新开、优化公交线路36条,新增站点25座。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59934辆,其中出租汽车13134辆、城市公交车辆4523辆。[2]

北京-乌鲁木齐(G7)连云港-霍尔果斯(G30)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环线(G3001)上海-霍尔果斯(G312)
乌鲁木齐-红其拉甫(G314)阿勒泰-乌鲁木齐-巴伦台线(G216)

铁路

乌鲁木齐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全疆铁路的总枢纽。

乌鲁木齐铁路局是原铁道部属下的十八个铁路局之一,也是原铁道部规划的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之一,属全国铁路网末端边缘,管辖兰新、南疆、北疆3条干线。主管管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铁路网,以及甘肃省玉门以北的铁路线。乌昌石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

乌鲁木齐南站是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一等站,新疆铁路的总枢纽,其经过铁路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北疆铁路及兰新客运专线。有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济南、西安、兰州、连云港等方向的列车,并有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等方向的国际列车。

乌西站直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现为一等站(三级五场)为乌鲁木齐铁路局编组站。

乌鲁木齐新客站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大型火车客运站,是兰新高铁的终点站,为乌鲁木齐最大的火车客运站。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2014年12月26日,兰新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又称“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初期运营速度200km/h。乌鲁木齐第一次开行能够直达青藏高原西宁市的动车组列车。

航空

乌鲁木齐是中国民航七大区域管理局所在城市之一,是国家民航总局定位的中国八大航空枢纽港之一,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第三大航空枢纽。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4E,是中国面向中亚、西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联结亚欧的重要国际航空通道。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天津航空、四川航空的基地机场。

2016年全年,新疆共开通航线235条,新增21条,其中国内航线195条,国际(地区)航线40条;21个国家、33个国际(地区)城市、68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通航。[25]最新发布的《2018年10月全球机场出港准点率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大型机场出港准点TOP榜,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首次跻身全球准点亚军,中国准点冠军,创造了2018度中国机场准点率排名最好成绩。[26]

2015年8月,乌鲁木齐地窝铺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开始,本次建设将新建一条与原跑道平行的跑道,新建T4航站楼,消防站,新建塔台等机场配套设施,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建成后将会从终点国际机场站,延伸到机场T4航站楼站。

2018年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机场工程的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机场改扩建工程总体设计目标年为2030年,飞行区设施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目标一次建成,新建第二、第三跑道。[27]

乌鲁木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1月18日经中国民航总局批准筹建的乌鲁木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基地位于乌鲁木齐。优行联盟成员航司。截止2018年10月,乌鲁木齐航空机队规模达到16架,运营B737-800、E190两种机型。乌鲁木齐航空作为新疆第一家本土航空公司,在海航优秀的航空运营管理及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短短4年已发展成为运营飞机16架,开通国内外航线46条,累计安全运输旅客逾610万人次的优秀地方航空公司。乌鲁木齐航空开通乌鲁木齐至兰州、海口、武汉等40余座城市的多条航线,其中疆内开通乌鲁木齐至和田、喀什、克拉玛依等地的多条航线,国际航线乌鲁木齐至伊尔库茨克一条。

公共交通

  • 轨道交通

乌鲁木齐地铁(Urumqi Metro)是服务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于2018年10月25日开通试运营,使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第二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28]

截至2019年6月,乌鲁木齐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线路长度27.615千米,共设有21座车站。[29]

截至2019年6月,乌鲁木齐地铁共有1条线路在建,为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一期。至2030年,乌鲁木齐地铁线网将由10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340.2千米。[30]

线路名称起讫站点车站数量(座)运营里程(千米)车辆编组识别颜色开通日期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国际机场站- 三屯碑站2127.6136A科技蓝2018年10月25日
  • 快速公交

2012年乌鲁木齐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首批15个创建城市名单,截至2017年底共运行八条BRT线路,分别是BRT1.2.3.4.5.6.7.71,全长100km以上。

  • 环线快客

环线快客票价为每人每次5元,可用电子钱包。同时对末梢站乘车乘客实行优惠票价,即由建机厂、长江路站上车到火车站方向的乘客,以及由维泰路口上车到黄山街方向的乘客,实行优惠票价1元/人次。需要注意的是,延时票价、学生卡刷卡、公交IC卡刷卡、成人月票等暂不执行。全线配车25辆,发车间隔6-7分钟。

途经站点:

K1:停运

K2:上行:乌鲁木齐站北广场、六队、军区总医院、友好商场、和田办事处、小西门、体检中心、建机厂、长江路、火车南站。

下行:火车南站、长江路、建机厂、体检中心、小西门、华凌集团立交桥、桥头、三支队、宜品家春秋、乌鲁木齐站北广场。

K3:西园街、西站医院、开发区汽配城、软件园、坤泰园、万达广场、乌鲁木齐站北广场、德汇万达广场东、火车南站。

K4:新疆工程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校区、新疆现代职业学院、小西沟、儿童公园、新医路、师范大学、银川路。

社会

2021年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所;全年招生6.98万人,下降4.6%;在校生24.73万人,增长4.1%;毕业生5.15万人,增长7.9%。

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全年招生1.21万人,下降9.4%;在校生3.50万人,下降12.8%;毕业生1.32万人,下降21.3%。

2021年,普通高中56所;全年招生2.00万人,下降1.1%;在校生6.06万人,增长1.4%;毕业生1.94万人,下降7.9%。

2021年,初中103所;全年招生3.99万人,增长3.7%;在校生11.64万人,增长5.5%;毕业生3.47万人,下降0.2%。

2021年,小学125所;全年招生4.79万人,增长10.7%;在校生25.44万人,增长7.1%;毕业生3.64万人,增长1.0%。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5所;全年招生85人,下降25.4%;在校生411人,下降17.5%;毕业生99人,下降25.6%。

2021年,幼儿园470所;全年招生3.58万人,增长13.0%;在园幼儿11.44万人,增长10.4%;毕业幼儿3.79万人,下降5.2%。

2021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64.0%。

2021年,全年投入市级教育经费76.65亿元,其中落实各类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49亿元。免除各类教育费用2.37亿元,惠及近46.63万名学生。新投入使用幼儿园10所,新增园位3600个;新投入使用中学4所,新增学位6600个。[2]

主要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新疆实验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兵团二中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兵团一中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兵团十二师高级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四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五中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31]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主要高校
分类学校
全国重点大学新疆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2]--
自治区重点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普通高等院校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警察学院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独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科学技术

2021年年末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0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批准成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个,其中已挂牌的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71个。通过市级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其中通过国家认定备案9家。通过市级认定众创空间52家,其中通过国家级认定备案18家。

2021年全年专利授权总量9346件,比上年增长75.5%。其中:发明688件;实用新型7989件,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85.5%;外观设计授权量66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09件。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215项,合同成交金额3.4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22亿元。[2]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0%。拥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2家,特色文化街区11条。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26场,戏曲进乡村等活动16场,惠及群众3.04万人次。[2]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9111个,体育场地总面积936.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4平方米。三大球类场地1920块,其中篮球场地1596块、足球场地193块、排球场地131块。社区健身中心453个,健身房335个,健身步道2973个,总长度2199公里,体育公园18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个,782个社区(村)完成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556项次,参与人次达4.1万余人。全市体育彩票销售12.13亿元。[2]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484个,其中医院124个,在医院中公立医院51个,民营医院7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19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个,门诊部(所)775个,村卫生室16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其他卫生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4.39万人,增长3.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8万人,注册护士1.96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师4.14人、注册护士4.8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21万张,下降3.4%,其中医院2.92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9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7.88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186.46万人次,出院人数104.02万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挂牌社区卫生服务站394个。[2]

三甲医院(截至2018年)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石油管理局乌鲁木齐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总队医院-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7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08万人,转移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7963人次。新增创业11806人,带动就业1.87万人。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42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27799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2976元,增长15.1%;财产净收入2868元,增长6.7%;转移净收入12499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087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10115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28.8%。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8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8117元,增长7.9%;经营净收入8902元,增长5.3%;财产净收入3056元,增长20.0%;转移净收入4803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14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293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25.4%。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3.59万人,比上年增加3.96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30.99万人,增加3.02万人;离退休人员32.60万人,增加0.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33万人,增加0.32万人。

2021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1.08万人,比上年增加5.1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7.39万人,增加5.95万人;城乡居民103.69万人,减少0.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7.42万人,增加2.9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21.02万人,增加10.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44.2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89.29万人,增加1.49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养老机构38家,其中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家、农村敬老院5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家、民办养老机构29家;养老机构床位数5726张。公办社会福利院4个,其中儿童福利院2家。社会福利院床位数1792张,年末收养人数1590人。

2021年全年为7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700万元。为1.0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0.86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700元和600元。连续第1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达到人均每月3541元。[2]

邮电事业

2021年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7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82亿元,下降0.5%;电信业务收入71.93亿元,增长11.6%。

2021年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8.78万户,比上年末减少4.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1.34万户,其中3G用户10.68万户、4G用户347.28万户、4G以上用户140.7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46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3.71万户,减少9.9万户。全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56.52亿元,比上年增长7.6 %。[2]

旅游事业

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8509.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422.85万人次,增长58.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46.56亿元,增长34.9%,其中国内过夜旅游收入474.34亿元,增长79.3%。[2]

通信传媒

乌鲁木齐拥有国际水平的现代通讯条件,亚欧光缆、中国-中亚光缆、西兰乌数字光缆主干线节点,光缆、微波、卫星等通讯网络畅通,电信宽带网覆盖全境。亚欧通信光缆、GSM数字移动通信、DDN数字数据网、IP宽带城域网相继开通,具备与国内外进行大规模、高速率信息交流的条件。2012年5月21日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在新疆乌鲁木齐正式揭牌,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成立,使乌鲁木齐成为中亚、西亚、南亚地区11个国家与我国连接的国际通信枢纽,这是我国继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南宁之后的第六个国际通信枢纽局。中国境内已经建成面向全球的3大国际通信枢纽和包括新疆乌鲁木齐在内的5大区域性国际通信中心。

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乌鲁木齐电视台
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新疆都市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乌鲁木齐晚报
新疆法制报天山网红山网
亚心网新疆网新丝路

2019年10月31日,乌鲁木齐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33]

城市建设

2021年全市建成区面积536.2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4.60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28.29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9.9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01.13平方公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71.34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11.10平方公里,绿地与广场用地41.56平方公里。[2]

资源环境

2021年森林覆盖率15.7%。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绿地面积3.35万公顷,增长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9%,建成区绿地率36.8%。

2021年用水总量10.7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4.5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总量3.2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7%,供水普及率99.5%。

2021年天然气供气总量30.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7%,燃气普及率100%。供热总量8321.71万吉焦,比上年增长10.0%;供热面积20810万平方米,增长12.6%,其中住宅14336万平方米,增长10.3%。

2021年道路长度3186公里,道路面积5555万平方米。道路照明灯16.80万盏,比上年增长5.0%。桥梁293座,比上年增加16座,其中立交桥77座。

2021年道路保洁面积695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1%。生活垃圾清运量155万吨,比上年增长1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55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99.3%。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5天,比上年增加16天,空气质量好于Π级的优良天数80.8%。PM2.5、PM10分别下降14.9%、10.8%。[2]

应急管理

2021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60起,死亡81人、受伤108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46起,死亡43人、受伤10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12起,死亡38人、受伤98人。全市未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2]

地标建筑

中天广场(小西门中信银行大厦)位于乌鲁木齐核心区位周边大型建筑林立、以中天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构筑首府CBD核心。中天广场高度为229.99米共59层,地上56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是乌鲁木齐现有最高的大厦,是新疆和国际中亚五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第一高度地标。

旅游

乌鲁木齐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天山山脉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山地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为游客观光、探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等带有浓郁新疆民俗风情的景区景点,享誉国内外。丝绸之路冰雪风情游,丝绸之路服装服饰节等带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节庆会展活动,已成为乌鲁木齐特有的城市名片。

主要景点

简介图片
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坐落于天山山脉,距乌鲁木齐城南38千米处。滑雪场地处天山北坡逆温带生态谷地,海拔1800米至2500米,占地12平方千米,是国内三大滑雪场之一,可同时容纳一万人滑雪,建有初、中、高级雪道8条,雪道并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直达原始森林的专用滑雪及观光缆车3条。配有2条舒适魔毯的儿童和成人滑雪教学区,1100米的四人滑雪观光缆车直达2280米的山顶。[34]

红山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山岩突兀,每当晨昏,岩壁映日,红光熠熠,因而得名。山势呈东西走向,主峰海拔1391公尺。因山头状如猛虎,峭岩色赤,故又称“虎头山”、“红山嘴”。红山与对面不足千米远的雅马里克山相对峙。山下,乌鲁木齐河纵贯南北。红山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的象征之一。

水磨沟名胜风景区水磨沟名胜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千米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至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的一座公园。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不少外地游人专门至此住院疗养。

南山西白杨沟南山西白杨沟位于乌鲁木齐南郊,距市区75千米,属北天山的喀拉乌成山北麓,地处中山与低山过渡带,海拔2252公尺,年降雨量500-600毫米。沟谷最里边有一天然绝壁,其上,一条落差40余,宽约2米的飞瀑如白练飘舞,急泻而下。草坡上有南山风景管理处开办的毡房招待所,坡下有餐厅,可满足游人食宿需要。

一号冰川一号冰川(全称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位于市区西南120余千米处的天格尔峰北坡,是世界上离大都市最近的一条冰川。海拔3800-4000余公尺,长约2.4千米,平均宽500米,面积1.95平方千米,最大厚度140米,其周围分布着大小76条现代冰川,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成为中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35]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坐落在胜利路二巷一号,是一幢中西合璧、土木结构,青砖砌腰压檐的二层黄色楼房。楼顶南侧有一座凉亭,可鸟瞰市区风光。院内数十棵白杨、松柏、杏树,配以圃中各色鲜花。1938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迁入此处办公,陈云、邓发、陈潭秋三任党代表,先后在这里主持工作。当时,延安党中央的一些高级干部前往苏联或苏联返国途中,多曾在此停留。纪念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有革命烈士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等同志的革命事迹展览。

陕西大寺陕西大寺位于建中路北端,是市内最大的回族清真寺院,可容纳千人礼拜,始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清光绪三十二年曾翻修扩建。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市区其他清真寺不同的是,陕西大寺大殿系中原地区古代传统砖木结构,琉璃瓦定的建筑风格,坐西向东,高大十余米。大殿前部为单歇山式,40跟朱红色大柱支撑梁架。拱门上刻有《古兰经》。后部为望月楼,乃阿登临观看月亮出没,宣告斋戒的场所,上八下四的重式八角亭。这种建筑形式在新疆较为罕见。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距市区西南约30千米处,位于永丰乡。东经87.19'52",北纬43.40'37"是亚洲大陆上处于无衡中心位置的点。“亚心”经中科院新疆分院测定,并于1992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亚心”标志塔像英文单词亚洲的第一个字母A,代表亚洲;它顶上直径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面重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代表亚心;塔身总高度18米。

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原名“同乐公园”,俗称“西公园”,是市内最大的公园,这里原先只是乌鲁木齐河西岸的一片湖沼,四周古树蓊郁。清乾隆二十年建造乌鲁木齐城时,将该地辟为官员休憩之地。光绪九年开始建园。1918年主政新疆的杨增新又予以扩建,疏浚湖底,整修湖岸,仿照古代中原地区殿堂式样,建造了丹凤朝阳阁,后又建龙王庙、醉霞亭、晓春亭、鉴湖亭。

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位于友好北路,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展。陈列面积3700平方米,仅次于北京地质矿产博物馆,居全国第二。各种实物标本、模型1000余件,其中有人工模拟天然山洞、无线电遥控立体沙盘等大型模型多件。在展出的实物标本中,有新疆优质矿产石油、煤炭、铍锂、云母、石棉、铬铁矿、钠硝石、芒硝等。还有和田白玉、玛纳斯碧玉、阿勒泰狗头金、砂金等。新疆已发现的127种有用矿产,在这里多有标本展出。其中有重达70余公斤的水晶石英,单晶薄0.2公斤的自然铜,上百公斤的绿柱石和数百斤重的和田玉等都是罕见珍品。

大佛寺大佛寺位于乌鲁木齐北面卡子湾附近的红光山,红光山大佛寺建筑群始建于2002年,于2010年完工,历时8年,是中国西北的第一大汉传佛教寺庙。寺庙内有一尊铜造镀金立佛,高40.8多米,是“西域第一大铜造立佛”。现黄金镀身,神态超然,巍然屹立西域苍穹下,与阳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大雄宝殿背后,千手观音与500罗汉金身大堂,典雅古朴,气势恢宏。

著名人物

迪丽热巴尼格买提·热合曼李亚鹏王学兵陈建斌
王希维李咏蒋欣佟丽娅李佳明
曹卫宇陆川李亚红徐佳李霞
苗韵桐李辉李承鹏本兮毕淑敏
段奕宏王景春焦建成多亮王浩信
古力娜扎孙为民汤燕峰刘丽娜杜峰
马精武马炜薛海峰王洁王宏伟
维妮娜艾尔肯热娜阿布都克力木巴哈古丽·热合木吐拉麦迪娜·买买提
阿迪力·吾守尔阿尔法
克里木玉米提
阿迪江巴森张阳阳于朦胧依克桑[36]
易中天吾守尔·斯拉木努尔·白克力王蒙吴博彦

荣誉

亚心之都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新兴城市50强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百强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开发潜力十佳城市
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37]
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38]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2018畅游中国100城”。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39]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40]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5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58[41]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42]“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54[43]
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市[44]“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45]“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42名[46]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获评为三线城市[47]
参考资料来源[5]

对外交流

国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城市备注缔结时间城市
1984年4月江苏省南京市结为对口支援市1985年7月12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白沙瓦市
1985年9月广东省广州市结为对口支援兄弟城市1992年9月7日白罗斯共和国明斯克市
1985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结为兄弟城市1993年3月4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比什凯克市
1985年11月2日甘肃省酒泉市1993年11月17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
1987年8月四川省广元市1996年5月23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纳兰德拉市
1987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结为姐妹城市1999年9月10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市
1990年9月19日吉林省长春市2000年9月27日美国奥勒姆市
1991年11月1日河南省洛阳市2004年4月23日韩国乌山市
1992年9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2008年11月21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
1992年9月10日陕西省汉中市2012年8月9日马来西亚巴生市[48]
1992年四川省绵阳市2013年9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49]
1992年12月10日北京市宣武区2015年7月25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亚兹德市
1993年9月8日四川省德阳市2012年11月15日伊朗马什哈德[50]
1994年7月30日陕西省咸阳市结为姐妹城市2017年6月巴西瓜鲁柳斯市[51]
1994年8月1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结为兄弟城市2016年9月俄罗斯鄂木斯克市
1994年8月24日河南省开封市伊朗塞姆南市
1994年10月20日安徽省芜湖市泰国也拉市
1994年11月9日四川省南充市巴基斯坦卡拉奇市
2001年7月28日辽宁省沈阳市全面合作协助书阿富汗喀布尔市
2001年4月1日吉林省辽源市经济合作城市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市[52]
2003年12月3日上海市卢湾区
2004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
2008年9月山东省日照市[53]
2008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54]
2008年1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姊妹城市[55]

签订友好关系意向及备忘录的城市

序号协议时间友好城市备注
12000年12月8日伊朗马什哈德市备忘录
22001年11月5日加拿大里穆斯基市意向书
32002年7月26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意向书
42003年11月3日英国斯托克港市意向书
52012年11月10日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市意向书
62013年11月29日格鲁吉亚巴统市意向书
72015年3月26日俄罗斯鄂木斯克市意向书
82014年9月5日阿富汗喀布尔市意向书
92014年9月5日希腊雅典市意向书
102014年9月5日印度尼西亚巴淡市意向书
112014年9月5日马尔代夫马累市意向书
122014年9月5日塞尔维亚图廷市意向书
132014年9月5日土耳其安塔利亚市意向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