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汉语词汇)

由网友(门面担当的人总是太累)分享简介:歌神,是1个汉语辞汇,是公家用去投诉对于乐坛成长具备良好孝敬以及正在社会具备宽泛作用力的歌脚的1种称呼。最先的“歌神”1词呈现正在一九七六年的喷鼻港,许冠杰拉出的《旗鼓相当》邪式标记着喷鼻港粤语风行歌的市场造成,得到“歌神”称呼。中文名歌神代表做品旗鼓相当外文名God of Singer代表人物许冠杰,弛教友,陈奕迅发源一九九二年...

歌神,是一个汉语词汇,是公众用来赞扬对乐坛发展具有杰出贡献和在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歌手的一种称号。最早的“歌神”一词出现在1976年的香港,许冠杰推出的《半斤八两》正式标志着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形成,获得“歌神”称号。

中文名

歌神

代表作品

半斤八两

外文名

God of Singer

代表人物

许冠杰,张学友,陈奕迅

起源

实用对外汉语词汇

1992年初,许冠杰“急流勇退”,宣布要退休,这一年的2月23日,TVB为许冠杰在丽晶酒店搞了个致敬晚会,并为他举办了“光荣引退汇群星”的演出。在这场演出中,不少艺人都以许冠杰歌迷的身份出现,谭咏麟更是手持当年看许冠杰演唱会的票根出席演出。也正是在这次演出节目中,谭咏麟尊称许冠杰为“歌神”,这个称呼随即被整个歌坛沿用,香港歌坛的第一个歌神,就这样正式被确立了。[1]

第一代许冠杰

代表曲:《浪子心声》《半斤八两》《鬼马双星》《双星情歌》《天才白痴梦》《财神到》《卖身契》《搵嘢做》《印象》《纸船》《难忘你》《最佳拍档》《跟佢做个Friend》《最紧要好玩》《心思思》《沧海一声笑》

许冠杰(Samuel Hui,1948.9.6-)他开创了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潮流,在香港乐坛是公认的“歌神”、“香港乐坛第一位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乐祖师”和“粤语歌鼻祖”。1971年,许冠杰的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首粤语歌曲《铁塔凌云》,这首歌改变了当时香港人对粤语歌曲的认知,不再认为粤语歌为低俗歌曲。1974年的《鬼马双星》和1976年的《半斤八两》让香港粤语流行歌市场正式形成。1978年,许冠杰继续发行了两张粤语专辑《财神到》和《卖身契》,这两张专辑一经发售就被抢售一空,深受香港歌迷的喜爱。[1]

1973年,25岁的许冠杰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演唱会,成为:第一个开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2]1983年5月,许冠杰成为首位在有亿万观众席的红磡体育馆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歌手,这也反映了当时的他在乐坛上的号召力及叫座力,更是开创了红磡体育馆成为日后歌手举行大型演唱会的先河。1985年,许冠杰获得了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他也成为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歌手。[1]

1992年,44岁的许冠杰决定退出歌坛。当时的无线电视台还特别为他办了一场告别晚会——光荣引退汇群星。当晚,整个香港娱乐圈全部几乎到齐。2004年,整个香港社会士气最低迷的一年。非典的肆虐更让人心惶惶。正是在整个香港社会都遭遇重大打击的节点上,退隐12年的许冠杰决定重出江湖,连开破纪录的48场演唱会为香港人打气。2020同舟共济演唱会,时隔16年,这位初代歌神再次站出来,于疫情时期用一场演唱会为港人打气。[2]

第二代张学友

代表曲:《情已逝》《遥远的她》《每天爱你多一些》《分手总要在雨天》《只想一生跟你走》《等你等到我心痛》《离开以后》《你的名字我的姓氏》《爱是永恒》《我应该》《吻别》《祝福》《慢慢》《李香兰》

1992年张学友推出了《真情流露》这张粤语大碟,在当年的由TVB主办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专辑曲目《分手总要在雨天》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的殊荣。为他颁奖的是商台的大姐大俞铮,对张学友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当场授予他“九十年代歌神接班人”的称号。[3]

第三代陈奕迅

代表曲:《K歌之王》《明年今日》《Shall We Talk》《富士山下》《十面埋伏》《最佳损友》《与我常在》《人来人往》《黄金时代》《不如不见》《单车》《七百年后》《落花流水》《岁月如歌》《无条件》《四季》

2010年4月6日晚,香港红馆,陈奕迅顺利完成了一连18场的个唱,破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红馆连唱纪录。“18”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因为,2007年,张学友也曾经在红馆连开过18场个唱,而这两位又同是过去十年里在红馆连开个唱场次最多的歌手,这让我们不得不又想到那个话题,“歌神”交接。[4]

他的演唱会可以火到什么程度:在法国,销售纪录直追迈克尔·杰克逊在伦敦,门票20分钟售罄,火爆程度压倒LadyGaGa在香港,12场预售门票一日售罄,一连加开至25场不断刷新华语乐坛的新纪录。[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