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禾本科簕竹属植物)

由网友(崾赱旳亽涐絕卟留)分享简介:凤首竹(推丁教名: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禾原科簕竹属双子叶动物。它植株较高峻,竿中空,小枝稍下弯,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纵肋稍隆起。违部具脊,边沿具波曲状颀长繸毛,叶舌圆拱形。上外貌无毛,下外貌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心小花为两性,外稃双侧略不对于称,少圆状披针形。花药紫色,...

凤尾竹(拉丁学名: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禾本科簕竹属单子叶植物。它植株较高大,竿中空,小枝稍下弯,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间小花为两性,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羽毛状。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均有栽培。该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

中文学名

凤尾竹

拉丁学名

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

禾本科

亚科

竹亚科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及日本、印度、湖北

禾本目

别称

米竹、筋头竹、蓬莱竹

二名法

Bambusa multiplex

植物界

簕竹属

凤尾竹

品种

毛凤尾竹、大小叶凤尾竹

形态特征

园区都有什么花 认花不求人 赶紧收藏

为孝顺竹的变种。为禾本科竹亚科凤尾竹属多年生木质化植物。植株丛生,叶细纤柔,弯曲下垂,宛如凤尾。叶细小,长约3厘米,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

生长习性

凤尾竹亦称“观音竹”。禾本科。杆丛生,枝叶细小,四季常青,为盆栽佳品。 凤尾竹性喜深厚、肥沃、疏松、偏酸壤土。盆栽一二年就得来一次换土。培养土最好用腐植土6份,菜地表层熟土2份,河砂1份,苔醇或锯末(发酵)过磷酸钙共1份上盆,盆要逐渐加大,竹丛则逐年壮旺,春秋季节,不断发生新叶,色泽翠绿,玲珑异常。 凤尾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民间有“早浇复苏水,控浇拔节水,巧施行鞭肥”的说法。早春浇1遍复苏水可减少早春竹叶干黄,还可促进受冻竹丛迅速复壮。小满过后是新笋生长盛期,水份过大,竹茎陡长,破坏株形。待新笋生长足再浇大水。新笋展叶后正是根鞭生长旺盛季节,每间隔2周施1次饼肥液。10月底再施1次有机物,促冬笋肥大健壮。 竹丛更新,民间有:“存三去四莫留七”的竹谚。每年冬初或早春,结合换盆,对幼年茎杆保留不动,对多年老茎杆或另栽或剪去。保持竹丛处于青壮才能枝繁叶茂。 繁殖方法有分株、根插、杆插。分株在晚冬或早春进行。首先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将丛生状的茎杆分割成若干株,再进行盆栽或地种。只要保持湿润,五六月份会萌发新叶。根插在早春进行。先从基部将幼嫩根鞭刨出,切成4?5个节1段,埋人土中踏实,浇足定根水,覆一层薄土掩墒。苗盆置于疏荫下,套塑罩保湿,介质表层发白时喷雾水。茎杆扦插,早春选2?3年生茎秆作插穗,去掉基部和杆梢留中间1节,分别节上1厘米,节下2厘米,垂直插于砂质中、深至上部与床面平齐为止。(大型竹类扦插可在节中间钻1小孔,灌人清水,以补充水分)竹类是比较难发根植物,只要管理精细,在一定程度上发根有望。 病虫害防治,早春起,陆续有竹林蚜虫危害竹叶,有金针虫危害嫩根和竹笋。防治蚜虫用1500倍液的氧化乐果或甲胺磷。金针虫可于早春每盆埋5?6克映喃丹或30-50粒铁灭克于土内。药效可持续40-50天。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江、浙-带也有栽培,地栽、盆栽均可。

繁殖栽培

繁殖:多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在2—3月间选一二年生母竹3~5株为一丛带土分栽。扦插,在5—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移栽:需在2-3月进行。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喷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病虫害: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叶枯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施肥:为使每年能生长健壮竹子,应施用氮,磷,钾,硅肥和有机肥。幼苗培土兼有保墒,初栽期使用腐叶土和草木灰打底,固竹抗摇曳之功能,简单而有效。

应用: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主要价值

药 名:凤尾竹

来 源:为禾木科植物凤尾竹的叶、叶芽。

功 效:清热除烦,清热利尿。

主 治:用于外感发热、神昏谵语,手足心热、心烦,小便不利,淋涩不通。

性味归经:甘,凉;心、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别 名:观音竹(《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拉丁名:凤尾竹 Bambusamultipiex (Lour.) Raeusch.Var. Nana(Roxb.)Keng. F.

中药化学成分:同属植物 Bambusa multiplex含有茁长素(auxins)。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瓣长圆如小指甲,向上翘如首,下有三细尖瓣,下垂如足;复有一长瓣,弯曲如尾。白心点点,颇似青蛙翻肚。茎花齐发,长六七寸,殊状罕俪。”与图对照,此观音竹实为本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