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树属(2023最新枫香树属百科介绍)

由网友(拿根辣条砸死你)分享简介:枫喷鼻树属是虎耳草目枫喷鼻科下的1属,之前也被分到金缕梅科。枫喷鼻树属首要熟善于天气温暖地戴。大型落叶乔木,树湿挺直,低度可达二五⑷零米。叶掌状开裂,螺旋着熟,叶子正在秋日变红。花小,直径一⑵厘米,球状花序着熟于三⑺厘米少的梗上。因真直径二⑷厘米,未成生时呈绿色,成生后为棕色多刺的木量布局,内含多粒种子,经由过程因真上的小...

枫香树属是虎耳草目枫香科下的一属,以前也被分到金缕梅科。枫香树属主要生长于气候温暖地带。大型落叶乔木,树干挺直,高度可达25-40米。叶掌状开裂,螺旋着生,叶子在秋天变红。花小,直径1-2厘米,球状花序着生于3-7厘米长的梗上。果实直径2-4厘米,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为棕色多刺的木质结构,内含多粒种子,通过果实上的小孔散放。全树含有芳香的挥发油,因而得名。

中文学名

枫香树属

植物界

双子叶植物纲

枫香科

拉丁学名

Liquidambar L.

被子植物门

虎耳草目

本属物种

重庆日报 1200余岁枫香树 罕见

缺萼枫香树(Liquidambar acalycina),分布于中国华北以南地区。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分布于华北以南、台湾、老挝,越南北部地区。

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分布于土耳其西南部和希腊的罗得岛地区。

北美枫香树(Liquidambar styraciflua),分布于北美洲东部,从纽约州到墨西哥东部以及危地马拉。

用途

枫香树属的树木因其外形美观和树叶变红,可作为行道树,并有很高的 观赏价值。另外其木材可做建筑、木工材料。

树脂有香气,可用来调配 香料。枫香树的树脂称为“白胶香”,苏合香树的树脂称为“苏合香”。

枫香树的果实又称枫实、枫香果、枫球子、路路通,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平,用来治疗湿热肿毒等症状.

相关介绍

槭树属 树木的外形类似 枫香树,因此其中不少种类也俗称为枫树,二者常被混同起来。但槭树并无香味,种子的形状也迥然不同,二者并不同科属,枫香树才是传统意义上的枫树。

药理研究

枫香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枫香树属属于金缕梅科的枫香树亚科,该属植物共有五种,我国有2种及1变种。近二十年的文献资料表明,枫香树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枫香树,苏合香和胶皮枫香树三种植物上,而研究部位则涉及到树脂,果实,叶子,树皮和木材五部位。枫香树属植物中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苯丙素类,挥发油和其它,现将分别叙述如下。

1.萜类:萜类成分又可单萜,倍半萜和三萜三大类。

1.1 单萜类成分:单萜类成分又可分为单萜及其衍生物-环烯醚萜两大类。枫香树属植物中的单萜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挥发油中。而从非挥发油部分分离得到的单萜类化合物主要有香草醛和龙脑,前者来源于树脂,后者则来源于果实。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单萜衍生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共有4 个,全部来源于树皮,它们分别为水晶兰甙,水晶兰甙甲酯,6α-羟基京尼平甙,6β-羟基京尼平甙。

1.2 倍半萜类成分:路路通为枫香树属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实,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倍半萜类化合物氧化石竹烯,其余的倍半萜类成分都存在于挥发油中。

1.3 三萜类成分:枫香树属植物中含有多种三萜类成分,全部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类型可分为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和羽扇豆烷型三种。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全部为三萜皂甙元。

2.黄酮类成分:从枫香树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九个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剩余1个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9个黄酮醇类化合物全部成甙,而甙中的糖都连在3位醇羟基上。

3.酚酸类成分:枫香树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6个酚酸类成分,16个化合物全部为鞣质,该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枫香树属植物的叶子中,树皮中也含有一些。

4.苯丙素类成分:枫香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成分主要是桂皮酸的衍生物。它们主要来源于枫香脂,苏合香和路路通中。早在1919年土桥力太等就从枫香脂的醇溶液部分鉴定出桂皮酸,桂皮醇。后来又有人从苏合香的油状液体中分得苯乙烯、桂皮酸乙酯、桂皮酸苯丙酯、桂皮酸桂皮酯等。苏合香中游离桂皮酸含量约17%~23%,结合桂皮酸含量约24%~25%,因此被认为是桂皮酸含量最高的树脂。Arnold等从苏合香中检测到桂皮酸异丁酯、桂皮酸异戊酯、桂皮酸2-甲基丁酯。Ilker等则从苏合香的挥发油中分得桂皮醛、反-桂皮酸甲酯、桂皮酸正丁酯。另外,还从中分得烯丙基苯酚、乙基苯酚。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路路通中分得三个新的桂皮酸衍生物,分别为左旋龙脑桂皮酸酯,环氧苏合香英和异环氧苏合香英。后两者为一对光学异构体。

5.挥发油类:文献资料表明枫香树属植物的树脂和果实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油 ,而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为萜类、桂皮酸类和少量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桂皮酸类化合物已在前面苯丙素类成分中已叙述过,在此不赘述。1984年,王志伟等对中药路路通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质谱鉴定,其重建总离子流(RIC)显示了54个峰,作者鉴定了16种化学成分,全部为单萜类成分。Chardor等对枫香脂的挥发油进行薄层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分离出27个化合物,其中84.4%为萜类化合物,6.9%为桂皮酸类化合物。Ilker 等对苏合香中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后分离出23个化合物,主要为单萜类、桂皮酸类和少量的有机酸。另外,Grant等对胶皮枫香树叶子中的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后分离出36个化合物,全部为萜类。归纳起来,挥发油中已分离到的单萜类成分主要有α-蒎烯、β-蒎烯、4-松油醇、α-松油醇、莰烯、杜松烯、α-松油烯、β-松油烯、γ-松油烯等;倍半萜类成分有Vitispirane、Valeranal、Valerenone等;有机酸类成分有苯甲酸、棕榈酸、亚油酸、β-苯丙酸。

6.其它:枫香树属植物中含有的其它化合物有:胆碱、乙酰胆碱、葡萄糖醛酸、β-谷甾醇、5-Formylbilinone等。

枫香树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保肝作用

1987年,日本的Kannol Chohachi等人对路路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白桦脂酮酸(Liquidambronic acid)具有明显的抗肝细胞毒性活性作用。在体外试验中,该化合物对由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胺诱导的初次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的细胞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生药在台湾作保肝药。

2.抗血栓作用

朱亮等发现枫香脂及其挥发油体外实验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干重和湿重)减轻,体内实验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法实验表明:可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显著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由此表明枫香树脂及其挥发油抗血栓作用与促进纤溶酶活性和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有关,并提示挥发油可能是枫香脂的主要止血成分。

朱亮等还发现苏合香也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减轻,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体外实验表明,苏合香能明显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促进纤溶酶活性。

3.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张文惠等发现,苏合香及其成分顺式桂皮酸对家兔、大鼠血小板有明显抗凝聚作用。体外实验,苏合香1.2mg/kg、顺式桂皮酸0.6mg/kg,以胶原为诱导剂,对家兔抑制率为33%和52%,对大鼠抑制率为24%和42%;以ADP为诱导剂,对家兔抑制率为32%和72%,对大鼠抑制率为35%和77%。顺式和反式桂皮酸对家兔和大鼠血小板凝集作用没有差别,其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阿魏酸相当。大鼠腹腔注射桂皮酸20mg /只,对ADP 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周东鹰等对桂皮酸的抗血小板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用比浊法和生物发光法检验了桂皮酸对血小板凝聚和释放反应的影响,并与已知抗血小板药川芎嗪、阿司匹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桂皮酸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使血浆血栓素A2(TXA2)水平降低而抗血小板凝集,对前列腺素(PGI2)水平没有影响。

4.缓解心肌梗塞的作用

江文德等在用小鼠耐缺氧实验和麻醉狗冠状窦血流量(GSF)及心脏动-静脉血氧差(MA-VO2)的实验研究冠心苏合香丸及其成分的作用时发现:苏合香能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对于急性心梗麻醉狗,苏合香能够使GSF回升,减慢心率和减小MA-VO2值。

5.止血作用

枫香树叶醇提取物制成10%止血粉,对狗股动脉、肝、脾切口的止血有效率达90%以上,药物的吸水性及粘合性强,与血液接触后在适当压力下 形成富有弹性的膜状物附着在创面上。但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明显降低,枫香叶提取物(5%水溶液)兔腹腔注射0.5g/kg,在注药前后分别取心血测定,表明其有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增大血栓弹力的作用。又将兔耳浸于枫香叶5%的水溶液中,浸药后能明显缩短耳出血时间。此外,枫香叶提取物可使血浆发生凝集,其程度与提取浓度有关。

6.与细菌壁粘附的作用

Cakir, Nedim 等从苏合香的叶子中分离得到可水解鞣质,药理试验表明它能粘附人类红血球及无包膜的细菌和念珠菌等真菌,而对有包膜的肺炎杆菌则无粘附作用,但当肺炎杆菌的多糖包膜被去掉后,该鞣质也可与之发生粘附。因此可用它检测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

总之,枫香树属植物所含化合物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多样且显著,而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落叶乔木。叶互生,有长柄,掌状分裂,具掌状脉,边缘有锯齿,托叶线形,或多或少与叶柄基部连生,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多数,排成头状或穗状花序,再排成总状花序;每一雄花头状花序有苞片4个,无萼片及花瓣;雄蕊多而密集,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卵形,先端圆而凹入,2室,纵裂。雌花多数,聚生在圆球形头状花序上,有苞片1个;萼筒与子房合生,萼裂针状,宿存,有时或缺;退化雄蕊有或无;子房半下位,2室,藏在头状花序轴内,花柱2个,柱头线形,有多数细小乳头状突起;胚珠多数,着生于中轴胎座。头状果序圆球形,有蒴果多数;蒴果木质,室间裂开为2片,果皮薄,有宿存花柱或萼齿;种子多数,在胎座最下部的数个完全发育,有窄翅,种皮坚硬,胚乳薄,胚直立。

5种,我国有2种及1变种;此外,小亚细亚1种,北美及中美各1种。还有化石多种分布于北欧及北美的第兰纪或白垩纪的地层中。产于小亚细亚的 L. orientalis Mill.我国有栽培。

本属各种的树脂及茎、叶、果实可供药用。树脂为苏合香或其代用品。

检索表

1雌花及蒴果无萼齿,或仅有极短萼齿,头状花序有雌花15-26朵,果序松脆易碎。我国仅有1种。 苏合香组

1雌花及蒴果有尖锐的萼齿,头状果序有蒴果24-43个。(2) 枫香树组

2叶基部心形,托叶近于游离,萼齿长4-8毫米。 枫香树

2叶基部平截或微心形,托叶与叶柄连生过半,萼齿短于2毫米。山枫香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