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义(天马名称)

由网友(以后的路、我牵着你走)分享简介:“黑义”为《穆皇帝传》所列的“8骏”之3。“奔霄”是《拾遗忘》所列的“8骏”之3。“蒲梢”之名,则睹于《史忘》:“(汉武帝)后伐大宛,患上千里马,马名蒲梢。《汉书》将它列为去自西域的4种骏马之1:“自是之后,亮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中文名黑义申明“8骏”之3出自《穆皇帝传》...

“白义”为《穆天子传》所列的“八骏”之三。“奔霄”是《拾遗记》所列的“八骏”之三。“蒲梢”之名,则见于《史记》:“(汉武帝)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汉书》将它列为来自西域的四种骏马之一:“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

中文名

白义

说明

“八骏”之三

出自

《穆天子传》

简介

即後世所谓之天马

天马

给 台 风 起名 皮皮虾 竟然入选了 不是段子

《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即後世所谓之天马。《山海经·北次三经》︰「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史记·大宛列传》︰「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传说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主要有: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卷一)

(小注): 白义:纯白色的马。“义”,古籍中作“”,该字出现很少,现代汉语词典亦未收录,但在汉语大字典中可查。

同义词

“白义”,又可作“白牺”(《列子》有“(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牺”之语[21])。“义”、“牺”既能互易,整个称号便很可能是音译名。“蒲梢”,亦作“蒲捎”(元稹《江边四十韵》诗有“高门受车辙,华厩称蒲捎”之句[22]);还可作“蒲骚”(《史记》索隐谓“(梢),又作骚”)。则此词显然是个音译名。至于“奔霄”,虽然颇似“夜行(万里)”之意,但因其语音甚类“蒲梢”,且与“白义”同列八骏之三,所以它仍然可能是个“汉化”了的音译名。因此我认为,这三个马名分别是突厥语bo:z yun[1]t 和 bo:z at 的音译,两个词组的含义则完全一样。

来自突厥语理由之一

bo:z一词,早就在突厥语族中广泛使用,几乎专指马匹的毛色。它作为蒙古语中的外来语,其形式是 boro 。它至今仍然存留在所有的突厥语群中,不过语音上略有变动,即兼可作 bo:z、po:z、bo:s、po:s 等。

bo:z所指色泽的范围较大,在不同的场合,其含义的出入颇大。例如,它可以作“灰色”解;在《阙特勤碑》和《阙利啜碑》中屡次出现的 bo:z at(at 义为马),均被释作“灰马”。[23]喀什噶里在其《突厥语辞典》中则说,该词可以使用于毛色在白色至灰斑(或白斑)栗色之间的任何动物;又称,当人们说 bo:z ko:y 时,乃是意指“棕色羊”。[24] 而马赫迪汗的《察合台-波斯语词典》则说 boz 乃是“趋向于白色的蓝色”以及“一种靛蓝色(即深灰色)的马”。[25] 此外,尚有将它释为“白马”或“铁灰色马”者。综此看来,bo:z 的色泽至少并非纯白,而可能为淡灰或深灰。

在现代突厥语中,人们固然最常用 at 来指称“马”,但在古突厥语中却还有另一个完全同义的词—— yunt 或 yont 。在《占卜书》(《Irk Bitig》)中,此词经常出现;而在早期的许多非宗教文献之中,它则是表达十二地支纪年(或纪日)的标准用词,如“马年”、“马日”中的“马”字都是 yunt(yont)。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白义”一名,乃是译自突厥语 bo:z yunt 。“白”的上古音为 b’ăk ;“义”的发音则为ŋia 。上古时期的声母舌根鼻音ŋ-,到今天已经演变成 y-,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即是说,ŋ- 与 y- 可以相通。蒲立本认为,有证据表明,至少在汉代已用声母 ŋ- 来转译非汉语中的声母 y- 。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汉语中的半元音 y- 尚未演进成,所以舌根鼻音 ?- 似乎是最接近非汉语的舌面持续音 y- 了。有鉴于此,将 bo:z yunt 作为“白义”的语原,还是比较吻合的。

来自突厥语理由之二

另一方面,上文已经提及,在突厥语中,用得更为广泛的“马”字乃是 at 。所以,bo:z yunt 的另一种形式就完全可能是 bo:z at 。而“蒲”、“梢(骚)”的古音分别为 *b’wo 和 *sʊg ;齿音 s、z 接近,在翻译时可以互转,因此可以将“蒲梢”的语原视作 bo:z at 。同样道理,“奔霄(*pwEn siog)”则也可以视作其异译名。有鉴于此,白义、蒲梢、奔霄的突厥语原义就可能都是“灰色(或深灰色)马”。

艾辛认为,似乎有迹象表明,古人以淡色皮毛的马作为贵人的坐骑。在乌古斯的英雄史诗中,大汗拜因迪的坐骑是匹 bo:z 马;而早期安纳托利亚文学作品中的亚历山大传奇故事中,不朽的基德尔所骑的也是一匹 bo:z 马。这一结论即使未必完全正确,也至少为上述比定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域外游牧民族向汉人帝王贡献的,很可能包括他们所认为的象征高贵的 bo:z 坐骑在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