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店镇(地理)

由网友(只爱一个人)分享简介: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地处泾川县东部,陕甘两省接汇处,县“古丝绸之路”冲要,三一二国谈、凤苦省谈纵竖贯串齐境,接通便当,商贸活跃,为泾川“8大散镇之1”,齐镇辖一二个行政村、八二个组、三九六六户,农业人嘴一.六五万人,总耕地三三六四一亩,以塬地为主山、川、塬参差漫衍,地盘平整,天然前提优胜,因品出产患上天独厚,著名遐迩...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地处泾川县东部,陕甘两省交汇处,县“古丝绸之路”要冲,312国道、凤甜省道纵横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商贸活跃,为泾川“八大集镇之一”,全镇辖12个行政村、82个组、3966户,农业人口1.65万人,总耕地33641亩,以塬地为主山、川、塬错落分布,土地平整,自然条件优越,果品生产得天独厚,闻名遐迩。

  窑店镇的果品生产开始于80年代,在行政推动中起步,在典型带动中上路,在利益推动中发展。目前,果园面积7193亩。总产值4600吨,产值400多万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扶持,狠抓果园管理,生产的“长富二号”“秋富”获省级金奖和“中华名国”称号,全镇建成国库240座,13个果品公司,27家中介组织。900多名经纪人,架起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群众的桥梁,果品产业已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凤口镇政府经纬度是多少

  

   

面积

150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12个行政村、82个组

地理位置

咸阳市区东郊

人口

1.65万人

中文名称

窑店镇

所属地区

咸阳市

陕西咸阳市窑店镇

位于咸阳市区东郊,距城区中心13公里,西临省级渭城区东郊民营工业园区,北依蟒塬,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接壤,南临渭水,与西安市隔河相望,东与西铜高速公路相接。咸红公路,五陵塬文物旅游路、河堤公路、咸铜铁路、312国道、机场专线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是一个土地肥沃、设施优越、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好地方。

  窑店原属秦咸阳宫故地,秦时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曾经上演了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焚书坑儒、统一六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宫遗址博物馆和五陵塬旅游路的建成,加速了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里陵冢林立,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优势。

  几度风雨,几度沧桑,如今窑店再度辉煌。1996年撤乡设镇,总面积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万亩,镇辖10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7个村民小组,4800户,总人口24269人。截止2005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612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81亿元,财政收入4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5元。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窑店人民乘西部大开发之机,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迎接开发、振兴经济的伟大实践中。镇党政班子把群众的情绪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全镇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工作为主线,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大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加大力度、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全镇从1997年起就把村级道路整修、村镇规划和农网改造、广电通讯以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先后修通了全镇各村的村级道路,并全面实现了沙石化,部分实现了水泥化。村级庄基划拨严格按照规划,统一划拨、统一绿化,使村镇建设达到了整齐化。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持农网改造,全镇10个村已完成改造任务。四纵(河堤公路、咸铜铁路、咸红公路、五陵塬文物旅游公路)、两横(13号公路、机场专线高速路)的公路、铁路线使全镇交通十分便利,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线电视已全面进村入户,正在进行积极实施中。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实现了校校楼房化,语音、微机、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已在全镇中、小学普及,中学、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均已达到省颁Ⅰ类标准,其它小学均达到Ⅱ类标准,镇中学的升学率从1997年的25%已上升到2005年的100%。在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各村都已建立了村级文化学校,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农业发展按照“稳粮、增菜、优果、扩畜”的思路,狠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遵循“科技创新,产业经营,形成特点,扩大规模”的原则,强化措施,科学引导,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5年底,建成5个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村和存栏超过百头的奶牛养殖场,新兴的牲畜贩运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形成了以仓张村、大寨村、邓家村、毛王村和西毛村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在种植业方面,针对靠近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优越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因地制宜,做大果菜文章,已逐渐形成规模。葡萄和鲜桃等杂果种植在窑店已有历史,目前,通过改良品种,更新换代,已初步形成了以毛王村、西毛村、长兴村为中心的果品基地,形成以刘家沟、窑店、大寨为主的大棚基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黑皮冬瓜、清水莲菜、苗木花卉也已形成基地,全镇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农业机械化程度列咸阳各乡镇之最,总动力4.5万匹马力。仅大型联合收割机96台,每年跨区作业支援夏收,为农民创收超过300万元。秸秆还田机、硬茬播种机、麦草打包机等新型农机具的应用,在窑店已蔚然成风。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你发财,我发展和民营非公企业“五不限”的原则,让权、让名、让利,积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从镇情出发,重点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以项目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格丽面粉厂、伊香园食品厂、凤林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咸阳赛博陶瓷有限公司、咸阳聚丙烯有限公司、陕西华悦洁净煤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落户该镇,带动了该镇农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农业增收、工业富镇的目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