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穆彰阿(清朝军机大臣)

由网友(烟祭smoke)分享简介:郭佳·穆彰阿(一七八二年⑴八五六年),字子朴,号鹤舫,郭佳氏,谦洲镶蓝旗人。身世于谦族权要野庭,父亲是广泰。嘉庆入士。穆彰阿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教士、军机大臣等职,1时权倾表里。雅片战役时阻止禁烟静止,诬害林则徐等抵当派,取英美等侵略者钻营议以及,取之缔结不服等公约。后被除名。正在电望剧《六合民气》中,穆彰阿由演员...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父亲是广泰。嘉庆进士

穆彰阿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一时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运动,诬陷林则徐等抵抗派,与英美等侵略者谋求议和,与之订立不平等条约。后被革职

在电视剧《天地民心》中,穆彰阿由演员王洛勇饰演。[1]

中文名

穆彰阿

出生日期

1782年

性别

字号

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

旗籍

镶蓝旗

官职

吏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2]

民族

满族

逝世日期

1856年

代表作品

澄怀书屋诗草

朝代

清朝

姓氏

郭佳氏

父亲

郭佳·广泰

人物生平

曾国藩的成功离不开三位恩师

1805年(嘉庆十年),穆彰阿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留馆任检讨。后被擢升为少詹事,累升至礼部侍郎。

1815年(嘉庆二十年),穆彰阿署任刑部侍郎,因一日之内呈上二十多件斩立决的奏本,被皇帝认为积压案件,贬为光禄寺卿。

后来,穆彰阿历任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户部侍郎。

历居要职

1821年(道光元年),穆彰阿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1823年(道光三年),擢升为左都御史。1824年(道光四年),改任理藩院尚书。后来,穆彰阿因漕船滞运两次署理漕运总督。[3]

1826年(道光六年),穆彰阿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与大学士蒋攸銛一同查勘南河的水文地质。1827年(道光七年),穆彰阿进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1828年(道光八年),清军擒获张格尔。穆彰阿被罢去内务府大臣,专任军机大臣,并入值南书房,加太子太保衔。后来,穆彰阿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

1834年(道光十四年),穆彰阿授协办大学士,并主持建造慕陵,晋封太子太保,获赐紫缰。1836年(道光十六年),穆彰阿充任上书房总师傅,拜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1838年(道光十八年),晋封文华殿大学士。

主张议和

这时,禁烟呼声日趋高涨。道光帝便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英国领事义律不肯合作,拒不上缴鸦片,后因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这才交出。1839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在今广东东莞市沙角)销毁,并责令义律永远不准贩运鸦片入境。

1840年(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见林则徐防御甚严,便转而进犯福建、浙江,骚乱沿海。八月,英军战舰抵达天津,并致书直隶总督琦善,指责林则徐挑起战争。穆彰阿见道光帝主战之意动摇,便主张与英军议和。道光帝于是罢免林则徐,任命琦善为两广总督。琦善到任后,一味顺从英军,但英军仍不满意,再次与清军开战。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道光帝先后命奕山、奕经到广东、浙江督战,抗击英军,但都遭到挫败。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英军将要进入长江。道光帝贬斥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命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军议和,并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并开放广州、厦门等五个通商口岸。后来,美国、法国也相继与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

当时,穆彰阿对战争持消极态度,反对向英军进行自卫反抗,主张求和,后又主持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但损害国家尊严,还使国家丧失主权,开启外患,遭到舆论的指责。但由于道光帝厌恶战争,因此穆彰阿在道光一朝,恩眷始终不衰,深受宠信。[4]

晚年生活

穆彰阿出仕之后,主持乡试三次、会试五次,并在覆试、殿试、朝考等考试中评选文章,还充任编纂国史、玉牒、实录等史料的总裁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很多知名之士都受过他的引荐,因此在朝中党羽众多,号称“穆党”。

咸丰帝还未继位时,便对穆彰阿非常厌恶。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继位。不久,咸丰帝指责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将他革去职务,永不叙用。诏令下达后,天下无不拍手称快。

1853年(咸丰三年),穆彰阿通过向朝廷捐纳钱物以补充军饷,被赐予五品顶戴。1856年(咸丰六年),穆彰阿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主要作品

穆彰阿撰有《澄怀书屋诗草》四卷。[5]

人物关系

父亲:郭佳·广泰,曾任内阁学士、右翼总兵,因请求兼任兵部侍郎,被罢职。

儿子:郭佳·萨廉,光绪五年(1879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轶事典故

顺德罗惇衍、泾阳张芾、昆明何桂清三人不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入职翰林院。张芾、何桂清见穆彰阿权势炙手可热,便依附于穆彰阿门下,只有罗惇衍年少气盛,不肯依附。考评结束后,三人都被放差,罗惇衍去拜谢大学士潘世恩。潘世恩得知罗惇衍没有去拜见穆彰阿,大惊失色道:“你没见穆中堂就先来见我,这下大好前程可完了。”罗惇衍不信。次日,宫中传旨:“罗惇衍年纪太轻,未可胜任,着毋庸前往,另派某去。”清朝二百余年,已被放差却又收回成命者仅此一例。其实,当时罗惇衍已经十九岁,在三人之中年纪最大。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列传一百五十》

人物评价

咸丰帝:穆彰阿身任大学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从前夷务之兴,倾排异己,深堪痛恨!如达洪阿、姚莹之尽忠尽力,有碍於己,必欲陷之;耆英之无耻丧良,同恶相济,尽力全之。固宠窃权,不可枚举。

赵尔巽:守成之世,治尚综覈,而振敝举衰,非拘守绳墨者所克任也。况运会平陂相乘,非常之变,往往当承平既久,萌蘖蠢兆於其间,驭之无术,措置张皇,而庸佞之辈,转以弥缝迎合售其欺,其召乱可幸免哉?宣宗初政,一倚曹振镛,兢兢文法;及穆彰阿柄用,和战游移,遂成外患。一代安危,斯其关键已。

艺术形象

年份电视剧扮演者
1958年林则徐夏天
1988年满清十三皇朝Ⅱ蔡国庆
1997年鸦片战争演义张铮
2008年漕运码头姜华
2010年天地民心王洛勇
2011年万凰之王郭峰
2011年瀛寰之志冯恩鹤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