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2023最新米埔百科介绍)

由网友(温暖手心的少年)分享简介:米埔是位于喷鼻港元朗区北面的1片干地(齐名:米埔内后海湾推姆萨我国际沉要干地MaiPoInnerDeepBayRamsarSite),亦是深圳河、山贝河及天火围渠(流浮江山)的出海嘴,占地约一,五零零私顷。于冬地利,米埔有没有长去自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的留鸟正在此过冬。中文名称米埔地舆位置位于喷鼻港元朗区外文名称Mai Po I...

米埔是位于香港元朗区北面的一片湿地(全名: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MaiPoInnerDeepBayRamsarSite),亦是深圳河、山贝河及天水围渠(流浮山河)的出海口,占地约1,500公顷。于冬天时,米埔有不少来自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的候鸟在此过冬。

中文名称

米埔

地理位置

位于香港元朗区

外文名称

Mai Po Inner Deep Bay Ramsar Site

面 积

1,500公顷

历史

12月出行 下一站 深圳湾 米埔,数万候鸟陪你过冬

米埔从前是一个养殖虾只的地方,在湿地中使用基围进行养殖。1950年韩战爆发,当时的香港政府将包括米埔的香港边境地区划为禁区,限制了其发展之余,米埔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直都并无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直到英国于1976年加入《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其条款于1979年延伸至当时为殖民地的香港,同时香港政府将米埔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予以保护。1984年香港政府将 米埔湿地交予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管理,并藉此推行环境保护及教育工作。。1995年米埔湿地正式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米埔转列为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

面对问题

1990年代开始,由于深圳后海湾沿岸的工业发展,米埔湿地的生态或会受到损害。不过,到了1990年代后期,由于罗湖区的地产物业极之兴旺,发展商意识到比邻米埔的深圳湾湿地所提供的大自然景观有助推高楼价,因此都积极保护当地的生态,以令深圳湾一带能够发展成为高尚住宅区。这一点对米埔无疑是有帮助,但由于蛇口工业区的污物仍然有机会漂流至米埔,所以当地的环境问题仍然未能忽视。

特色

米埔每年有超过60,000只的水鸟过冬,候鸟品种包括勺咀鹬、小青脚鹬、半蹼鹬、灰尾鹬、黑嘴鸥及 黑脸琵鹭。其中米埔录得黑脸琵鹭的数目更占全球总数的25%。这些候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现,有达30,000只禽鸟同一时间栖身于米埔的泥滩,以作长途迁徙旅程的中途歇息之处。

此外,米埔也有许多野生生物在此定居,包括超过400类昆虫、300类雀鸟、9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及50种蝴蝶。而米埔的潮间带红树林适应当地海岸生长,并提供落叶给水生动物维生,而面积更为广东省第1、中国第6。

而米埔的中心地区则保留了24个传统基围虾塘,位于潮间区的浅水地带。基围虾塘现时仍维持营运,成为华南地区仅存的同类作业。每年4月至10月是基围虾塘的作业期,虾苗来自由后海湾冲入基围的小虾,以虾塘内的浮游生物维生。到了每年11月至3月期间,基围虾塘会被轮流放干,露出水面的泥泞及大量鱼类,成为各种以捕食鱼类为生的鸟类(包括苍鹭、白鹭和黑脸琵鹭)的觅食和栖息地点。而这种独特的养虾方式有利于米埔的生态价值,对米埔的湿地资源有可持续发展,并充份利用米埔的天然生产能力。

活动

米埔观鸟赛在每年3月由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在米埔举办,是一个国际性的观鸟赛事。参赛者为世界各地的观鸟高手,是世界知名的顶级观鸟赛事之一。

参观方法

米埔属于香港边境禁区,并由香港政府授权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管理。参观者须向基金会申请禁区通行证,通行证收费为每位100港元。

米埔每年约有40,000参观人次,其中包括约10,000名学生。学生参观项目于逢星期一至星期五举行,费用由香港教育统筹局全数资助,而每年的中小学校参观活动接近400个。于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米埔则开放给持有禁区通行证的公众参观,收费每位70港元。而参观者须于三个月内预约参观日期,名额相当有限,尤其是于候鸟出没的高峰季节。

管理计划

米埔自然保护区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的一部分,为生物多样性区(BMZ),并再划分为多个不同区域,各有其管理目标。由于这些目标十分广泛,世界自然基金会已就保护区制定一份更详尽的五年管理计划。

本计划适用于2006至2010年,当中清楚列明管理目标如下:

管理米埔自然保护区,以维持及在可能的 情况下,以及境内原生野生物种的种类和数目

推广运用保护区作教育用途,教育学生及普罗大众(当中包括为伤健人士提供特殊设施及参观团)

发展这片拉姆萨尔湿地的培训潜力,以推广湿地保育及善用由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航道,特别是位于中国境内的路线

促进各项有关管理,以及湿地和境内物种的保育的科学研究

推广及支持有关减低保护区生境及境内物种面对的外来威胁之措施

每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均推行一系列的生境管理工作及基建设施,以达成以上目标。当中包括在米埔基围进行大型的淤泥挖掘工程,以至堤岸及小径沿途的除草工作。基建项目则包括修建现有的观鸟屋、木桥、基围小屋及新建设施。

如在2007年于潮间带红树林兴建及开放通往观鸟浮屋的固定木桥。

交通

米埔并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直达。最接近的公共交通工具是行经青山公路的九龙巴士路线76K,来往元朗西至粉岭华明邨,但乘客于米埔村外的巴士站下车后要再沿担竿洲路步行前往。

前往米埔的人士可于 西铁锦上路站或东铁上水站转乘的士前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