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语(语言)

由网友(墨染青衣颜)分享简介:尼泊我语属印度-俗利安语支,正在尼泊我、没有丹、印度以及缅甸的1些地域应用。是尼泊我的民间言语。正在今尼泊我海内梗概1半的尼泊我人应用尼泊我语做为其母语,其它尼泊我人将其做为第2言语。中文名尼泊我语应用人数约1千6百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应用规模尼泊我、没有丹以及印度外文名nepali民间言语尼泊我、印度办理机构尼泊我言语科教院内...

尼泊尔语属印度-雅利安语支,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在今尼泊尔国内大概一半的尼泊尔人使用尼泊尔语作为其母语,其它尼泊尔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

中文名

尼泊尔语

使用人数

约一千六百万

属于

印欧语系印度语族

使用范围

尼泊尔、不丹和印度

外文名

nepali

官方语言

尼泊尔、印度

管理机构

尼泊尔语言科学院

内容简介

尼泊尔语输入法设置方法与步骤

这种语言在尼泊尔语中的发音为"Khaskura",并有过不同的名称。英文为"Nepali"或"Nepalese",也叫被做“廓尔喀语”——廓尔喀人(尼泊尔的主要居民)的语言,而"Parbatiya"是山区人民使用的语言。   

尼泊尔语是分布最东的帕哈里语,一组使用于喜马拉雅山低海拔地区的语言,使用范围包 括东尼泊尔,直到印度领土Uttaranchal和Himachal Pradesh。尼泊尔语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些藏缅语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最显著的是Newari语,显示了藏-缅语的影响。

历史介绍

尼泊尔古代的文学语言形成于14世纪。18世纪廓尔喀族崛起,形成了现代尼泊尔王国的基础,因此尼泊尔语有时也称为廓尔喀语(Gorkhali)。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一些尼泊尔语文学作品,包括SundaranandaBara著的《AdhyatmaRamayana》(1833),Birsikka,一个佚名民间故事合集,以及Bhanubhakta著的Ramayana。同时也有一些翻译自梵文的作品,及圣经。尼泊尔语与北印度语很近似,但稍显保守,来自波斯语和英语的词汇少于北印度语,较多的词源自梵语。现今,尼泊尔语一般使用梵文字母。Bhujimol是一种尼泊尔原创的文字。

一般地说,尼泊尔语和克什米尔语及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地方语言相似(见克什米尔语、古吉拉特语)。然而,尼泊尔语的语音仍保留着古代印度语言的某些重要特点;比如它仍有卷舌音uh(骆驼,孟加拉语作)和浊送气音bhat(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也作bhat,但克什米尔语作bat彲)。由于尼泊尔全国过半数人口使用藏缅语言,尼泊尔语受藏缅语言的影响很深,尤其在词汇方面。尼泊尔语的文字采用梵文天城体。

语言种类

  尼瓦尔语(NewahBhaye或Newari),又被称为尼泊尔语言(NepalBhasa),是尼泊尔中部加德满都谷地尼瓦尔人所操持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该语系中唯一一种以天城文为书写系统的语言。另外,在锡金、西孟加拉邦和西藏等地区也有操尼瓦尔语的居民。   

  该语言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是其受到周围语言如藏语、梵语等影响很深。最早的尼瓦尔语作品是写于1114年的一张贝叶。其后,这种语言逐渐成为加德满都一带诸国的官方语言,被通称为“尼泊尔语言”。   

  1769年之后,来自今尼泊尔西部的卡斯族(Khas或Khasas)征服了加德满都谷地,建立了沙阿王朝,卡斯族的语言遂成为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即今日的尼泊尔语,而原尼泊尔语言被改称为尼瓦尔语。之后尼瓦尔语又经过了一次大的变动,从古尼瓦尔语转变为新尼瓦尔语,这中间的界限很难确认,一般以中期拉腊政权为界,也就是在20世纪初左右。由于受到印欧语系诸语言的长期影响,新尼瓦尔语已经成为最雅利安化的汉藏语系语言,不但吸收了许多来自印欧语系的词汇,甚至连语法也显现出许多印欧语系的特点。

杜拉语

  尼泊尔82岁老太索玛·德维·杜拉生活在尼泊尔西部山区的家中,她视力模糊、耳朵半聋,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然而,她的健康状况却牵动着许多语言学家的心,因为索玛是尼泊尔少数民族语言“杜拉语”的唯一传人,如果她去世了,这门语言将从地球上彻底失传。

“濒危语言”唯一传人

  据报道,现年82岁的索玛·德维·杜拉生活在尼泊尔西部山区的家中,她是尼泊尔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杜拉语”的唯一传人,尽管索玛的其他家人也都属于同一个少数民族,但他们已经都不再说“杜拉语”,到去年为止,全尼泊尔仅剩下了两个会说“杜拉语”的人,但去年8月,另外一个“杜拉语”传人却离开了人世。   

  研究人员相信,索玛如今是地球上唯一一个会说“杜拉语”的传人,她会唱许多杜拉语的歌谣和民歌。不过,由于丈夫、孩子和孙子们都不会说杜拉语,索玛平时在家中只能通过其他语言和家人进行交流。由于儿孙们对这种濒临失传的语言毫无兴趣,如果索玛一旦去世,那么这种语言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发起“保护老太”计划

  然而近几年来,索玛的健康状况已经每况愈下,她的视力和听力都越来越弱,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为了保护这个“杜拉语”的末代传人,尼泊尔语言专家们计划为索玛提供医疗援助,好让她能在人世生存得更久。   

  尼泊尔语言专家凯达·纳吉拉从小就和杜拉族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他已经用杜拉语记录了1500个文字和250个句子。纳吉拉计划带索玛到加德满都接受医学治疗,并鼓励杜拉族的孩子们学习杜拉语。   

  据悉,尼泊尔拥有至少100种语言,其中好几门语言都快到了灭绝的边缘,因为那些濒危语言的精通者,每种语言都不超过100人。另一门尼泊尔濒危语言“库孙达语”近年只拥有3名精通者,可不久前他们死的死,失踪的失踪,不过,研究人员最近又找到了一对会说“库孙达语”的母女和另一名老年女人,科学家将她们凑合到一起,让她们用“库孙达语”互相交流,这是那名老年女性自1940年以来首次用“库孙达语”进行交谈。据尼泊尔语言学教授马德哈夫·波哈里尔称,她们的“库孙达语”说得相当流利。波哈里尔称,尽管他清楚让这种濒临灭绝的尼泊尔语言重新流行起来是不可能的事,但他仍然争论称,他们应该保护并在学校中向学生教授这种快要失传的语言。

部落语言濒临失传

  据语言专家称,事实上不仅在尼泊尔,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少数语言都濒临灭绝的边缘,墨西哥南部塔巴斯哥地区阿雅潘村一对70多岁的兄弟俩,是一种古老语言“佐克语”的仅剩两名传人,可是不久前,这对老兄弟却发生了矛盾,他们反目成仇,拒绝再和对方说话。墨西哥语言专家对此伤透了脑筋,因为如果兄弟俩互不说话,那么“佐克语”将会在墨西哥失传。据悉,墨西哥至少有350种部落语言,佐克语是从古代奥尔梅克人那儿传下来的。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数据,世界上每隔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

相关资料

  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和中国研究中心为庆祝中尼建交50周年共同举办了中国著名诗人艾青诗歌朗诵会。孙和平大使、加德满都大学副校长沙尔玛、中国研究中心主席雷格米以及加德满都大学师生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间,尼泊尔国际语言学院教授和中国在尼研究生分别用尼中两种语言朗诵了艾青《大堰河》等著名诗歌6首。朗诵激情洋溢,感情真挚,搏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朗诵会结束时,孙大使讲话,感谢主办者以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庆祝中尼建交50周年,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同时指出,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进入了新阶段,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和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中尼友好事业50年来的稳步、健康发展是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尼文学界人士和校方领导以及中国研究中心的代表分别发言,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   

  据悉,此次朗诵会的尼语朗诵者、尼泊尔国际语言学院教授曼珠尔先生正在将《艾青诗选》翻译成尼泊尔文,不久将会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尼泊尔语广播30周年庆祝

  2005年6月25日,尼泊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俱乐部全国委员会在加德满都举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尼语广播30周年庆祝大会”。孙和平大使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尼新闻通讯大臣达克尔 等官员、听众委员会成员、知名专家、学者和各大新闻媒体记者近100人出席了大会。   

  孙大使首先代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尼语广播3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同时高度赞扬了该广播为中尼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国际电台尼语广播30年来辛勤耕耘,为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尼泊尔朋友,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尼新闻通讯大臣在讲话中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尼语广播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尼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国际电台尼语广播为巩固此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电台尼语广播在尼泊尔拥有听众俱乐部500多家,俱乐部会员上万人。1996年各俱乐部派代表在加德满都成立了尼泊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俱乐部全国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国际电台尼语广播30周年,该委员会在此次纪念大会上发行了《30年历程》纪念册。

香港尼泊尔文周报

  香港的尼泊尔人主要是港英时期的驻港“啹喀兵”及其亲人,主要聚居于元朗锦田及九龙油麻地。港英时期,香港电台会定期播放尼泊尔语节目,后随着啹喀兵团解散而停播。2004年,民政事务总署和新城电台合办了一个尼泊尔语节目。香港的尼泊尔社群办有两份周报,一份是在元朗出版的《TheEverest》,一份是油麻地出版的《SunriseWeeklyHongKong》。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