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德·马科斯(前菲律宾总统)

由网友(陌-)分享简介: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一九一七年九月一一日-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八日),出熟于北依罗戈省,菲律宾第6任总统,专制者。一九四一年到场美菲联军,任步卒师长尉谍报员。一九四二年到场巴丹战争。曾担负过菲军第2师军法主座,一九四五年被麦克阿瑟将军录用为北吕宋8省行政官,提升上校。一九四五年插手罗哈斯的自...

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1917年9月11日-1989年9月28日),出生于北依罗戈省,菲律宾第六任总统,独裁者

世行公布全球贪腐官员榜单9人榜上有名

1941年参加美菲联军,任步兵师少尉情报员。1942年参加巴丹战役。曾担任过菲军第二师军法长官,1945年被麦克阿瑟将军任命为北吕宋八省行政官,晋升上校。1945年加入罗哈斯的自由党。1964年加入国民党。次年当选第六任总统。1969年再次当选总统。1978年兼任总理。同年在原国民党的基础上组成新社会运动党,自任主席。1981年第三次当选总统。1986年第四次当选总统,但因选举舞弊导致群众大规模抗议(人民力量革命)而被迫流亡美国夏威夷州[1]

1989年9月28日,费迪南德·马科斯因心脏病发病逝于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终年72岁[2]

中文名

费迪南德·马科斯

外文名

他加禄语:Ferdinand Marcos

性别

出生日期

1917年9月11日

代表作品

今日的民主革命

主要成就

菲律宾抗日英雄
1965年到1986年担任菲律宾总统

出生地

美属菲律宾

毕业院校

菲律宾大学

国籍

菲律宾

逝世日期

1989年9月28日[2]

职业

政治家、军人

信仰

罗马天主教

人物简介

费迪南德·马科斯的父亲是达沃省的省长,非常热衷于政治活动。在他的培养下,马科斯成为了一个极有演讲天赋,有政治抱负的青年。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马科斯成绩优秀,毕业论文曾获得奎松总统纪念奖。

人物生平

费迪南德·曼努埃尔·马科斯于1917年9月11出生在外祖父母的商店里。长大后,菲律宾人喊他为费迪,但在外国人面前,他称自己为费雷德或安迪。他小时候非常贫穷,和同伴们光着屁股在肮脏的街道上跑来跑去。

1916年,何塞法和马里亚诺·马科斯偷偷结了婚,第二年便生下了马科斯。

何塞法给马科斯取名叫费迪南德,一方面是为了效法麦哲伦(也是费迪南德)和西班牙国王,而最重要的是,蔡家那位少爷的各字恰巧也叫费迪南德。

马科斯因为有非凡的记忆力,学习非常出众。他小学毕业时,差一点被选为致告别词的学生代表。只是因为他上3年级时交不起学费缺了几个的课程而未能实现。“政治事业上的需要,使马里亚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贫如洗。”他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亲朋好友身上,花在他不断到北伊洛尔戈省“争取支持”的旅游上。这样,直到马科斯走进大学校门之前,偶尔因交不起学费而缺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马里亚诺对政治的兴趣,也使马科斯受到熏陶。

学习经历

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的父亲是达沃省的省长,非常热衷于政治活动。在他的培养下,马科斯成为了一个极有演讲天赋,有政治抱负的青年。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成绩优秀。其毕业论文曾获得奎松总统纪念奖。

人物履历

1945年春,马科斯被麦克阿瑟将军任命为北吕宋八省行政官,获上校军衔,有“抗日英雄”之誉。他自言曾在贝桑格;帕斯单枪匹马击溃50名日军”,是“菲律宾历史上受勋最多的战士(32枚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正式独立,马科斯出任曼努埃尔·罗哈斯总统的秘书。

1949年,马科斯代表菲律宾自由党身份当选参议院议员。1954年5月1日,经过11天的闪电式恋爱,马科斯与身材高挑、模样俊俏、被誉为“塔克洛班玫瑰”的伊梅尔达喜结连理。从此,马科斯在伊梅尔达的全力配合下官运亨通,扶摇直上。

1959年出任参议员,1962年马科斯出任参议院议长,由于未获得自由党提名参选总统,马科斯便改代表菲律宾国民党于1965年参选总统,以建立新社会运动为号召而当选。

1964年,菲律宾总统选举之前,马科斯以参议院长的见面礼跳槽到国民党内。国民党借此控制了参议院,而马科斯获得的,是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这时,自由党分成了三派:一派支持现任总统马卡帕加尔,一派支持马科斯,另一派支持华盛顿看中的佩莱斯和劳尔·曼格拉普斯参议员。

马科斯使出全身解数,终于赢得了1965年总统大选的胜利。9个月后,他携夫人伊梅尔达出访美国,以保证支持林登·约翰逊总统在越南问题上的立场换回了数百万美元“无单据资金”的现款和巨额货款。他同他父亲相同的是,他们对政治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同的是,父亲最后没有登上总统的宝座,一生两袖清风,而马科斯却在他任总统期间,成为世界上拥有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富翁之一。

三任总统

马科斯在执政之初,倒也颇有作为,实行“土地改革”,发动“绿色革命”,注重教育,启迪民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

1969年,马科斯蝉联总统职务时,菲律宾社会矛盾与他1965年初上任时的矛盾四伏、政治混乱、犯罪率高、世风日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972年夏天,马科斯眼看第二届总统任期即将届满,开始恋栈总统的职位。9月21日签署“军事戒严令”,宣布在全国实行军管,逮捕了反对派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和数以千计的所谓“颠覆分子”,并禁止集会、游行、罢工,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军事管制。同年,就第二年又颁布新宪法,改美国式总统制为英国式责任内阁制,规定总统在军管期间兼任总理。

为维护专制统治,马科斯任人唯亲,培植死党。其夫人伊梅尔达从1975年起任大马尼拉市市长。

1976年,粮食已能自给。

1977年,粮食还能少量出口。这一切为他羸得了1969年连任的机会(根据当时菲律宾的法律规定,总统每届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1978年被非正式定为总统继承人。

1979年被任命为由各部部长组成的内阁会议主席,成为菲律宾第二号最有权势的人物。他俩唯一的儿子朋朋担任伊罗戈斯省省长。伊梅尔达的兄弟科科依先担任莱特省省长,后又任驻中国大使、驻美大使。以马科斯为首的新社会党控制了国会88%的议席和全国90%的省市长职位。海陆空三军司令、总参谋氏、总统府警备司令、国家安全情报局长、首都警察部队司令等军界要职也大都由忠于他的伊罗戈斯省同乡担任。

在马科斯的严酷统治下,议会形同虚设,政党活动绝对禁止,大批反对他的政界人士、记者、学生身陷囹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4]。”与此同时,马科斯夫妇依仗权势,使用一切手段营私舞弊,侵吞公款。他们的财产急剧增长。马科斯在担任国会议员时,就曾有人给了他一个“10%先生”的绰号。就任总统前,当上总统后,尤其是1972年实行军管后,“10%”逐渐公开化、制度化,以致菲律宾的任何事业、投资、生意都必须给马家烧香进贡,打点回扣,否则,一个行政命令或电话就可使你破产倒闭。

1981年,迫于国内外部的压力,马科斯宣布取消军管,为确保权力不被削减,同年4月又通过公民投票再次修改宪法,把政体改为法国式总统制。新宪法规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拥有绝对权力,总统任期改为6年,不受连任一次的限制。

暗杀事件

1983年,在美治疗心脏病的贝尼格诺·阿基诺决定回国参加议会竞选,在机场被杀手枪击而死亡。杀手在光天化日之下将这名自由党领袖残忍杀害,一时间,举国震惊,暴虐无仁的马科斯政府欲盖弥彰。贝尼格诺·阿基诺的死,顿时点燃了群众的怒火,也同时燃起了阿基诺夫人从政的决心。[5]8月23日下午,为了平息风暴,马科斯装模作样地下令成立了一个以最高法院法官费尔南多为首的5人司法委员会,调查阿基诺被杀案。

1984年,国民议会改选,结果反对党一举夺得了全部议席的三分之一,从原来的11席增加到60多席,显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1985年1月,菲律宾检察院正式向法院控告马科斯最得力的鹰犬、武装部队参谋长贝尔等25名军人和1位政府官员,说他们与谋杀案有牵连。但听证工作遇到了阻碍。一些关键证人,均在作证前突然失踪。由于没有证人,听证会被迫一再延期。12月2日,法院对阿基诺遇刺案进行宣判,判决宣布杀害阿基诺的刺客就是加尔曼,而那三名带阿基诺下飞机的军官和击毙加尔曼的士兵,只是履行职责,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预谋,因此其他人被无罪释放。判决词刚宣读完毕,法庭内外顿时扰乱成一片。法庭内人们击掌跺脚、嘘声不断,法庭外汽车喇叭震天响,以表达对判决结果的极度不满。马科斯一手遮天、自我包庇的行为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反政府活动,也壮大了反对派的队伍,使原来四分五裂的各反对党在斗争中为了共同的目标逐渐团结起来。

黯然下台

1965年11月,马科斯就任菲律宾第六任总统。

1972年9月23日,马科斯政府宣布在全国实行军事管制,解散国民议会,停止一切政党活动,并禁止罢工,集会和示威游行。

1983年8月反对党领袖贝阿基诺从美国回国在马尼拉机场遇刺身亡,引起了抗议浪潮,马科斯政府陷入困境,决定于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12月,科拉松-阿基诺(贝-阿基诺夫人)和萨尔瓦多-劳雷尔分别以联合民族民主组织正、副总统候选人身分参加总统选举。

1986年2月,在选举中以马科斯为首的执政党采用舞弊手段。国民议会宣布马科斯当选,引起反对党的强烈谴责,上百万人举行抗议、示威的集会。同月22日晚,国防部长恩里莱和代理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占领国防大楼,要求马科斯辞职,支持科-阿基诺;同月22日晚,马科斯等乘美国直升机飞往克拉克空军基地,随后离开菲律宾,流亡夏威夷。马科斯长达20年的独裁统治结束。同月25日,科-阿基诺正式宣誓任菲律宾总统,劳雷尔为副总统兼总理。

死于异国

1988年5月4日,马科斯95岁的母亲在马尼拉市郊病逝。马科斯夫妇闻讯后坚决要求回国为母奔丧,并扬言要偷乘飞机回去。但阿基诺夫人在同国会两院领导人及内阁危机委员会磋商后宣布:“基于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这一考虑,不允许我让前总统此时回国。”

1989年5月19日,患有肺炎、心脏病的马科斯生命垂危。其支持者在美驻菲使馆前示威,要求美国和菲律宾政府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允许马科斯魂归故土。但阿基诺夫人依然表示,“为了避免发生不幸事件”,菲律宾政府不允许马科斯归国,其死后遗体也不准运回。9月28日,马科斯终因心力衰竭在檀香山溘然长逝,终年72岁。由于美国有关当局应菲律宾政府的要求下达了不准空运马科斯遗体的禁令,故而伊梅尔达于10月15日为亡夫举行葬礼后,只得将马科斯的灵柩暂厝在火奴鲁鲁岛庙宇纪念公园谷地一个装有空调的临时陵墓里。这表明,马科斯的亡灵很可能要在这里飘荡很长时间后才能魂归故土家园。

2016年11月8日,菲律宾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准许把菲国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遗体葬

在英雄墓园。[6]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长女:艾美·马科斯[7]

儿子:小费迪南德·马科斯,2022年5月9日参加2022年菲律宾总统大选。[8]

人物评价

尽管马科斯是毁誉参半的政治人物,但他却有着其他菲律宾总统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在他的任期内在首届任期内使农业、工业和教育都得到显著发展。(朱东海先生 评)[9]根据《亚洲脉动》2005年七月的调查,马科斯的满意度高达七成,比所有继任者都高。(《亚洲脉动》 评)[1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